纪念梅葆玖先生逝世一周年 魏海敏开唱“梅派曲集”

2017年02月16日08:25  来源:北京晨报
 
原标题:魏海敏“九歌”念葆玖

  1991年6月,来自台湾的魏海敏飞赴北京拜入梅门,成为梅葆玖先生的开门大弟子,就此正式开启了梅派在台湾及更广阔范围内的传承。2017清明时节,魏海敏将以“在梅边·九歌”为题,在梅葆玖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际,以九曲最经典的梅派唱段汇成“梅派曲集”,以此缅怀恩师。曲集精选《天女散花》《西施》《生死恨》《太真外传》《霸王别姬》《宇宙锋》《洛神》《穆桂英挂帅》等梅派名剧中的代表性唱段,并收入昆曲《牡丹亭》选段,集梅派唱腔精华与难度之大成。

  “在梅边·九歌——魏海敏梅派曲集”将于4月期间在海峡两岸巡演5场,作为“第二届国家大剧院小剧场优秀戏曲节目邀请展”的受邀剧目,4月7日、8日在国家大剧院演出两场。

  带艺投师摘梅花奖

  魏海敏少年成名,20岁出头便成为台湾京剧的头牌青衣,拜在梅葆玖门下,可以说魏海敏是典型的“带艺投师”。回忆起拜师的原委,魏海敏说:“1982年,我在香港第一次看到老师的现场演出,惊为天人,那一次我才看到了京剧艺术的高度,从此立定以京剧为业的志向,再无改变。也是在那一次,我就许下了拜师的心愿,直到1991年才梦想成真”。带艺投师的演员往往比“一张白纸”要难学, “因为我有很多从小养成的习惯”,拜师后的十数年间,魏海敏创造一切可能的机会频繁往返于海峡两岸,从最基本的发声、动作开始重新回炉。1996年,她以两折最难演的梅派戏《贵妃醉酒》和《宇宙锋》摘得中国戏剧梅花奖。而今,魏海敏早已是内行、观众公认的“梅门大师姐”。

  在跟随梅葆玖老师学艺的前10年中,魏海敏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跟随老师近身学习。“看老师排练、演出,与老师同台,都是非常珍贵的学习机会,我可以观察、体悟他的呼吸、眼神、细小的动作……好像透过他,我也看到了梅大师”。

  “在梅边”缅怀师父

  “我们戏曲人也有自己的工匠精神,学习流派是巨细靡遗的、长期的寻找和钻研,通过“在梅边·九歌”,我希望能把老师传授于我的梅派内蕴表达出来。”魏海敏说。

  20世纪90年代初到21世纪初是魏海敏密集学梅的10余年,也是她创作的高产期。“那十几年的双城生活是非常奇妙的,一边是在台湾高速运转不停地演新戏,一边是在北京安安静静地跟着老师学老戏,我同时在两条道路上匍匐前进。学老戏对我来说就像存银行,在北京存到台北花”。

  在“梅门大师姐”之外,魏海敏最为人熟知和称道的是她的百变。至今为止,她演过的新编剧目超过40部,塑造了诸多性格各异的女性形象。直至今日,魏海敏依然以一年一部新戏的速度,不断地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里开掘女性世界。

  魏海敏与老师的最后一次同台是2014年10月纪念梅兰芳诞辰120周年的“双甲之约”收官演出,在北京国家大剧院。巡演时梅先生带着弟子们沿着当年父亲的出访之路重走了美国,后又再访台湾,在台北两厅院的舞台上,梅先生曾动情地说:“我父亲的遗憾之一是没有到过台湾,我很幸运,不但来过好几次,这里还有我的开门弟子魏海敏。”

  北京晨报记者 和璐璐

(责编:汤诗瑶、陈苑)

推荐阅读

第十次文代会和第九次作代会开幕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详细】
影视|演出|艺术第十次文代会和第九次作代会开幕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详细】

影视|演出|艺术

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座谈会讲话两周年
两年来,文艺战线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乘势前进、变化喜人,涌现出一批优秀文艺作品。我们收集刊登习近平讲述过的他熟读文学经典、心系文艺工作的一些故事,以飨读者。从中能感受到重要的思想力量,体会到那份深深的文学情缘。
【详细】
名家诗会|文化名人|男神致敬父亲节|世界遗产大会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座谈会讲话两周年 两年来,文艺战线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乘势前进、变化喜人,涌现出一批优秀文艺作品。我们收集刊登习近平讲述过的他熟读文学经典、心系文艺工作的一些故事,以飨读者。从中能感受到重要的思想力量,体会到那份深深的文学情缘。 【详细】

名家诗会|文化名人|男神致敬父亲节|世界遗产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