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化背景中的廢墟美學--文化--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滾動新聞推薦

歷史文化背景中的廢墟美學

2013年05月24日14:19    來源:深圳特區報    手機看新聞

  書名:廢墟的故事:中國美術和視覺文化中的“在場”與“缺席” 作者:巫鴻 出版者: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2年11月

  來穎燕

  一頁頁地讀下去,我常常驚嘆於,書中所涉的諸多實例之前我早已熟知,卻不想竟能有這樣一番解讀。

  精彩的理論著述似乎總難兼顧理論深度和好看程度的兩全,但這本《廢墟的故事——中國美術和視覺文化中的“在場”與“缺席”》是個例外。單就書名而言,以“廢墟”的意象作為切入的角度夠小,而副標題所透露的宏觀目標夠大,於是,“管窺蠡測”的樂趣和驚喜便貫穿了整個閱讀過程。

  這是著名美術史家巫鴻的最新力作。提及“廢墟”會讓人聯想起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諸多實體或是觀念上的元素,而作者眼中的“廢墟”卻有著更深的意蘊。他在前言中說道:“對中國美術和視覺文化中‘廢墟’的研究不僅希望辨識出一個地域性另類歷史,更關鍵的是要承認不同文化和藝術傳統中關於廢墟的異質性觀念和特殊再現模式的存在。”可見,作者是意欲在全球語境中以中國“廢墟”的觀念及其視覺表達形式的流變作為切入來考察中國的美術和視覺文化。

  而作者思考的角度之新和視野之廣,從全書的謀篇就可見一斑。

  全書分為三章:首章“廢墟的內化:傳統中國文化中對‘往昔’的視覺感受和審美”討論傳統中國文化中的“廢墟概念”, 比如在中國語言系統中“丘”與“墟”的差異、懷古詩畫中的碑與枯樹﹔第二章“廢墟的誕生:創造現代中國的一種視覺文化”則從發生學的角度討論了19到20世紀出現的對於廢墟的再現模式,比如西方畫家和攝影師的創作如何為全球的觀者提供了一種對於中國本土的廢墟的新觀感,以及與此相關的技術乃至政治因素﹔最后一章“過去與未來之間:當代廢墟美學中的瞬間”則聚焦於當下對於“廢墟”的新看法,提出了諸多有趣的話題,比如,“為什麼‘文革’之后的前衛藝術家和先鋒詩人再次被往日的戰爭廢墟吸引?”、“為什麼20世紀90年代的中國當代藝術家對城市廢墟發生了濃厚的興趣?”

  在閱讀過程中,我始終感嘆於作者清晰的邏輯和豐富細膩的感受力。因為在邏輯上,他明確地立足於呈現具有中國特有文化意味的“廢墟”的多重意義,但又以西方的藝術為參照背景,使得整部著述層層遞進,條分縷析。同時,這樣龐大嚴謹的體系並不顯得從理論到理論的空虛干澀,因為作者是從自我的直觀感受出發,以自己對中國文化的深入理解為基礎,選取了諸多富有意趣而耐人尋味的個案和話題,這就讓這本理論著作顯出非同一般的扎實和生動——

  在中國大量的懷古詩畫中,充滿著對於“廢墟”的矚目,卻鮮有直接描繪“廢墟”或是某人注視“廢墟”的場面,這迥異於西方在表現“廢墟”時直接刻畫建筑殘骸的傳統,因為這些詩畫“不是通過可見可觸的廢墟殘骸來引發觀者心靈或情感的激蕩……激發情思的是觀者對這個空間的記憶和領悟”﹔拓片其實是“碑帖”的遺物,它“見証了一個把碑帶回當下的持續努力——復活其歷史意義並將其重新植入當下的文化潮流”﹔被毀之后的圓明園廢墟不僅和一個特殊的歷史事件有關,更是一座反抗外國侵略的愛國主義紀念碑﹔電影《小城之春》中的建筑——城牆和戴宅其實“不僅僅提供了故事的場景,而是積極地互動,構成過去、現在和未來之間的細膩對話”……

  一頁頁地讀下去,我常常驚嘆於,書中所涉及的諸多實例之前我早已熟知,卻不想竟能有這樣一番解讀。而經作者的筆墨提點,一下子激活了我腦海中與之相關的背景圖示——譬如台灣學者李霖燦在提及馬麟的《夕陽山水圖》時將畫中隻一抹夕陽的畫法與西方畫晚霞時習慣將霞光布滿畫面作比較,得出東西方文化“一個是適可而止有余不盡,一個是追求完美死而后已”,這不正與巫鴻所說的東西方在“廢墟”的視覺表現形式上的差異異曲同工嗎?還有宗白華等人所致力研究的中國藝術的“空靈”以及對於“虛室生白”的闡發,更可作為書中多處個案和理念的注腳。

  本雅明說:“講故事的人所講述的取自經驗——親身經驗或別人轉述的經驗,他又使之成為聽他的故事的人的經驗。”雖然這是本雅明在談及故事和小說的差異時的論點,但他對於“故事”的看法倒意外地契合了我對這本《廢墟的故事》的感覺——巫鴻給我們講了一個關於“廢墟”的故事,卻帶領我們走進了一扇意趣盎然的藝術理論之門,調動了我們既往對於“廢墟”的“經驗”,更引領著我們不斷豐滿這個故事。於是,“廢墟”的故事沒有“結尾”,卻也因此更加耐人尋味。

(來源:深圳特區報)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