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就過端午節了,市場上的粽子再次成為主角。各色粽子排上了貨價,有的走親民路線,脫下了貴族的馬甲,有的仍堅持走高端路線,推出天價粽子。6月6日,在太原長治路一家飯店內,一枚宛如白玉元寶的粽子標價9999元。據商家介紹,該粽子採用吉品鮑魚、黑鬆露、西班牙火腿等多種進口珍貴食材精制而成,所以售價高達9999元,且必須預訂方可購買。
資料圖
置疑
天價粽子究竟包著啥?
文/漠漠
9999元的天價粽子,外衣下包裹著什麼有這樣的身價?
在筆者看來,在天價粽子外衣下包裹著什麼餡並不重要,“禮”才是關鍵。
在廠商眼裡,他們的天價粽子,包裹著的是特色國情下賺取金錢的海闊商機﹔在送禮與收禮雙方眼裡,粽子裡包裹著的是權力與利益的心照不宣﹔在買不起房、看不起病、讀不起書的人們眼裡,粽子裡包裹的,是自己省吃儉用繳給政府的稅,是自己身上剮下來的一塊肉。
當以用過裹腹的粽子,當下淪為“買者不吃、吃者不買”的奢侈品,當源於民間的古老傳統在今天的平民眼裡變了味的時候,他們的心便與這個節、與這個時代漸行漸遠了。
粽子本來是老祖宗傳下來的節日美食,包著餡或咸,或甜,卻都包著濃濃的親情、友情和鄉情。這世世代代普普通通、香香甜甜的糯米粽子,到了我們這一代,怎麼就讓人噎得難以下咽呢?
解析
莫吃天價粽子那口“虛榮”
文/王玉初
就商家而言,推出天價粽子,可能是出於不同群體的消費水平考慮,認為推出天價粽子也能賺到錢。但到底情況如何,得由市場來回答。不過,天價粽子,很容易讓人想到腐敗與奢侈。
不久前,中紀委在紀檢監察系統中開展“退卡”行動,要求在6月20日前自行清退所收受的各種名目的會員卡,做到“零持有、零報告”。這一行動旨在正人先正己,更在於預防奢侈腐敗消費。如此警示,天價粽子到底是誰買了,又是誰吃了呢?天價粽子,切莫就成禮品,成了疏通政商關系的腐敗利器。對於官員而言,對天價粽子更要拒之門外,莫貪吃了那一口虛榮。
筆者在想,人們議論端午傳統節日的氛圍越來越淡了,何不若自己動手包包粽子,也許能體會到別樣的快樂。自己包粽子,雖然繁瑣,要買粽葉、還要准備其他食料,且包粽子的過程也是個講究的活,確是不容易。不過,包粽子的過程不恰恰是家庭生活中最需要的嗎。有人走在街面上,遠遠地就聞到了煮好的粽葉的香味,勾起了心中的饞虫,回憶起小時候吃過的粽子的別樣味道。我想,與其羨慕與感嘆,何不自己動手包一包粽子,不為端午傳統文化的傳承,隻為讓生活多一些色彩與溫馨也是好的。
天價粽,實在不如自己包的粽子“有味”,諸君不妨一試。
[微言大義]
@新生太郎:太便宜了,都拿不出手了,不在乎錢多,隻在乎價格太低,有錢沒處花,憋屈呀!
@蛋撻撻撻蛋:那家飯店人家就是賣鮑魚的,原料貴啊,自然價格就貴,不過想咱們這種平民是吃不起啊~
@betun:今年的粽子都瘦身變的親民了,他們怎麼才開始玩啊!
@行雲流水星隨月:商家的炒作。無聊透頂!
@偉大的博弈0:別買,放著讓它發霉吧。誰給定的價?
華聲在線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