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清和
@華西都市報:“方腦殼,你咋個這麼瓜?”“你才好耍哩,安起桶兒讓我鑽!”這些充滿成都生活氣息的語言,曾讓無數讀者忍俊不禁,但是這本四川方言小說《方腦殼傳奇》的作者卻再也見不到了。四川著名方言作家羅清和,於8月13日晚猝死於美國加州。
他生平
喜歡李伯清
支持成都話上春晚
羅清和生於1946年,現年67歲。他沒有上過大學,是自學成才。羅清和出生於一個舊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是一個文化功底深厚的學者,母親曾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就讀於成都第一女子師范學校,對羅清和的成長有著極大的影響。
1962年初中畢業時,作為獨子的羅清和沒有逃脫到茶場上山下鄉的命運,兩年之后,他“鑽空子”回到成都,在社會底層“扮演”了一個飽嘗人世艱辛的角色。直到1966年父親去世,他才有幸進了成都208廠做了一名普通工人。羅清和27歲的時候,母親突然癱瘓在床,而且這一癱就是十八年!他不僅要工作掙錢維持母子生計,還要一個人照顧病中老母的飲食起居。羅清和平生最大的遺憾,就是在他生活剛有好轉的時候,母親卻離他而去。
2003年夏天,華西都市報舉辦第二屆巴蜀笑星擂台賽時,杜九九曾帶著羅清和多次來到本報,為大賽的語言類節目,出謀劃策。羅清和個子不高,說話謙和。談及巴蜀笑星的語言藝術,他說:“我很喜歡李伯清。”而談到成都方言上春晚時,他充滿了感情:“成都話,最有韻味,生活氣息濃。用來演小品,是可以上央視春晚的。”
昨日,成都本土著名作家杜九九向華西都市報記者報料,曾兩次為華西都市報巴蜀笑星擂台賽作過貢獻的四川著名方言作家羅清和,於8月13日晚猝死於美國加州。被發現死亡時,他正在高速公路上的車中,享年67歲。接到線索后,華西都市報記者立即向羅清和的好友、成都文聯著名作家馬驥求証,馬驥証實羅清和確實已在美國去世。
心臟病突發
他猝死高速公路上
成都本土著名作家杜九九與羅清和是多年好朋友,昨日他向華西都市報記者報料,他從美國得到噩耗,《方腦殼傳奇》作者羅清和於8月13日深夜去世。美國加州高速公路巡警於14日凌晨1時45分左右,在10號公路看到一輛停靠在路邊的小型休旅車,巡警發現車內的羅清和已無生命跡象。初步推斷羅清和當時心臟病突發,來不及打電話就已去世。
杜九九介紹:“9年前,羅清和參加完華西都市報舉辦的第二屆巴蜀笑星擂台賽后,離開了成都,去了美國。他的妻弟田先生,在美國卡森市開了一家洗腳店。羅清和在美國租房過日子,每月需支付300美元房租。羅清和為了生存,一邊在妻弟的洗腳店裡幫忙,一邊埋頭寫作。他在美國的生活非常簡單清貧,平常不抽煙不喝酒,不上工的時候,早晚都埋頭寫作。”
據羅清和的妻弟田先生介紹說,8月14日清晨4時半,他被姐夫房東的電話驚醒了。他表示,得到姐夫羅清和去世噩耗時,“簡直不敢相信”。“我想姐夫是累死了,為他的夢想累死的!”羅清和的妻弟田先生說,他姐夫從四年多前幫忙打理其在卡森市開的一家足浴店,早出晚歸,每天晚上收工后先送員工回家,然后自己才回家。據店裡員工表示,13日晚羅清和送員工回家路上,就表示過自己胸口不舒服。
推廣方言
他叫響了“方腦殼”
羅清和是成都人,四川本土著名方言作家,曾用羅和、羅鶴等筆名撰寫文章。他曾經用地道的成都話,花了大約一年時間,撰寫了四川方言小說《方腦殼傳奇》,奪得首屆中國通俗文學大賽長篇小說金獎,從此將“方腦殼”這一方言叫響。(編者注:“方腦殼”是四川方言,意指一個人辦事不靈性,腦袋不好使,總是犯一些低級錯誤。)2003年,華西都市報舉辦第二屆巴蜀笑星擂台賽時,羅清和多次來到本報,為大賽語言類節目出謀劃策。
得知羅清和在美國去世的消息后,涂太忠、王寶器、陳光忠等本土笑星昨日深表嘆息:“羅清和是成都本土作家,真是人才啊!太可惜了,我們都表演過他創作的許多段子。”
2004年,羅清和離開了成都,旅居美國。在美國底層社會艱難地打工,在每周七十四小時辛苦勞作之余,歷時三年時間,創作出四十萬字的日記體長篇紀實文學《方腦殼美國行》。《方腦殼美國行》與眾不同的是,這部作品真實地記錄了海外打工群體幾十個小人物的真實生活景象,既沒有展現成功也沒展現失敗,而是表達了創業過程的艱辛。作者忠實於生活,取材於身邊人物,採用自然筆法,真實記錄所見所聞和所思所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