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一提到扇子,浙江杭州的老百姓就會想到“王星記”。近日,中國最著名的扇子品牌“王星記”招收30名古法制扇學徒,吸引200多人前來報名。王星記掌門人孫亞青向記者表示,吸收新鮮血液,意味著傳統技藝文化正在尋求一條創新之路。
據悉,王星記這個中國最著名的扇子品牌誕生於清代,1875年,扇工王星齋在杭州開出了王星記扇庄,以種類多、質量好而小有名氣。經過130多年的發展,王星記在杭州一枝獨秀,並被列入了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在王星記,至今仍保留著全套手工古法制扇的工藝。據悉,古法制扇要經過糊面、折面、上色、整形等十六道工序,考驗著手工藝人的耐心與細心。
21日,記者走進王星記制扇工廠,手工藝人正埋首案台前,精雕細琢著手中的折扇,細細描繪著折扇上的人物、山水。
談起王星記古法制扇技藝的傳承,現任掌門人孫亞青坦言並不輕鬆。
“目前,王星記的工藝師傅的平均年齡均在40歲以上。”孫亞青擔心傳統技藝后繼無人,因而,王星記決定首次向社會招收30位古法制扇學徒。
老派的“王星記”頗受年輕人的歡迎。
據悉,短短幾天,就有200多人通過電話、微博進行報名。孫亞青驚喜地看到,前來面試者大多為80、90后的年輕人,其中不乏研究生以及辭職后特意過來拜師學藝者。
“在面試過程中,我感受到了學員對傳統藝術的熱愛及推崇。”孫亞青同時表示,這還遠遠不夠,學習傳統技藝還要耐得住寂寞不斷磨練技藝,還要有責任心、愛心以及吃苦耐勞的決心。
記者了解到,吸收“新鮮血液”,為王星記帶來了不少驚喜。
畢業於中國計量學院工業設計系的80后末女生胡蕾,慕名拜師於王星記的工藝美術大師俞備紅名下,兩年多的學習經歷培養起了她的創新精神。
憑借著扎實的繪畫基礎以及累積的實踐經驗,胡蕾大膽地提出,可以把立體3D繪畫等現代技藝融入傳統折扇中,制作出更具時代符號的折扇。
孫亞青在採訪中也表示,吸收新鮮的血液,意味著傳統技藝文化正在尋求一條創新之路。
“如今,扇子不單單是納涼所用,它可以是名人書畫、精工細雕的藝術雅集,也可以與現代時裝相結合,成為流行時尚,更可以是風雅人士養身養心的把玩之物。”孫亞青如是向記者表示。
孫亞青認為,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王星記要做扇子世界中的大牌。“老字號的文化底蘊是無盡的寶藏,王星記與國際品牌合作,完全可以走得更遠。”
據悉,截至目前,聖羅蘭、迪奧等多家國際大牌都用上了王星記的扇子。巴黎歐萊雅集團也特地趕來杭州洽談合作事宜。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