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媒體聯播

“絕版”文藝青年男子隱居11年續寫《紅樓夢》

張丹

2013年08月27日14:45    來源:廣州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絕版”文藝青年男子隱居11年續寫《紅樓夢》

  唐國明,男,40歲,單身,居住面積8~9平方米,月收入800~900元。畢業11年,隱居岳麓山,續寫《紅樓夢》。

  什麼是成功?唐國明說,寫出千古流傳的作品,就是成功,而他的終極成功目標,就是留下傳世作品,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慈善家”。

  他心中,有一個“文豪夢”。

  文/本報記者張丹 圖/受訪者提供

  隱居岳麓山腳

  長沙,湖南師范大學向陽坡28號。

  這處8平方米左右的民宅,唐國明一住就是11年。房租由當年的200元漲到現在的270元。“房東看我沒錢,房租幾乎沒漲。”唐國明說。

  2002年秋,唐國明自考畢業。家人希望他找個工作,他卻總以各種理由敷衍。唐國明說,自己讀了那麼多年書,不能隨便找工作。“我注定就是要搞文學搞創作的。

  從此,他便在這處小房子內開始了自己的“隱居”生活。

  盡管居住面積很小,但他仍然不願離開這個“隱居”之處,他認為,這裡處於岳麓山腳下,又毗鄰湖南大學和湖南師大,是難得的創作之處。兩所大學相鄰一體,與岳麓山、岳麓書院一起可以說就像是一個“賈府”。一邊是“榮國府”,一邊是“寧國府”。

  “由於住處在校園內,我的旁邊常會住20到50個女生,說不恰當點像一個‘小觀園’。”唐國明說,她們的無憂無慮與青春飛揚,像極了金陵十二釵正副冊子裡的女子。

  他告訴記者,也許正是這種得天獨厚的環境,贈與他續寫《紅樓夢》的靈感。

  “不是再寫海子討死人的飯, 海子是那個太陽我就是那個海子。”唐國明的作品《他就是那個太陽》的題記如是寫道。

  實際上,他月收入基本在800~900元左右,除去房租270元,用來生活的費用隻有五六百元,但是,他覺得,這些錢解決溫飽問題“足夠了”。

  “有時我會找家裡要點,有時也會下山去擺擺地攤。”唐國明說,曾經有個同學來,看到他現在這樣,沉默了好久,“走之前給了我200元。”

  由於生活窘迫,他在很長一段時間每天隻吃一頓飯。“100元算計好之后,往往可以用上大半個月。”唐國明笑著說。

  他告訴記者,家人並不知道他的生活,他始終告訴家人說,由於自己在文學上的成就,已經在省文聯工作,有固定工資。“在家人看來,這個工作就是在城裡當官,已成了向鄉親炫耀的資本。”

  大學畢業11年,家人曾說要到長沙看他,但都被他婉拒了。“絕不能讓他們知道。”唐國明說

  “金榜題名名揚天下”

  唐國明來自湖南邵陽的普通農民家庭,他自考到長沙上大學時就有一個目標:“不再回去”。

  由於家庭貧困,他幾次輟學。上大學后,有一年為湊齊1000多元學費,他和父親在暑假期間每天到竹林砍竹子,再低價賣給加工廠,揣著辛苦錢去學校。

  “我是個農民,我的信念就是‘超越夢想’。”唐國明說,他父親對他最大的期望就是“金榜題名,名揚天下”。盡管現在的生活看起來並不如意,但是,唐國明認為,夢想不能因物質上的要求而改變,“為了夢想,有時也顧不得家庭了。”

  記者提及一個案例:一個研究生因回家務農,其父喝農藥尋死。唐國明怔了怔說:“他們沒拉我回去,也拉不住我。”

  唐國明認為,既然選擇了文學創作這條道路,就應該習慣寂寞,習慣孤獨。他說,由於理念不同,他和很多朋友和同學隻好“分道揚鑣”,“他們更加注重物質,我更注重精神上的幸福。”

  “國明重續演紅樓”

  盡管朋友不多,但對於愛情,他坦言,曾對女孩有“心動”的感覺,但一想起自己現在的境遇,他就打起退堂鼓。他說,現在的女孩都很現實,能夠和他一起去追逐夢想的女孩子已經非常少。

  他認為,隻有靠自己的提升,才能獲得真正的愛情。

  在唐國明的博客中,有著眾多美女的照片,他認為,這些女子就是《紅樓夢》中的女子。

  “高鶚不解曹公意,國明重續演紅樓。”唐國明寫道。

  唐國明講述起自己“續紅”的緣起:他十四歲開始讀《紅樓夢》,竟讀得如痴如醉,幾度淚下。

  他認為,曹雪芹原著《紅樓夢》有一百回。於是他想續寫第八十一回至第一百回。

  他告訴記者,為了使其閱讀感覺盡量接近“曹雪芹體”,與前八十回文本相匹配,所有的字、詞、句遵照前八十回文本之例,不取現代漢語寫法,亦不盡遵照現代漢語語法規定,所以續文裡的文字還是保全曹雪芹當時的習慣用法。

  “在續寫過程中,我力求保全曹雪芹原來的意蘊。”唐國明說。

  對於續寫,他告訴記者,如今他的續作《〈紅樓夢〉八十回后真相還原》共13萬字已在雜志上發表,更有美國的報紙進行連載。

  他向記者表達了自己的心願:探求前八十回更逼真的真本,從現今能找到的版本中整理校對出一部唐國明版本的一百回《紅樓夢》以獻讀者。

  “每次捧讀時,我才真正感受到了自從程高以來到俞平伯再到如今,為完成《紅樓夢》這部偉大的著作,工夫沒有白費,因而使我更加知道了自己的使命。”唐國明說。

(責編:張帆、楊磊)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