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皇帝的時代,王朝政府都希望臣民忠孝兩全,而孝子又是忠臣的基礎,所以,孝就變成了絕對化的孝道。不是奉養父母,給他們養老送終,而是非得變出許多新花樣來,才算是孝。二十四孝問世后的所謂孝子,每每要割股療親,父母病了,做兒子媳婦的,割下自己大腿上的一塊肉,熬成湯給他們吃。而跟孝道有關的烈婦和節婦,更是可怕。丈夫死了,最好是殉節,其次是守節,哪怕從18歲守到80歲,也必須守。這樣的孝子節婦,才是歷代表彰的典型,留下來的牌坊,大多是紀念這些古代英模的。
不僅如此,明清時代的法律,明確規定,父母對於子女,有絕對的支配權,可以買賣,如果父母認為兒子不孝,可以到官府告兒子忤逆,隻要這樣的事情發生,兒子不管是否真的忤逆不孝,都死定了。甚至,如果父親在追打兒子的過程中絆了一個跟頭跌死了,那麼兒子也要判死刑。反過來,即使父親無緣無故殺了兒子,也可以免死。
不消說,孝道被法律和政治強調到這個地步,原本基於人類一般情感的孝,就已經變味了,變成了殘忍和虛偽,一種不人道的社會道德。而二十四孝圖,恰是這種社會道德圖解化的展示,而且從古至今,都是專門針對兒童的展示,顯然,在今天,這樣的展示,不僅不可能真的教會兒童孝順,而且會有很大的副作用。
其實,孝敬老人,是人類的一般情感,並不專屬哪個民族。父母年老,需要兒女反哺、贍養和照顧,在古代社會,本是一種常態。因為在那個時代,社會保障體系基本欠缺,養老問題,隻能靠養兒反哺來解決。針對相應的社會現實,提倡相應的社會道德,當然是必要的。但如果把這種道德絕對化,強化到不近人情的地步,甚至充斥殘忍和虛偽,實際上,不僅孝作為普遍道德不會被人們認可,而且每每會走向反面。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