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熙熙攘攘、車水馬龍的人民南路上,大部分市民也許不會想到在百年以前,此處是廣州城牆的一角。如今,人民南路是荔灣區與越秀區分界的一條馬路。以人民南路為主干的人民南歷史文化街區跨越荔灣、越秀兩個老城區。該歷史文化街區范圍南至珠江岸線,北至上下九路口,西至后沖街,經故衣巷、十三行路,至康王路、人民橋,東至天成路、仁濟路,總面積39.57 公頃。人民南歷史文化街區馬路寬敞,而軒俊美觀的騎樓建筑堪稱是廣東省內的高檔次騎樓街。
人民南路原是廣州清代城牆的西南角,曾叫太平街。由於西關是廣州近代商業中心,打通道路有利於商業的擴展,1918年拆城牆,就是從西門開始。西城牆被夷平后,城基辟為馬路,1921年定名為太平路,1966年改為人民南路。
最豪華騎樓坐落人民路
提起騎樓街,一般人會想起恩寧路,但其實人民路上非常完整且連片的騎樓街卻一直不被注意。建成於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人民南路騎樓街,是廣州近代大規模興建的騎樓商業街,在全市騎樓街道網絡系統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人民南騎樓根據南方氣候特點並結合南歐地中海城市建筑風格建造,一般高三四層,約16米﹔首層為商鋪,2~4樓多作民居。
人民南路的騎樓實際上包括了長堤和西堤,呈丁字形格局。上世紀20年代建成的新華酒店(嘉南堂)和新亞酒店(南華樓)是著名建筑家楊錫宗的古典主義杰作,這兩座騎樓式酒店建筑堪稱中國最豪華的騎樓空間,視覺效果十分震撼。1985年5月,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妹妹瑪格麗特公主抵達廣州時,來賓車輛特意巡游人民路,人民路是當時廣州最寬最好看的馬路。
西濠口見証近代商業史
人民南歷史文化街區南岸一帶,曾是清代乾隆時期廣州“一口通商”的十三行所在地。20世紀30年代初期,十三行路、故衣街、和平路、槳欄路一帶坐擁250多家銀號,佔廣州全城近半銀號。如今,以十三行路為中心,故衣街、和平東路服裝商場環繞成的物流商業圈成為國內外著名的“十三行”服裝批發中心。隨著6號線文化公園、海珠廣場站的開通和一德路站的即將開通,密集的人流將成為人民南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及舊城改造的一道難題。
往南移步到西堤西濠口一帶,這裡是廣州傳統繁華商業地帶。從昔日老照片中可見西濠口酒樓、百貨公司、電影院雲集,街頭車水馬龍、熱鬧非凡。該地帶沿江一線分布著不少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如粵海關大樓、廣州郵務管理局舊址、南方大廈、新亞酒店等文物建筑。 文/記者莫冠婷
(來源: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