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滾動新聞推薦

書籍設計師馬仕睿:科班出身受"整體設計"影響(圖)

2014年03月08日09:05    來源:新京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書籍設計師馬仕睿:科班出身受"整體設計"影響(圖)

  馬仕睿 平面設計師。1979年出生於北京,2003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書籍裝幀專業,2005年成立typo_d工作室,現工作生活於北京。typo_d工作室主要致力於公眾出版領域的設計,與眾多出版機構合作,試圖將更開放的設計觀念與形式介紹給大眾消費市場。他設計的《我兔斯基你》獲得第七屆全國書籍設計藝術展覽最佳作品獎。

  編者按

  十年,新京報曾兩次策劃“文化老人”系列報道,我們走近各領域內的文化老人,那些曾為我們的文化發展做出貢獻、如今卻可能已為大眾淡忘的前輩,我們試圖呈現他們的生活境遇與內心狀態。如今,《書評周刊》推出“列傳”欄目,正是延續了“文化老人”的策劃思想與理念。我們每月關注一類人群,關注他們的生活與工作狀態——他們可能是書籍設計師,可能是網絡作家,可能是文化沙龍組織者……他們做著與文化相關的工作,以各自不同的方式為閱讀、為大眾的精神生活貢獻著養分。我們希望向讀者諸君勾勒他們的形象,提供一條通往他們內心世界的路徑。在那裡,我們可能會找到不同的、美麗的風景。

  提著一摞自己的作品,馬仕睿在我對面坐了下來。這是一家動物園咖啡館,從馬仕睿的視角,轉頭就能看見牆上畫著的斑馬碩大的屁股。

  作為一名書籍設計師,與他的設計作品所呈現出來的新銳、躁狂等特點不同,他聊天時的腔調,像被凍住的湖水,談吐並不生硬,但情感沒有多少起伏。這使得這場採訪,更像遛彎之后的閑談,隨意幾句,一個人的工作,一個人的內心想法,倒顯露出來了。

  科班出身 受“整體設計”影響

  馬仕睿1979年生於北京,那一年,中國打開大門,改革開放。2003年,他畢業於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書籍裝幀專業,“我算是科班,而且這一屆之后這個專業被取消了”。

  大二時,知名書籍設計師呂敬人來到了馬仕睿的課堂。課堂上,從日本學成歸來的呂敬人給學生看很多日本書籍設計作品,觀賞紀錄片,傳達“整體設計”的觀念——這“完全影響”了馬仕睿,延續至今。

  在此之前,馬仕睿幾乎沒有書籍設計的任何想法,內心沒有情懷,更談不上熱愛,他對書最直接而強烈的感受來自小時候。當時,馬仕睿迷上了漫畫,一個親戚告訴他北京國際書展上有很多漫畫書可看,他便去了。“書展上的書尤其是漫畫,特別豐富,現在想,這可能跟開放市場有關系”,不過,大多是日本漫畫,“看不懂”。

  “本來是去看漫畫的,最后對漫畫沒有什麼印象,但書的腰封,印刷,書的那個香味兒,摸著這些書的感覺,刺激了我,從這時候開始,我對書的印刷感興趣了。”馬仕睿回憶道。

  真正了解到書籍設計這回事,還是在大學課堂。馬仕睿說:“以前我們說裝幀就是指畫封面,為他人作嫁衣裳,但是呂老師認為,要整體地對書進行設計,從封面到內容、編輯等,設計要深入到每一頁每一個字。”

  這些想法,在設計《我兔斯基你》一書時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呈現。為了形成整體風格,馬仕睿和作者王卯卯商量后做了較大調整,拆解漫畫原圖,改變顏色。2009年,《我兔斯基你》獲得第七屆全國書籍設計藝術展覽最佳作品獎。

  摸爬滾打 用“反市場”贏得市場

  2005年,馬仕睿和太太成立了一家平面設計工作室。那時,在書籍設計領域,陸智昌以文氣、厚重的設計走紅,很多人開始追隨這種風格。馬仕睿望而卻步,“陸智昌先生的風格已經很成熟,我希望自己能走出一條新路來”。

  這與馬仕睿的性格有很大關系。採訪時,他一再強調,“我沒有什麼情懷,也不大看書”,他笑稱自己的書籍設計屬於“邪門”類型。他最喜歡的設計師也有點“邪門”,一個叫祖父江慎的日本設計師,“一個老頑童,整天瘋瘋癲癲地”。祖父江慎設計過一本底部切斜邊、歪著放的書,馬仕睿對此津津樂道:“我們用各種手段來達到自己的設計目的,讓人在書店注意到它,所以燙金啦印銀啦用最大的字啦開本做得很大啦,都是在一個平面想辦法,但是你看,祖父江慎這本書永遠都會跳出來,你不得不注意它。設計的樂趣就在這兒。”

  一個偶然原因,馬仕睿也曾扮演一次被追隨的角色。2009年,他設計了袁騰飛的書《歷史是個什麼玩意兒》,它看起來簡單、粗暴、反市場,讓人眼前一亮。如此一來,每天都有人問他要不要設計歷史類圖書。事實上,這是早年設計的一個縮影,“那時的設計跟得了躁狂症似的,特別強烈地想要表達,以為自己是星矢,早晚就一定能打出天馬流星拳”,這與當時顯得急迫的工作環境有關。

  “我提出‘反市場’,主要是想打破人們的慣性思維,提出‘清零’的觀念,回歸到一無所有的狀態,每次從頭設計。”馬仕睿說道。如今,他對“反市場”有所反思,認為要建立自己的設計體系,從字體、排版、設計、編輯等各個方面架構起來,溫和但更具內涵。2012年設計出版的《她比煙花寂寞》便是反思之后的典型作品。

  唯一滿意的設計 主動影響人的行為

  採訪時,我還沒有問到,馬仕睿情不自禁地提到了“大聲展”。2012年北京大聲展,在平面設計單元,馬仕睿展出了一件作品。提到這件作品,他笑了:“設計讓人覺得幸福,在於你能引導人們思考、改變自己的行為方式,我這一輩子,隻有這一次做到了。”

  這次展覽的主辦方,給馬仕睿布置了一個“命題作文”,“主題是寫給未來的一封信,但我不是內容的創作者,而是要提供一個寫信的載體,制作信封、信紙,也就是說,不是你要說什麼,而是你做了這個產品讓別人去說話”。

  在“作品陳述”裡,馬仕睿寫道:“當假設為未來的某人設計信件載體的時候,我試圖通過設計來影響使用者的書寫行為。我將紙張的大部分用銀色材料覆蓋,一般的筆難以在上面書寫﹔同時隻留下中間相對很小的一個區域是適合書寫的空間。我希望使用者面對局促的空間產生一個行為上的停頓──到底要對未來郵寄什麼?”

  當人書寫未來時,給他一張白紙,可能會洋洋洒洒下筆千言。但是,在馬仕睿設計的這樣一件作品裡,你會發現未來局促而珍貴。“這件作品讓人的思緒產生停頓,愣一下,你的想法可能隨之改變了,這也告訴人們,面對未來,要十分謹慎……我主動影響了他們的行為方式。”馬仕睿停頓了一下,說完,又兀自點了點頭。

  同題問答

  問:你認為最完美的快樂是怎樣的?

  答:自己和家人都身體健康,還不缺錢。

  問:你最希望擁有哪種才華?

  答:設計的才華。

  問:你最恐懼的是什麼?

  答:自己和家人身體不健康。

  問:你最喜歡的一個詞是什麼?

  答:邏輯。我特別希望自己有邏輯,也反感別人說沒有邏輯的話。

  問:你最喜歡的一本書是什麼?

  答:李德庚老師編著的《固態閱讀》。

  問:你最喜歡的作家是誰?

  答:金庸。

  問:你最看重朋友的什麼特點?

  答:善良。

  問:你最討厭別人的什麼特點?

  答:沒有禮貌。

  問:你最珍惜的財產是什麼?

  答:如果精神方面算的話,那就是我總是對未來充滿希望。

  問:你最喜歡的職業是什麼?

  答:就是平面設計師嘛。

  新京報記者 吳亞順

(來源:新京報)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