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滾動新聞推薦

上百內地古董藏家每人花數萬元鑒寶 疑陷騙局

2014年03月21日08:45    來源:廣州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上百內地古董藏家每人花數萬元鑒寶 疑陷騙局

  上百內地古董藏家每人花數萬元鑒寶卻疑陷騙局

  歷藏公司已因涉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被立案調查

  連日來,位於先烈中路的廣州市古今通寶展覽有限公司一直關著門。一張公安部門的告示貼在玻璃門上:“廣州歷藏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下屬機構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被廣州市公安局越秀區分局立案偵查”,在這張告示的旁邊,還貼有“還我血汗錢”標語。

  作為廣州歷藏公司的子公司,古今通寶曾是廣東眾多藏友最常光顧的地方,集中展覽廣東民間的收藏品,被視為藝術品資本神話的誕生地。但記者了解到,近日古今通寶涉入一場發生在澳門的疑似假拍賣事件,受到了澳門司警局的調查。由此,圍繞著藝術收藏品,涉及校車和商場等眾多圈錢項目的謎案開始逐漸浮出水面。

  3月3日,廣州市古今通寶展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古今通寶)大門緊閉,門口站著一群從各地趕來的藏友。他們心急如焚地想找到古今通寶的負責人,但發現連門都進不去。

  抬高估價

  6件藏品值6000萬港元?

  據悉,古今通寶的母公司廣州市歷藏文化交流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涵蓋文化藝術品交易、商業地產開發及民生用品零售的股份集團公司。而歷藏股份旗下擁有直屬業務子公司10個,子公司古今通寶則被稱為中國最大的藝術品展覽交易平台。

  站在人群中,穿著紅色外套的老周大聲地講著話,他家住上海,坐了一晚上的火車趕來與廣東的藏友會合。自稱懂得一些法律知識的他召集大家在一張白紙上簽名,號召大家採取法律手段維權:“誰叫你騙我,有你好果子吃!”

  不到一會兒,老周就征集到10多人的簽名,他們大多是廣東各地的藏友。一場發生在澳門的疑似假拍賣事件和至今未歸還的藏品,引起了他們的共憤。

  林先生也站在人群當中,這是他第二次專程從陽江趕到廣州。幾個月前,他無意中從一間酒店的廣告中得知,古今通寶要在陽江舉辦一場鑒寶活動。林先生平時愛好收藏,作為陽江收藏協會的會員,他慕名前去,還特意帶上了自己最心儀的幾件藏品。經過現場專家的鑒定和估價,結果讓他十分興奮——6件藏品估價高達6000多萬港元。如果能成功拍賣出去,收益十分巨大。

  林先生說,按照行規,如果要參加拍賣會,須交圖錄費,一般是評估價的1%。圖錄費主要用於照相、印刷圖錄,對拍品進行宣傳。但古今通寶是收打包價,每件1.5萬元。林先生最后談到了每件9000元成交。交完錢后,他將這6件他最看重的藏品交給了古今通寶,用於參加澳門中信2014迎春藝術品拍賣會。

  慣用手法

  想拍賣先交萬元辦証書

  師女士是來自珠海的一位藏友,她也遇到了麻煩。去年11月份,古今通寶在珠海一間民間博物館裡舉辦鑒寶活動,吸引了師女士前往。林先生稱,當時古今通寶邀請的鑒定師有蔣文光、王桂枝、余耀光,“藏家都知道這些人,相當有名。”看著七八十歲的專家,跪在地上拿著放大鏡一點點地看,讓師女士有些感動,更讓她相信此次鑒寶活動的專業水准。

  師女士手上有兩件心愛的藏品,自稱一件是元代的青花瓷,另一件是唐鈞瓷的小罐。這都是她在民間搜來的,有這樣的活動,她想著把寶貝拿去給專家們看一看。

  鑒寶收費標准是200元一件。如果看好了,要辦鑒定証書,3000元一份。她當天就交了錢,一個月后才拿到証書。聽說証書要拿到香港簽名蓋章。

  師女士說,活動舉辦地點所在的博物館館長也花了幾萬元出証書。后來她發現,在香港花很少錢就可以注冊一個公司,因此証書的權威性成疑。

  在古今通寶的業務員一再鼓動下,師女士想著將手中的寶貝轉手獲利。為此,她專門與古今通寶商議如何轉手的事宜。唐鈞瓷的小罐被估價500萬元。這麼高的定價,讓師女士有些不敢相信。

  “我認為他們的定價太高,想都不敢想,定50萬元我都偷著笑。我說不行,別定那麼高,怕賣不出去。沒想到,古今通寶工作人員說不定這麼高,人家反而不相信是唐代的。因為我沒經歷過,想了一下那也對啊。”

  此后師女士又問,“這麼高的價有沒有成交過?” 一位女性業務員回答,“有啊。去年就成交了一個,價格是800萬元。所以500萬元不高。”師女士回憶說。

  隨后師女士交了6萬元圖錄費,作為參加澳門春拍的一次性費用。

  事后,師女士才發現,這是古今通寶慣用的謀利手法:首先,組織一批國內知名的專家去各地舉辦鑒寶活動,通過活動接觸到各地的藏友,鑒定一次收費200元,如果要辦鑒定証書一份收費3000元。如果要想藏品拍賣出去,須另交數萬元不等的圖錄費。要參加拍賣會,則一定要出了鑒証書后,因此大部分有意參加拍賣會的藏友,在沒有拍賣前,都已經花費了數萬元。

  詭異拍賣會

  買家多是20出頭女孩

  今年1月份,林先生接到通知,讓他1月11日到澳門去參加拍賣會,拍賣會由澳門中信國際拍賣有限公司舉辦﹔師女士也接到了同樣的通知。而在澳門,交通和住宿費用都是自理。

  師女士有些激動,這是她第一次到澳門參加有自己藏品的拍賣會。她早早到了漁人碼頭會展中心。看到不少人都站在門口,師女士主動上前打招呼,結果發現全部都是來自內地的賣家,“廣州、上海、重慶、福建來的都有。”

  拍賣會開始前,澳門中信國際拍賣有限公司總經理高強致辭。看到現場有幾百人,從江門趕到澳門的林先生不免有些激動,他憧憬著自己的藏品能拍賣成功。上午主要是拍賣字畫,下午拍賣瓷器為主。林先生的藏品全部在下午進行拍賣。但他沒想到,到了下午他的6件藏品拍賣時,沒有一人舉牌。

  與林先生一樣,不少從全國各地被通知前去參加拍賣會的藏友都遇到了相同的情況。引發現場藏友們懷疑的還有舉牌者的年齡,“有些女孩子隻有20歲出頭的樣子,一看都不像藏家”。

  師女士在現場仔細地觀察,她看到這些舉牌的年輕女孩神色都很詭秘,有時兩個競價的舉牌者還會相互使眼色,“我感到奇怪,她們兩個這麼熟,怎麼還互相競爭,把價格抬得那麼高?還有一點,舉牌的人舉牌后,馬上低下頭,好像不敢面對大家。”

  廣州的藏友謝阿姨十分細心地做著記錄,她發現,“115”號舉牌者一共成功舉牌23次,不少藏品標價都是幾千萬。“總共成交了兩億七千萬,李嘉誠也不可能這麼拍吧。”

  還有一個細節更加劇了藏友們的懷疑,師女士稱,中午在一間餐廳吃飯時,她發現舉牌的幾個女孩子與“115”號舉牌人在一起吃飯,桌子還放著一疊拍賣會用的紅色單子。有藏友忍不住上前質問,有女孩子架不住,承認自己是被“請”來的。

  詭辯還是實情?

  拍賣方與古今通寶無關?

  拍賣會疑點重重。在場的眾多藏友發現,他們的藏品無一拍賣成功,數萬元的前期投入沒有效果。師女士說,下午的拍賣會上,還有一件藏品定價隻有5萬元。此前,她還專門看過這件藏品,很好,因為持有人急著用錢才以這麼低的價錢出手,但也沒有拍賣出去。“說白了,現場沒有真正的買家。”

  拍賣會結束后,有些激動的藏友攔住一些舉牌者,不讓她們離開。高強也被藏友們攔住。師女士回憶說,“高強答應重新再安排一次拍賣,不用大家給錢。但是我們沒有同意,萬一還是假的,怎麼辦?”

  師女士隨后報警。澳門警方迅速出動,控制了爭執的雙方。 在澳門拍賣會現場的藏友高小姐說,澳門警方將舉辦方、舉牌者以及古今通寶的一位副總帶去調查,還錄了口供。

  廣州的藏友小張說,報警也經過一番波折。剛開始以為報警就等於解決問題了,但來的警察是負責處理治安事件的,警方把人帶走,登記資料后,就放人了,“我們覺得不行,第二天到澳門日報社和澳門電台反映情況,后來電台的記者告訴我們要向司法警局報警,隨后司法警察才立案。”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