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石,簡稱空石,因其“內腔如吊袋空虛”而得名。空心石形成原理是這樣的:在含菱鐵質的泥質岩層裡,分布著一些土質結核。當結核因某種情況露出地表后,菱鐵質逐漸滲出外溢,並在結核外層形成褐鐵礦殼,內部泥質因失水而體積縮小,泥質體與外殼之間形成空心,搖之能響。據統計,全國20個省市發現空心石,尤以瀘州的最為著名。
瀘州大量發現空石是在抗日戰爭時期修建瀘州藍田壩機場時。當時,施工人員挖到空石,機場的美國空軍和地勤人員旋即收購並帶回國去,瀘州空石從此享譽海外。
國畫大師張大千曾對瀘州空心石格外渴慕,曾多方尋找未果。后來,時任瀘州市園林局副局長的曾家樹將其珍藏多年的一方空石獻出,贈與張大千。張大千得此空石,如獲至寶。
瀘州是長江上游的歷史文化名城,也是長江奇石的重要流傳地和匯集地。瀘州長江河段是長江奇石形成條件最好、發育最成熟的河段。得天獨厚的地質、地理、水文、人文條件,使瀘州成為長江奇石最大、品質最好、品種最多的產區。2013年9月23日,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正式授牌瀘州市為“中國長江奇石文化城”。
(來源:四川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