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著急,不要著急,休息,休息一會……”多數70后、80后聽到這句台詞,都會想起經典動畫片《聰明的一休》。本月30日,一部由國產動漫公司翻拍的同名電影將登陸內地銀幕。近期還傳出一條消息:國內某投資商欲將上海美影廠制作的經典動畫片《葫蘆兄弟》翻拍成真人版電視劇。
電影版《聰明的一休》在宣傳時打出了“致童年”的旗號,但鐵杆粉絲們卻擔心電影版會“毀童年”。《葫蘆兄弟》翻拍真人版的消息傳出后,更是有網友集體抵制翻拍,捍衛童年經典。
經典動畫翻拍版未面世就遭抵制——
“一休”被評低幼,“葫蘆娃”雷翻粉絲
電影版《聰明的一休》曾計劃在大年初一公映,之后又臨時取消上映計劃,調整至4月30日公映。這部打著“致童年”旗號的動畫電影號稱“原汁原味”,不僅請來“一休”的締造者之一、日本動畫作者石黑育,還邀請“一休師傅”的配音演員王曉燕“原音再現”。
據主創介紹,電影弱化了一休復雜的身世背景,劇情以猜謎比賽為線索,圍繞一件扑朔迷離的盜竊懸案展開。為了拉近與國內觀眾的距離,影片新增芙蓉國公主一角,她遠渡重洋與一休師傅比猜謎、斗才智,還與安國寺的小和尚們締結了深厚友誼。片方還特別強調了影片的教育意義——“教會大家智慧不是用來比賽的,而是應該幫助別人的”。不少網友據此猜測,電影版“一休”定位為“低幼觀眾群”,而一休的粉絲們年齡大都在二三十歲,低幼劇情能否吸引“大齡粉絲”也因此打上了一個問號。
《葫蘆兄弟》翻拍版則被網友稱作“雷人劇”。根據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公示信息,這部真人版電視劇名叫《金剛葫蘆娃》,題材為“古代傳奇”,體裁為“喜劇”,計劃拍攝40集。該劇內容提要是:貪玩貪吃的穿山甲打穿了?翼山中伏羲之神的五百年封石,傳說中的邪惡四妖紅蠍精、黃鼬精、黑鼠精、綠蛇精遁出幽閉的封洞,重現江湖。賣炭翁劉老漢種下了七株葫蘆,化身為七個身懷絕技的葫蘆七兄弟。他們決定打敗四妖,恢復?翼山和斧頭湖的寧靜……看到劇情梗概,有人質疑道:“原作隻有蛇精和蠍子精,憑空多出來的黃鼬精跟黑鼠精是為了增加集數嗎?”還有人對該劇的喜劇定位很不滿:“葫蘆娃是上世紀80年代創作的經典動畫形象,如今難道要變成搞怪的喜劇小丑?”更有網友“跪求”片方:千萬別拍成“雷劇”。
黑貓警長、阿童木等都曾被翻拍——
以懷舊的名義搶錢,致童年變毀童年
兩部經典動畫片翻拍版還未面世,就遭遇了多方的質疑甚至抵制,一個重要原因便是此前翻拍的不少經典動畫片都成了“毀童年”的范例。
早在2010年,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就推出了“經典動畫復活計劃”,但同年4月上映的電影版《黑貓警長》票房並不理想。此后上映的3D版《大鬧天宮》雖然收獲了5000萬元,但票房僅為同期公映的《喜羊羊4》的三分之一。這些所謂的翻拍版,其實就是把經典動畫原封不動地剪輯成90分鐘或轉制成3D版,利用觀眾對美好童年的眷戀大打“懷舊牌”,把觀眾“騙”進影院。
國外動畫經典《七龍珠》、《阿童木》、《忍者神龜》等也曾被翻拍成電影,雖然在故事和特效上做了不少文章,但在特效技術發達的今天,這些動畫電影中制作簡單的特效顯得粗制濫造,故事也相當廉價,讓觀眾直呼“爛片”。
《變形金剛》系列成功有道——
要超越原作, 故事特效一個都不能少
經典動畫翻拍也有成功的例子。全球最賺錢的電影《變形金剛》系列就是其中的典范,今年夏天將推出第四部。
好萊塢電影研究專家畢成功認為,《變形金剛》系列的成功有其必然性:“首先,影片特效做得太好了,不會像《七龍珠》、《忍者神龜》那樣忽悠觀眾﹔其次,投資也比其他影片高,制作方可以將錢花到該花的地方去﹔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導演邁克爾·貝在改編上花了很多工夫,除了一個全新的故事,連變形金剛的造型都是重新設計的。”
同樣改編自經典動畫的《藍精靈》曾在國內卷走2.6億元票房,被譽為“最會打懷舊牌”的翻拍動畫片。不過,該系列的第二部卻因故事簡陋、毫無創意遭遇惡評,票房也不盡如人意。
電影導演江洋表示,翻拍經典可以借助原作人氣吸引鐵杆粉絲,但要進行二次創作卻往往會吃力不討好,“一方面需要尊重原著,滿足長大了的觀眾的需求,另一方面又要增添新元素,來吸引新觀眾,這比原創一個新故事更難,投入也要更多。這也是為什麼《變形金剛》系列能成功,而多數翻拍動畫卻票房慘淡的原因所在。”
記者 羅薇薇
(來源: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