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滾動新聞推薦

作家梁文道:海外華文文學不應隻被垂憐

2014年08月26日14:15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作家梁文道:海外華文文學不應隻被垂憐

  原標題:海外華文文學不應隻被垂憐

  在華語文學中,“秋天”這個意象不一定總要和落葉聯系在一起,還可以有著雨林茂密濕潤的芬芳——此間舉行的“南國書香節”上,香港作家梁文道為首次開設的馬來西亞館“站台”,呼吁華語文學應有更廣視野,關注不同國籍、不同民族用中文寫作的作者。

  “奈保爾住在特立尼達和多巴哥,是個印度人,但他用英語寫作。英語文學界難道會因為他的民族和國籍,就把他視為不入流的作家嗎?”甫一張口,梁文道就拋出了這個答案再明顯不過的反問。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奈保爾作為貴賓出席了今年的上海書展,他征服的豈止是英語文壇?

  在梁文道看來,英語系文學之所以能成為當今國際文壇的主流,不僅因為英語作為世界語言的地位,還因為其包容和豐富,“人們不說英國文學,隻有英語文學。”他認為相比之下,中國文壇則顯得封閉得多。

  “中國關心文學的人應該要打開眼界,我們談華語系文學,應該要包括美國人寫的華語作品,馬來西亞人、越南人寫的華文現代詩。”梁文道說,不同國籍和民族的人用華文寫作並不新鮮,但這些作品始終沒有在中國主流文化界得到應有的關注和承認。

  “例如馬來西亞的華文文學(馬華文學),中國大陸文壇對它的態度有點像20年前看待香港文學和台灣文學,把它當作地方研究的一個范本,帶著一種垂憐的眼神。”梁文道說,“人們認為華文寫作隻有中國大陸才是正統,其他的都是邊緣。”

  梁靜芬是馬來西亞第四代土生華人,也是一位年輕的馬華作家,她對這種“被邊緣”有著切身體會。“有一次我把自己的散文集送給廣西的一位朋友,他的父親讀過之后幫我從裡面圈出了130多個‘錯誤’的字詞。但為什麼有時候我反而以‘不規范’的中文自豪呢?”

  另一位馬來西亞作家黎紫書則在反思海外華文作者的代際差異:“曾經的馬華文學沒有‘馬’,隻有‘華’,人們寫冬雪、寫長江黃河,但實際上這些東西在我們的生活中是不存在的。現在我們用華文寫作來反映我們真正生長的土地、世界、文化,成長出另一番風景。”

  梁文道認為,正是這些“不規范”和對父輩的叛逆帶來了多樣性。海外華文作家用中文去敘寫中原社會不曾出現過的自然風貌與社會現實,開拓了中文寫作新的疆域。

  他還強調,很多海外華文作家是在多語言混雜的環境中用中文寫作,有些人的日常口語甚至也不是中文,這些作家的作品比大陸作家多了一層對語言和文字的思考,作者和文字的關系也因而更加復雜。

  “中國作家能夠不假思索地用中文寫作好不好?當然好!”梁文道說,“但就像一個在牛津畢業的本土英國人寫不出薩爾曼·拉什迪的小說,因為有這些‘不一樣’,所以英語文學得以豐富、變得搖曳多姿。”

  梁文道把在日本、韓國曾經有過的華文寫作比作海外華語文學的“前世”,“在平安時代,人們並不認為《源氏物語》是最好的文學作品,他們認為這些用假名寫作的是婦人看的書,那個時代最好的文學作品是用華文寫作的。而在韓國的世宗大王創制韓文以前,也有上千年用華文寫作的歷史。”

  然而,日韓的華文文學如今也已是“恍如隔世”。“普通的日本人、韓國人看不懂那些華文作品了,而中國人更不會去看1000年前的日本人用中文寫的東西,哪怕那些作品極為精湛。”

  而在馬來西亞、越南、美國或是澳大利亞,海外華文文學的今生又將如何?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