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滾動新聞推薦

演藝舞美行業變中回暖 與國際市場仍有差距

2014年09月17日07:18    來源:中國文化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演藝舞美行業變中回暖 與國際市場仍有差距

   原標題:變中回暖,與國際市場仍有差距

   “我認為可以用兩句話概括當前國內的舞美市場:一是形勢在轉變,藝術家與企業需要應對新的局面﹔二是國內市場平穩,已經開始略有好轉。”中國舞美學會會長曹林透露,在10月初即將舉辦的上海燈光音響展會上,該學會將派出專家參與國內、國際行業發展討論。曹林認為,眼下藝術創作、管理、運營與盈利模式都在變化,大型演出有所減少,而一批以文化旅游為代表的娛樂市場開始成為舞美行業新的增長點。比如,以西藏布達拉宮為背景的旅游駐地演出創造了“大舞美、小成本”的可觀演出票房,以及以武漢紅燈籠“漢秀”為代表的商業秀場。雖然這些演出有的成功了,有的失敗了,但這種將舞台演出項目作為商業地產整體規模化經營一部分的新模式,確實是一種潮流。

   來自中國電子音響工業協會的一組最新數據,也從另一方面印証了市場回暖的事實。2014年上半年,我國主要電子音響產品產值達1142.13億元,同比增長近28.9%,高於全國電子信息制造業產值增長率19.3個百分點。其中,專業音響產品產值達168.52億元,佔全行業比重約為14.75%。

   近年來,中國在奧運會、世博會等一系列重大舞美創意項目上的影響力攀升,演藝舞美行業“走出去”的呼聲日益高漲,而我國舞美創意、演藝設備行業真正對接國際市場時,卻呈現出許多問題。中國電子音響工業協會秘書長陳立新認為,我國電子音響行業出口產品數量大、品種多、附加值低,出口抵抗風險的能力比較差。與國際型企業相比,我國企業在產值、研發投入、人才培育、品牌推廣等各方面都有一定差距,特別是行業人才爭奪不斷加劇,國內每年僅有中科院聲學所、南京大學、華南理工大學開設相關的電聲學和多媒體聲信號處理等方向的課程,畢業生不足百人,還要應對國外著名音響企業集團“爭奪人才”。

   “從當前我國舞美與演藝設備行業的國際行為來看,還是主要服務於政治與外交。如不久前在緬甸舉辦的東南亞運動會的開幕式就是我國設計的,具體是由商務部牽頭,‘中演’‘星光’等四五家企業聯合完成的,整體效果非常好,在東南亞地區影響很大。”曹林認為,從創意、技術、設備等方面看,我國都已經具備與世界團隊競爭的實力,但在市場運營方面的差距卻比較大。從現象分析原因,似乎是不夠主動,國際舞美協會有90多個成員國,中國在很多國際活動裡往往缺少發聲。

   對於演藝舞美行業,國外通常是以圍繞導演的股份制機構為主體對外出現,比如2008年奧運視覺總設計師巴可,在不久前的南京青奧會上再次揚名。在歐洲,巴可始終與幾個搖滾演出團隊捆綁經營,技術與藝術很自然就融為一體了,不會有哪個更重要的問題。曹林說:“我個人認為,按照國際語言,整合多方力量,成立企業型舞美公司(機構)對接國際市場,是當前比較實際的方式。”

   作為我國頗具實力的國際型音響企業,“東莞三基”總經理劉恩海認為,中國產品走向世界,走向高端市場,特別是舞美產品從“中國制造”走向“中國創造”還需要一個過程。他認為,當前企業需要做兩方面積累:首先是通過打造高品質產品,逐步消除國際上對於“中國制造”就是“山寨”的印象﹔其次,產品要想走出去,思路先要放開。

(來源:中國文化報)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