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本網原創

 350多家經營組織,數千名從業人員 

甘肅通渭:書畫做成大產業 民間書畫收藏達200余萬件

本報記者  林治波  曹樹林

2014年10月08日08:1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日前,甘肅省通渭縣第四屆書畫藝術節開幕,百余名書畫家聚首通渭,在通渭悅心國際書畫村揮毫創作,再掀通渭書畫熱潮。除了現場創作之外,藝術節還展出了歐陽中石、張改琴等大家的書畫珍品。許多書畫愛好者聞風趕來。

  近年來,甘肅省通渭縣立足該縣濃厚的書畫文化土壤,扶持書畫產業,以書畫帶動了當地文化、旅游產業的大發展。副縣長黃強說,通渭縣大力發展書畫產業是甘肅省建設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工作的一部分,體現了通渭人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

  民間書畫收藏總量達200余萬件

  通渭縣位於甘肅省中部,轄18個鄉鎮332個村10個社區,總人口44.67萬人,是“中國書畫藝術之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書法之鄉”“全國書畫產業先進縣”。

  通渭人崇尚耕讀、鐘情書畫。全縣現有書畫創作人員3000多人,其中有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5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35人。全縣書畫愛好者甚多,素有“家中無字畫,不是通渭人”之說。在通渭的大街小巷,很多店鋪都用字畫做裝飾。記者走訪了多個農家,不管家境如何,中堂都挂有字畫。據不完全統計,通渭民間書畫收藏總量達200余萬件。

  因為其深厚的書畫土壤,通渭縣此前已形成了一定規模的書畫產業鏈。全縣有畫廊、書畫中介等專業書畫經營組織350多家,從業人員數千人。

  通渭縣委、縣政府因勢利導,實施“文旅名縣”戰略,培育發展龍頭,以“政府主導、市場運作和社會參與”的模式,推動通渭書畫產業“抱團”發展﹔做大做強通渭書畫品牌,努力把通渭打造成全國知名的書畫交易市場、全國知名書畫信息發布平台、全國知名書畫採風基地。

  一年多來,書畫作品成交價值總額達18.6億元

  由於長期以來各個畫廊、裝裱店分散經營,一直沒能形成聚集效應,做成品牌。通渭縣從培育書畫產業發展龍頭、組建成立通渭畫廊協會入手,著力推動該縣書畫產業轉型升級。

  2013年8月,通渭畫廊協會在縣城西郊的悅心國際書畫村成立,168家畫廊入會。通渭縣抽調1名干部派駐協會工作,架起政府、協會、企業之間溝通的橋梁。

  楊正虎在通渭經營一家畫廊,“以前我在縣城租了一間書畫工作室,可以說是‘單打獨斗’。加入通渭縣畫廊協會以后,在協會的統一運作下,書畫銷路更加廣闊了。”

  通渭畫廊協會會長廉牛輝說,協會工作的宗旨就是加強全縣畫廊、工作室、藝術品公司、書畫家之間聯系,開展國內外書畫交流,不斷提高會員的素質和業務水平,進一步做好中青年書畫家的藝術展覽和市場推介工作,活躍和規范書畫市場。

  廉牛輝介紹,“從去年8月到現在,協會邀請中書協、中美協會員以上書畫家舉辦大小規模活動110余場,13.8萬余人次參與,成交書畫作品價值總額達18.6億元。”

  通渭畫廊協會緊緊依托書畫村的資源優勢,邀請國內知名書畫家在悅心國際書畫村開設個人工作室。為了提高通渭書畫知名度,中央數字電視書畫頻道在通渭縣開通。同時,通渭畫廊協會著手在全國設立通渭書畫展示、銷售窗口。

  目前,通渭書畫產業已初步形成創作、裝裱、展覽、鑒賞、銷售一條龍的市場化格局。書畫界人士說,畫廊協會的成立,使許多畫廊集中到書畫村,購、銷書畫都很方便。入駐的大師名家,對於外地客商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這種規模效應、品牌效應會越來越明顯。


  《 人民日報 》( 2014年10月08日 12 版)

(責編:王鶴瑾、許心怡)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