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2月31日電 電視劇《老農民》自12月22日在北京、山東、河南、黑龍江四大衛視開播以來,收視喜人,上周在全國各大衛視中收視率排名第一。近日,由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主辦的電視劇《老農民》專家研討會在京舉辦。《老農民》編劇高滿堂和導演張新建等出席。
《老農民》主要圍繞分到土地的貧農牛大膽和一夜之間一無所有的地主兒子馬仁禮展開,講述了在他們的帶領下山東麥香村村民發家致富的故事。研討會上,金牌編劇高滿堂,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名譽主席李准,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總裁薛繼軍等人從不同角度就電視劇《老農民》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高滿堂:耗時五年 一半歸功於生活
“我們在總結這幾年電視劇的時候發現一個問題,我們的主題,我們的視野漸漸地偏離了土地和人民。漸漸地具像於個別的、少數的、極端的那些人群的喜好。一句話,漸漸地遠離了人民。”編劇高滿堂談及創作《老農民》的初衷時說,這部劇雖然耗費五年,但是非常值得。現在作家創作的環境太喧鬧了,好的作家應該深入生活,把百姓的冷暖挂在心上。他還介紹到,《老農民》是一部正史,劇裡展現的六十年沒有回避任何一個歷史的節點和敏感時期,積極尋找著歷史的光亮和人民的信心。
李准:用細節打動觀眾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名譽主席李准透露自己是這部戲的忠實觀眾,他表示,劇中的細節刻畫得很到位,時常勾起自己對那個年代的回憶。他認為,有了細節這個東西,這部劇的歷史含量就提升了﹔把這些細節都抽掉,就隻剩一個歷史框架,精彩程度就要大打折扣。高滿堂用真實的細節、濃縮的生活講故事,講情節,深深地打動了觀眾。
徐繼軍:別的戲是編出來的,這個戲是長出來的
“別的戲是編出來的,這個戲真是長出來的”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總裁薛繼軍表示,“敢寫幾十年歷史的人不少,但是真能把它寫下來,又能拍成好作品的人很少,尤其是農民題材。而這部劇卻打破了這一點,它有很強的代入感,不像很多戲看了之后隻會讓觀眾覺得是另一種生活,另一個星球。”在發言中他還多次強調了藝術的力量、制作的力量,並對高滿堂的編劇水平提出了高度的贊揚。(李季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