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媒體聯播

屬羊不吉說法或源自明代 《金瓶梅》書中曾提及

2015年02月17日08:34    來源:西寧晚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屬羊不吉”說法探源:《金瓶梅》中曾提及

  中國過年有一個民間傳統——正月不能剃頭,說是一剃頭,就會死舅舅。這麼多年了,筆者一直保持著這個習慣,就是怕媽媽不樂意。后來,筆者覺得好奇,就動手略做查詢,結果啼笑皆非。

  民國時的《掖縣志》卷二《風俗》裡有這麼一段記載:“聞諸鄉老談前清下剃發之詔於順治四年正月實行,明朝體制一變,民間以剃發之故思及舊君,故曰‘思舊’。相沿既久,遂誤作‘死舅’。”意思是:滿清入關,強行要求漢民剃發留辮。漢民心懷故國,於是在正月相約都不剃頭,以示不忘舊君,稱為思舊。因為諧音變化,思舊成了死舅,結果死舅反成了不剃頭的一個理由。

  由此可見,正月剃頭這事,跟舅舅一點關系也沒有,純粹是民間附會諧音罷了。

  留言的起源是錯誤和誤解

  類似的傳統還有很多。人們從來不問為什麼,就這麼一代代默默地遵循。可當你動了心思去刨根問底,就會發現根本不是那麼一回事,起源要麼是個錯誤,要麼是個誤解,總之,和你想的不一樣。

  從去年年初開始,筆者周圍很多人都在備孕,一問,得到的答案是:“想要孩子,得趕在馬年生,再過一年到了羊年就不好了。”筆者繼續問,為什麼羊年就不好了,一半人說不上來,只是說“家裡老人說的”。另一半人回答得比較詳細,告訴我,古人有雲“十羊九不全、一人坐殿前”,羊年生的孩子,尤其是女孩子容易孤寡,一生命苦多舛。

  類似老話有很多。男子屬羊,既有“貌堂堂”的說法,也有“命犯孤煞”的民諺。女子屬羊的負面傳言更多,最惡毒的一句是,“男屬羊,黃金堆屋梁。出門不用帶口糧﹔女屬羊,命根硬,克夫克爹又克娘”。

  首先,從理論上講,這個說法就相當不靠譜。單獨以年份為標簽論斷一個人的命運,太過簡單粗暴,別說唯物主義者,就是算命先生都不會贊同。

  在中國命理佔卜理論中,人的命運如何,得看“生辰八字”,這還只是初始參數,然后據此推命盤、看五行,相生相克、斗數四化、刑沖會合……直到經過一系列精密計算,一個人的命格趨勢才得以一窺。

  羊年地支屬“未”,“八字”中隻佔其一,僅因這八分之一的數據就宣判人一輩子的運程,別說半仙,就是神仙也做不到。而且,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羊可是很好的吉祥物。

  羊與陽是諧音,三羊開泰就是三陽開泰 ,是句非常吉利的話。古代著名的幾頭瑞獸,比如麒麟、夷羊等,都是以羊的形態為藍本創造出來的。古文字裡的美、鮮、羨等好字,字源來自羊的象形——甚至於“祥”字本身,就是以“羊”兼表聲義。

  《詩·鄭風·羔裘》也曾曰過:“羔裘如濡,洵美且侯。彼其之子,舍命不渝。”這裡的羊裘,是品德高潔之意。漢朝《漢元嘉刀銘》赫然寫有:“宜侯之,大吉羊。”把羊當做一句誠摯的祝福。西漢大儒董仲舒更是在《春秋繁露》裡對羊大加褒獎:“羔有角而不任,設備而不用,類好仁者﹔執之不鳴,殺之不諦,類死義者﹔羔食於其母,必跪而受之,類知禮者﹔故羊之為言猶祥與,故卿以為贄。”他將羊的形態總結出仁、義、禮三種儒家最重要的美德,使其形象提升到無以復加的高度。

  如此看來,羊是隻吉利到不能再吉利的動物了。這麼美好的一隻吉獸,一到屬相問題上,怎麼就變成了民間一些傳言中孤寡不祥的象征呢?這樣的說法,到底是從哪兒來,又是怎麼流傳開來的呢?

  慈禧太后PK袁世凱

  網絡和媒體上曾出現過兩種廣為流傳的說法。

  一種說法認為,“屬羊不吉”流傳開來,是因為袁世凱。

  袁世凱屬羊,生於1859年陰歷八月十五。1911年辛亥革命后,他登基稱帝,卻不得人心。老百姓們都對他痛恨無比,就暗地裡說“八月羊挨刀殺”。后來,這句話被引申成羊年不吉,以借此詛咒袁世凱。這個說法是沒有根據的。

  1920年,魯迅的三弟周建人曾在《新青年》發表文章,談及紹興風俗,說當地流傳一句話,叫做“男子屬羊貌堂堂,女子屬羊守空房”,屬羊的女子,天生寡婦命,對男方不利。他之所以講這個故事,是因為大哥魯迅就被影響過。

  1897年,魯迅16歲,他母親周瑞想給他訂一門親事,女方是周瑞娘家侄女,叫琴姑。可到換八字時,周瑞反悔了,因為琴姑屬羊,她怕克了兒子,便重新選了朱安當兒媳婦。朱安生於1878年,屬馬。后來的發展証明,她的命也沒好到哪裡去,守了四十多年活寡,一世孤苦。

  從魯迅的遭遇來看,至少在清末的浙江紹興,就已經有了羊年不吉的民俗。尤其是在擇偶時,屬羊的女子倍受歧視。而袁世凱稱帝,是在1915年。從時間上說,袁世凱的起源說就不成立。

  另一種說法則認為,“羊年不吉”是慈禧太后惹的禍。慈禧太后生於1835年,屬羊﹔她手下兩大權臣曾國藩和李鴻章屬羊,她身邊的大太監李蓮英也屬羊。而彼時,恰逢清朝末年,統治階層腐朽沒落,對外喪權辱國,對內橫征暴斂,於是,革命黨趁機宣傳,說屬羊的人會給國家帶來災禍,試圖從命理迷信的角度來動搖清廷統治。

  這個說法,也不准確。

  清朝有一部小說流傳甚廣,名為《鏡花緣》,作者李汝珍從1795年(嘉慶元年)動筆,寫到1815年(嘉慶二十年)。在這本小說的第十二回《雙宰輔暢談俗弊 兩書生敬服良箴》中,他提到過一句俗語:“俗傳女命北以屬羊為劣,南以屬虎為凶。”

  與他同時代的一位蘇州籍名臣吳熊光,也在《伊江筆錄》裡談及蘇州民俗:“吾鄉俗多拘忌,凡女命屬羊者,往往艱於配合,以致捏改年歲。”可見,早在嘉慶年間,民間已經認為女子屬羊為劣。而那時候,慈禧太后、曾國藩、李鴻章和李蓮英,甚至還沒出生。

  暢銷讀物《金瓶梅》的影響

  其實,還有更早的記載。

  清末民初人徐珂在《清稗類鈔》裡講過一個故事。乾隆年間有位拆字算命的名家范時行,有人寫下個“羲”字向他詢問命理,范時行就問對方多大年紀,那人說了年份后,范時行一算就說“你完了,你屬羊”、“羲 從羊從我,你這輩子就是屬羊的命,注定終身孤隻,不能有妻、子,其他前程什麼的就更甭說了。”這樣看來,在清朝乾隆年間,就有這樣的說法——不僅是屬羊的女子命不好,就連男子也是孤身之命。

  與李汝珍同時代的學者翟灝則寫了一本《通俗編》,對五千多個俗詞進行了考証。比如“八字沒一撇”何時出現,“洗塵”最早出自何書,“撞木鐘”什麼意思,總之是非常有趣的一本書。此書刊行之后,翟灝的朋友梁同書又補充了四百多條,匯成《直語補証》附在《通俗解》的后面。

  梁同書在書裡提及一句俗諺:“女子屬羊守空房。”意思是女子忌諱屬羊,因為會克夫寡居。不過,這一句俗諺卻是梁同書引自明代江元禧的《耳目日書》。

  這一下,又把“屬羊不吉”的民間傳聞向前推到了明朝。而明朝最初始的記載,便是大名鼎鼎的《金瓶梅》。

  《金瓶梅》第六十二回《潘道士法遣黃巾士,西門慶大哭李瓶兒》中,李瓶兒暴病身亡,西門慶請了位姓徐的陰陽先生批書。徐先生告訴西門慶,稱李瓶兒前世是濱州王家的一個男人,打死了一隻懷胎的母羊,所以今世罰做女人,還要罰她屬羊。雖然她命裡能有貴夫,但是體弱多病,生兒子會夭折,主生氣疾而死。

  由此可知,一個人前世作了孽,今生要遭受到懲罰居然是屬羊。看來,在明朝人的觀念裡,屬羊不算什麼好事。

  《金瓶梅》把故事背景設定在宋朝,但民風習俗都是明朝的細節——成書在明朝隆慶至萬歷年間,再往前找,在明前的歷史記錄裡,“屬羊不吉”的提法幾乎沒有了。所以基本上可以鎖定,這種說法在明代才開始流傳。

  追根溯源得相術說起

  但這沒有解決最初的問題:為什麼是羊?為什麼女子屬羊如此不吉利?

  追根溯源,得從另外一個命理專業——相術說起。

  相術是一門古老的技藝,唐初曾出現了一名厲害的相士,名為張憬藏,他這門技藝的水平,據稱能和中華第一預言奇書《推背圖》的作者袁天罡旗鼓相當。

  有記載稱,張憬藏有次見到一名叫裴珪的官員,后者請出小妾趙氏想讓張憬藏看一下面相,張憬藏實話實說稱:“夫人目修緩,法曰‘豕視淫’,又曰‘目有四白,五夫守宅’,夫人且得罪。”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指趙氏是不安分的命。后來,趙氏果然紅杏出牆,被捉奸,一如應驗。

  這個故事提供了關於“屬羊不吉”的一個特別重要的源流線索,即“目有四白”。

  “目有四白”通俗點說,就是人的眼白多,瞳孔小,眼珠轉一圈,上下左右都有白的。這個典故出自漢朝王符的《潛夫論》。裡面有一篇專講相術,特意提到:“巽,為人多白眼。相揚四白者,兵死。”根據王符的觀點,眼白多的人,會死於兵刃之爭。不過,這種很不吉利的面相特點並未特指女性。

  一直到了張憬藏的時代,“目有四白”后面才多了一句話:“五夫守宅”。意指一個婦人藏了五個姘頭在自己家裡。這種情況在老百姓看來,何等淫亂。於是,從那時起,這種“四白”面相成為女子專屬,專指稱淫婦。

  不過,也有一些人將“目有四白”,五夫守宅“理解為一個女子先后嫁了五任丈夫。如是這般,那前四任丈夫自然被理解成”一命嗚呼“了。於是,這一說法還是負面的——克夫。

  唐宋之間,后周的王朴曾在《太清神鑒》裡提到:“羊睛四白定孤孀。”這句話不光把“四白”和“孤孀”聯系到一起,也第一次提出了比喻:四白之眼,就像是羊的眼睛。

  完顏氏統治的金朝,曾出現了一部號稱集前代相術研究之大成的書,名為《人倫大統賦》,作者是張行簡。這部書的影響如何,單看清朝編纂《四庫全書》時,將其排在四部相術書中的第一位,即可見其地位。

  在《人倫大統賦》裡,張行簡進一步闡釋了王朴的理論。他寫道:“犬羊鵝鴨何足算,雞鼠猴蛇奚可憑。”分別意指“犬眼荒淫”,“羊眼招禍”,“鵝鴨之眼不善終”。

  這其中,所謂“羊眼”的眼珠淡黑微黃,瞳孔散漫無神,四邊眼白多,看人的時候低聲下氣,永遠顯得無精打採,像羊在看人——關於這個特征,有一個專有名詞,叫做“羊目四白”主貧破。

  於是在這部教科書式的書中,“四白”涵義終於固定了下來,不光指淫亂,也指招禍貧破。不僅不吉利,還明確地和羊發生了聯系。

  相術界的超級“權威”《麻衣神相》則將張行簡的理論全盤繼承,並作了總結:“目如羊目,相刑骨肉﹔羊目四白,奸夫入宅。”女子與羊,終於成了一對不吉利的本體和喻體。

  羊不好,從面相轉移到了屬相

  宋朝之后,朝代更替頻繁,而“羊目女子”的傳說則一直流傳了下來,直至明朝,又發生了些許變化——羊不好,從面相向屬相發生了概念遷移。相術理論界“眼睛像羊的女子命不好”的說法,竟不知怎麼就被民間傳成了“屬羊的女子命不好”。

  這一轉變,理解起來其實並不困難。

  中國民間最喜歡以物相類,強行比附。十二生肖裡,屬龍者必然貴不可言,屬蛇者多心存險詐,屬牛者穩重,屬馬者遠行,屬老虎的不能和屬羊的結婚,避免羊入虎口。總而言之,就是本命屬相有什麼特性,人就會具備了什麼特點——典型的望獸生義。

  人們很可能循著這樣並不存在的邏輯想象:既然四白的羊眼不吉利,那麼屬羊的人,一定也會繼承這雙不吉利的羊眼。所謂“女命北以屬羊為劣,南以屬虎為凶”,即從此時開始流傳,綿延明、清兩代,深深固化到了民俗觀念中去。

  這種比附非常荒唐,對此,曾著有清朝暢銷小說《鏡花緣》的李汝珍就曾駁斥說:“人值未年而生,何至比之於羊?寅年而生又何至竟變為虎?——且世間懼內之人,未必皆系屬虎之婦,況鼠好偷竊,蛇最陰毒,那屬鼠、屬蛇的,豈皆偷竊、陰毒之輩?龍為四靈之一,自然莫貴於此,豈辰年所生,都是貴命?此皆愚民無知,造此謬論,往往讀書人亦染此風,殊為可笑。”湊巧的是,李汝珍本人就屬羊。

  “紅羊劫”的“牽強附會”

  晚清爆發的一件足以改變中國命運的大事,更給這個說法推波助瀾,讓它在民間的影響愈發根深蒂固。那就是太平天國運動。

  足足席卷了清廷的半壁江山,深刻地影響了晚清政局的太平天國鬧得如此規模,有命理先生做“事后諸葛亮”屈指一算,算出一個彌天大禍——“紅羊劫”。

  中華以十天干、十二地支為紀年,輪換循環,每六十年為一甲子。算命先生認為,其中有兩個相聯的年份,特別不吉利——丙午、丁未。丙、丁、未皆五行屬火,火色為紅,未是羊年,因而,這個劫數又叫“紅羊劫”。

  為了証明自己的理論,他統計說劉邦駕崩、王莽篡位、五胡亂華。則天稱帝、安史之亂、靖康之恥等等“大事”,都是在丙午年或丁未年發生的。'

  且不說除了丙午、丁未,其他年份發生的動蕩大事也不少,單看太平天國爆發的1851年,明明是丁亥年,豬年,跟丙午、丁未都沒關系。於是又有人稱,太平天國的兩大首領分別是洪秀全、楊秀清,“洪楊洪楊,不就是紅羊嘛”。

  這個牽強附會現在看起來荒誕不經,可當時,人們都當一回事。清末唐才常成立自立會反清,提出的口號就是:“萬象陰霾打不開,紅羊劫日運相催,頂天立地奇男子,要把乾坤扭轉來。”意思是,“我們要向太平天國學習,誓要扭轉乾坤。”

  “紅羊劫”裡有個羊字,代指未年。老百姓們想起“屬羊不吉”的老傳統,越想越覺得有道理。於是,流言傳播愈加廣泛,民眾更加篤信,一直到了今天。那些關於慈禧、袁世凱等屬羊的傳聞,正是以紅羊劫為基礎才流傳出去的。魯迅先生擇偶的遭遇,自然也是這個迷信說法在民間開枝散葉的結果之一。

  由此可見,“羊目四白,奸夫入宅”這類的面相說,或是所謂“羊年不宜生子”、“十羊九不全、一人坐殿前”、“臘月羊守空房”之類的說法,純屬民間附會。追其本源,不過是古代相術的訛傳錯謬罷了。

  有些民俗本無所謂,比如“正月剃頭死舅舅”,正月不剃頭,最多是讓理發店營業額下降,害不到人。但“屬羊不吉”這種錯誤觀念的流傳,從古至今不知貽誤多少夫妻幸福,造成多少女子的悲劇人生。時至今日,科學昌明、若還有人篤信不疑,挖空心思避開羊年生子,或拒娶屬羊女子,那可真是愚夫蠢婦,害人害己。本報綜合消息

(責編:易瀟、許心怡)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