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郝蕾、於震聯袂主演的知情題材劇《我的二哥二嫂》正在江蘇城市頻道“第一劇場”熱播。“抗戰一哥”於震首次和郝蕾搭檔演繹生活題材,他在接受揚子晚報記者時說,現代人的愛情缺乏信任,娛樂圈感情尤為如此,但二哥二嫂的愛情故事感動了自己。
郝蕾圓東北女人夢
該劇選取恢復高考至改革開放前這一段的社會環境為背景,以周武和李英姿的愛情故事為主線,講述了在那個特殊的時代背景下周武一家人悲歡離合的故事。編劇郭中束並不認同該劇是一部純粹的知青戲。在這部戲裡,他更想表達一種轟轟烈烈的愛情觀。“現代年輕人同樣可以很好地理解這部戲。愛情戲是主要的,其他都是陪襯和背景。但是,在那個年代,愛情的表現可能更為純粹,也能更加觸及到你內心深處。”郭中束表示,雖然他小時候家也在農村,但是父親和其他的下放戶不同,依然還有工資和城市戶口。“離知青下鄉已經過去30多年了,每個知青心中,苦衷比溫暖深刻得多。人與人的理解,各種情感的交織是我去探尋這個年代的理由,而在這些情感中,愛情又是最為讓人感覺深刻的。”
當導演找到郝蕾來演“二嫂”的時候,郝蕾很驚訝。 “之所以接這部戲,一來我覺得作為一個新的嘗試很有挑戰性,二來劇本也非常吸引我。還有第三個原因,我是個東北人,但之前卻從沒有演過東北題材的戲,這也算是圓我一個夢吧。”她覺得這部戲也是一種夢的實現,“那個年代的價值觀和現在有很多不同,也許讓部分年輕的觀眾無法理解。但如果所有的影視劇講的都是一些家長裡短的事,那就沒意思了。其實拍影視劇不就是實現一些夢嗎?”
於震變身溫情大叔
令人意外的是,於震從抗戰硬漢變身有血性、有擔當的溫情大叔,頗具挑戰性。於震在劇中飾演的二哥周武是一個知恩圖報、相當有血性的人物,也是一個時常犯二的混小子,讓為愛大膽、為事業奮不顧身的女一號郝蕾愛得百轉千回。於震告訴記者,其實自己並不排斥非軍事題材,也演過一些生活劇,但實在是自己從小就有英雄情結,抗戰戲中的英雄人物更能吸引自己,而現在不少現代戲很難有這種酣暢淋漓的感覺,因此接的比較少。於震說,二哥周武在劇中也時常會犯二犯渾,但在於震看來,其實這種二,就是那個年代真誠的自我。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於震也已經完成了好幾部抗戰劇的拍攝,在他看來,不管是什麼題材,情懷很重要,怎樣打鬼子,凸顯一個民族的魂才有價值。
揚子晚報記者 張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