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媒體聯播

林志玲回應娃娃音遭人反感:我會把它看作贊美

張嘉

2015年03月06日09:15    來源:北京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林志玲:女人四十有一顆智慧圓潤的心

  答題者:林志玲 出題者:本報記者 張嘉 採訪時間:3月1日 採訪地點:北京瑰麗酒店

  1 你演的電影類型挺多的,有西部片、有時尚劇,也有像《赤壁》這樣的戰爭史詩片,你最喜歡哪部?

  林志玲:我覺得對每個演員來說,第一部電影、第一個角色應該是他(她)最喜歡最難以忘記的,我演的第一部電影是《赤壁》,我為扮演小喬准備了很多,很努力地表演,可以說這是我最重要的角色,《赤壁》是我最重要的一部電影。

  2 沒有想演而還沒演的角色?

  林志玲:我希望演傳記片,扮演真實的人物,因為目前我演的電影多是很夢幻的、很超現實的風格,我希望能夠演更真實的角色,比如一些生動的小人物。

  3 你經歷過的比較大的挫折是什麼?

  林志玲:應該是一次工作受傷吧。

  (問:是2005年你在大連拍攝廣告期間意外墜馬的那次受傷嗎?那次你6根肋骨骨折,康復了4個月才復出。)

  是的,那次事故讓我很有挫敗感,因為以前一直覺得很多事情隻要你努力、堅持,就一定會看到希望,可是那次受傷讓我覺得自己無力感很強,我無法控制自己的身體。

  4 那你是怎麼治愈自己,讓自己走出低谷的呢?

  林志玲:我有一顆強烈地要療愈自己的心,當我發現自己控制不了身體后,就把自己當成病人,乖乖地聽醫生的話,心裡對自己說:“我要復健,我要康復”,我那時很少喊痛,醫生也說沒見過我這麼能承受疼痛的。我覺得心裡的正面能量是康復的最好的藥和能量。

  5 你畢業於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學的是西方美術和經濟,后來卻進了演藝圈,你覺得自己的這個決定是正確的嗎?

  林志玲:我一點也不后悔這個決定,我進演藝圈也有十多年了,我常常想“老天爺,謝謝你,謝謝你讓我擁有這麼多”。我不覺得上學時學的專業和將來就業有必然的關系,但是也因為上學,我入行很晚,但我為此很感恩,因為那段學習時間對我的個性和價值觀培養有很大幫助,讓我的得失心沒有那麼重,大家從我身邊走過,就算不會認出我,不會理我,我也覺得無所謂的。如果沒有那段學習時間,我的個性恐怕不是現在這樣,我的人生不一定是現在這樣。上學時我就是個傻傻的書呆子,我覺得很好。

  6 海外求學的經歷帶給你的收獲是什麼?

  林志玲:我曾經是一個非常害羞內向的人,是海外求學那幾年,讓我的個性慢慢變得圓潤的。在國外念書,除了第一筆錢是父母投資,其他生活費都靠自己,我經常在校園裡打工,雖然不寬裕,但我總是對家人報喜不報憂,有時眼淚都要掉出來,還是會跟媽媽說:“我很好,錢夠用”。對了,那時盡管打工,但我的學習成績很好。

  7 你的娃娃音是一個鮮明的標志,讓人感覺你說話總是在撒嬌,你對“撒嬌”、“娃娃音”、“花瓶”這些詞會反感嗎?

  林志玲:不會,這也是一種肯定方式,我會把它看作贊美。我天生是娃娃音,但不代表可以因此得到什麼,至於撒嬌嘛,這又不是女人的專利。我覺得有人讓你撒嬌是件幸福的事,不要耍賴就好。有時候撒嬌也是種溫柔,女孩子可以用溫柔的力量去面對很多事情。

  8 除了漂亮、溫柔,在很多人看來,你還是個情商智商都很高的人,因為你對每個人都謙和,會聰明地應對各種問題,與你接觸過的人都會對你留下好印象。

  林志玲:我的IQ並不高,如果做測試的話,我相信分數不會太好,我上學時也是死背書的那類學生,從來不覺得自己聰明,至於說到我情商高,我想這跟我講話速度慢有關系,我講話總是邊說邊想,想的過程還會考慮到是否傷害對方,慢慢地就給大家留下會說話的印象。

  9 在《北京·紐約》中,你扮演的角色茉莉與兩個男人產生了感情,其中一個是有婦之夫,也就是說做了“小三”,生活中你能接受這種愛情嗎?

  林志玲:不會,我看到江疏影飾演的妻子落淚時,心裡為之震動,她的一滴淚像珍珠一樣,我想我永遠也不會去做茉莉這樣的事。我不會像茉莉一樣同時喜歡兩個男人,我的心裡隻能有一個人,愛情要學會斷舍離,當很確切知道對方的心不在你那裡時,彼此都放手,也許對方會舍不得,但無論如何我會主動離開不回頭。

  10 能說說你的愛情觀嗎?你在愛情中是偏於獨立還是會放棄自我?

  林志玲:我當然希望得到一份真實的愛情,也願意為愛放棄自由,不過前提是我真的感覺到被愛了,真的有安全感,我才會放棄自由投入感情。很多時候愛不是感覺,愛和歸屬感不是男人給的,是自己爭取來的。我希望在愛情上找到的還是自己愛的那個人,而不是只是接受愛情。

  11 你童年時的理想是什麼?

  林志玲:我小時候有兩個理想,一個是當老師,一個是到博物館去當講解員。

  (問:據說你從多倫多大學畢業后回到台灣,曾去應聘台北故宮博物院,結果沒被錄取。)

  是啊,因為我學歷不夠,他們的要求是博士生,我就被排除在外了,唉。

  12 你最珍視的品德是什麼?

  林志玲:善良,不論男女這都應該是最重要的品質。

  13 你性格偏感性,還是理性?

  林志玲:我工作時偏理性,感情上完全不理性。

  14 現實中你最欣賞的女性是誰?

  林志玲:我的女神一直是奧黛麗·赫本,在我心中,她就是真善美的化身。除了電影成就以外,她對社會、家庭、慈善都有所付出,我也謹記她的一句話“優雅的女性不生氣”。面對再大的困難都要淡定,我從來不發脾氣罵人,隻要別人沒有惡意,我真的覺得不需要用任何語言刺激對方,讓彼此難過。

  (問:你覺得自己是女神嗎?)

  我不是女神,我覺得女神這兩個字要分開來看。女,代表了女性的意思,在生活中女性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當個好妻子,做個好媽媽﹔而神呢,那是在天上的,離我們很遠,所以我可不是神。我心目中的女神是很好、很善良、很正面,充滿感染力的女人,我還在努力學習中。

  15 你欣賞的小說中的男主角是誰?

  林志玲:我小時候倒是愛看《傲慢與偏見》,喜歡裡面的達西先生。

  16 工作之余,你如何減壓?

  林志玲:一個不好的習慣是,我會以貪吃來減壓,經常在工作結束后與工作人員點上滿滿一桌菜大吃大喝一頓,當然,我還有個好習慣,就是運動,流汗會讓你感覺很舒服,如果不是忙得連睡覺時間都要壓縮,我會爭取一周鍛煉三五次,基本上就是跑步、游泳這些。

  17 你最喜歡的顏色是什麼,為什麼?

  林志玲:白色,我從小就喜歡白色,因為我覺得白色是最純淨的色彩,而且它可以漸變,在上面搭配出新的視覺效果。

  18 你對幸福的理解是什麼?

  林志玲:幸福就是簡單,你問我這個問題,我腦海中沒有關於幸福的任何形象出來,我覺得幸福就是簡單,最簡單的就是幸福。

  19 你擔心自己變老嗎?

  林志玲:10歲的我們有赤子之心、20歲時積極樂觀、30歲時青春動人,40歲則智慧圓融,人生,每個階段其實都挺好。已經40歲的我到了現在這個年紀,經歷過那麼多,不覺得時間是消耗青春與生命,而是增加閱歷、豐富生命。

  20 你最希望具備的才華、能力是什麼?

  林志玲:我希望自己會拉電子小提琴,呵呵這個算嗎?我還希望有個任意門,想去哪裡一摁那個門就到了,這樣我就不用總是坐飛機飛來飛去的,我還希望自己有像超人那樣的超能力,這樣可以幫助別人,播下種子立刻就可以結果,我是不是太貪心了?一下子就說出三個。 文/本報記者 張嘉

  記者手記

  你如何能夠這樣地溫柔?

  人們對林志玲那輕柔的“加油加油加油”和“愛的抱抱”記憶深刻,而採訪過她的記者,則為她的優雅與溫柔深受震動:“志玲姐姐,你如何能夠這樣地溫柔?”

  走進採訪室,林志玲見到眾人的第一個動作是躬下身來,用自己甜美精致的微笑與人打招呼,而這種謙卑的動作並非成為明星后而刻意培養,“我小時很不喜歡自己長那麼高,因為我永遠要坐在最后一排,所以那時我和人說話就會彎腰或者屈腿,慢慢就形成了習慣。”

  由於採訪時間有限,記者採訪前提出讓她加快語速、簡短回答的請求,她先是很痛快地說“好”,然后就很嚴肅地咬下嘴唇,像是接受了一個艱巨的任務。果然,採訪開始后,她回答得極快,但答完一個問題她馬上說:“哎呀,我回答得太快了,讓我想想,是不是這個答案,嗯,對,就是這個。”這樣幾個問答回合后,林志玲輕拍著胸口笑了,“哎呀,你的語速太快了,我被你帶得好急啊。”

  顯然,林志玲不習慣不假思索地說話,她希望能夠“得體”地表達自己的意見,所以,她會讓自己永遠記得保持溫柔,笑看外界的任何質疑、批評和不解,雖然這樣完美的“滴水不漏”會給人以矯揉造作之感,但是,林志玲會以“自嘲”的方式來顯露她的真誠,讓你覺得,所有面面俱到的言談舉止都是基於她的教養和誠心所致,並非是刻意在表演。採訪時,林志玲會不時以“志玲姐姐”來笑稱自己,臉上挂著那種會意的頑皮,一副完全知道大家稱“志玲姐姐”時是什麼表情和心態的樣子,問她是否很樂意為自己的新作品——電影《北京·紐約》演唱主題曲時,她坦然地稱擔心自己的娃娃音恐怕隻能唱兒歌和催眠曲。

  大牌明星通常難以採訪,因為他們身邊的工作人員會為之筑起高高壁壘:“這個不許提、那個不許問。”不過,在林志玲這邊,除了時間卡得緊外,問題上則沒有任何限制,她會對所有問題都傾心而聽。但是,志玲姐姐會不著痕跡地暗暗化掉你的內力,讓你的所謂一些敏感問題來有影、卻去無蹤,難怪志玲姐姐會溫柔地強調:“溫柔也是一種力量”。

  能夠始終保持一份趨於極致的優雅,林志玲歸功於自己始終抱著感恩的心情,“我何德何能會有現在這一切?隻能感謝老天的賜予,我不覺得自己比別人優秀,只是比別人幸運,就像我從沒想到今天能看到你們,而你們還聽我說話。就算是將來我不出名了,大家都不認得我了,我也不會失落,因為我曾經被大家喜歡過。”

  其實,林志玲的內心也帶有“強硬”的一面,她此次來京是為3月6日上映的《北京·紐約》做宣傳,片中林志玲扮演的角色與兩個男人發生感情糾葛,而現實中的林志玲對於愛情可是眼睛裡揉不得沙子:“愛和歸屬感不是男人給的,是自己爭取來的,我的心裡隻能有一個人。”文/本報記者 張嘉

(責編:易瀟、許心怡)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