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
□孟祥海
在我國漫長的封建統治中,婦女無資格參加科舉考試,自然也就沒有“女狀元”之說。直到1853年春,太平軍攻克南京后,推行男營女營制度,稱男館女館。不久,洪秀全頒布詔書,開甲取士,同時打破常規,增加“女科”,要求女館中凡識字女人都去應試,這在中國歷史上是破天荒的。結果,南京女子傅善祥,一舉奪魁,成為太平天國時期的女狀元,也是我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狀元。
其實,“女狀元”一詞早已有之。五代十國時期,蜀國邛州有一司戶參軍,名叫黃崇嘏,當時邛州刺史周庠見其風採英俊,辦事干練,才貌出眾,就打算把女兒嫁給他。正當周庠等候黃崇嘏遣媒送聘的時候,黃崇嘏卻送來一封辭職求隱的信,並附了一首詩,其中后四句是“立身卓爾青鬆操,挺身鏗然白璧姿。慕府若容為坦腹,願天速變作男兒。”
周庠覽詩之后,大吃一驚,方知黃崇嘏是個女子。急忙召見,仔細詢問,才得知黃崇嘏為黃使君之女,自幼父母雙亡,成年后女扮男裝,四處游歷。周庠“益嘉其貞節”,就順從了她的意願,贈送了一筆生活費,讓她辭官回鄉,此后她與一老嫗一起生活,守貧而終。
關於黃崇嘏身世,又有其曾代兄考中狀元一說,故其素有“女狀元”之美稱。金元雜劇《春桃記》、明代徐渭雜劇《女狀元辭凰得鳳》,均記黃崇嘏中狀元之事,她也算是黃梅戲《女駙馬》之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