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媒體聯播

漢代疏勒城所在位置初步確定 曾見証東漢抗擊匈奴

孫亭文

2015年03月20日08:28    來源:中國新聞網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新疆初步確定漢代疏勒城所在位置

  中一座曾見証過中國古代東漢將領耿恭抗擊匈奴的疏勒城,被考古學家初步確定位於新疆東北部的奇台縣半截溝鎮。

  奇台縣歷史積澱深厚,漢代屬西域都護府,是古絲綢之路北道上的交通樞紐和重要商埠,曾與哈密、烏魯木齊、伊犁齊名,並稱新疆四大商業都會,有“金奇台”、“旱碼頭”之美譽。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館員田小紅19日稱,2014年9月至10月間,考古學家對奇台縣半截溝鎮一座被當地人稱作“石城子”的地方進行考古發掘。是次考古是在傳統考古學方法的基礎上結合航拍、RTK測量等科技手段對石城子有重點的進行清理發掘。

  田小紅表示,通過考古調查和發掘發現,“石城子”古城遺址城東和城南臨深澗,城外建環壕,據以天險,易守難攻,軍事色彩濃厚,對外防御功能很強。而且依山通交河古城,戰略意義重大,應該是耿恭選擇抵御匈奴的理想之處。

  “澗底蜿蜒流淌的麻溝河更與《后漢書》中記載的‘恭以疏勒城旁有澗水可固’相互印証。”田小紅說。

  在發掘中,考古專家還發現城內依托北面和西面城牆建了一個子城,城東、城南臨深澗,城外環繞壕溝,這種邊城形制與漢文帝智囊人物晁錯倡議的“復為一城,其內城間百五十步”十分相符,軍事防御功能十分明顯。

  考古專家稱,通過史料和考古挖掘出的遺跡遺物,初步証實奇台縣半截溝鎮麻溝梁村東北的石城子就是《后漢書·耿弇列傳》中記載的漢代疏勒城。

  公元75年,漢代高級將領耿恭在疏勒城被兩萬多匈奴大軍圍困,內無糧草、外無援兵,但仍堅守,后來隻得煮鎧甲弓弩上,以這些鎧甲弓弩上的筋革為食。而耿恭與尚存的26名兵士一直堅守到救兵前來,才“且戰且行”撤離疏勒城。

  疏勒城遺址為不甚規則的長方形,東西長約260米、南北長約380米,面積約80000平方米。

  據悉,今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還將在這裡進行進一步的考古發掘,以期有更多的收獲。(完)

(責編:易瀟、許心怡)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