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翠華山的西峰頂上,兩位隱士在習拳健身 本報記者 陳團結 攝
近日,華商報報道的放棄百萬年薪隱居終南山的廣東男子劉景崇又讓人們關注起終南山。“隱士”似乎成了終南山最大的文化符號,然而,它只是我們眼前這座山的一角。《道德經》、張載的關學出自終南山。這裡還是老子修行之地、鳩摩羅什譯經之所、財神趙公明故裡。佛教五大宗派祖庭在終南山。
對普通讀者而言,盡管終日面對終南山這座傳統文化博物館,其實我們對其了解甚少。
隱士大熱,終南山多元文化聚集
2012年之前,陝西人民出版社編輯梁彩虹對終南山的了解也和大多數人一樣,除了中國南北氣候分界線這個地理學概念外,對終南山文化的了解也止於終南隱士,尤其是近幾年來,媒體對終南隱士的報道越來越多,隱士幾乎成了終南山唯一的文化符號。梁彩虹女士昨日對華商報記者說,“以前若有人跟我說終南山是世界級文化名山,我定會半信半疑。西北大學李利安教授向我介紹終南山文化的多元性,我才了解到終南山文化的博大精深。”
精神家園《道德經》誕生於此
兩年前,梁彩虹邀請李利安主編“終南山文化叢書”。日前,該套叢書終於面世,然而,對博大精深的終南山文化來說,這僅僅是一個開始。
近日,李利安從多個角度為記者介紹了終南山文化。廣義上的終南山指從甘肅到河南的整個秦嶺山脈,狹義上指從周至太白山到藍田玉山之間的秦嶺北麓。終南山文化就散布在這遼闊雄偉的山脈之中。
李利安指出,為全世界所矚目的中國道教核心經典《道德經》就誕生在終南山樓觀台,因而,終南山自古為仙人修道的聖地。正因為如此,終南山成為中國道家和道教思想的發源地,樓觀台成為道教的總祖庭,名揚天下的八仙大部分在終南山修道,包括鐵拐李、漢鐘離、呂洞賓、韓湘子、何仙姑、藍採和等。全真教祖師王重陽長期在終南山修道,創立了流傳至今的全真教。
從儒家來說,宋代的張載在終南山麓聚徒倡儒,其理論體系被稱為“關學”,成為一代理學大師。
問道終南打開“傳統文化博物館”
終南山佛寺古剎最多,西北大學佛教研究所博士李永斌先生介紹,千百年來,無數高僧大德在終南山譯經弘法,代表般若智慧的《心經》《金剛經》《維摩經》等都是在終南山下翻譯出來的。
在終南山中有隋文帝敕建珍藏佛舍利的法王塔、白居易撰寫《長恨歌》的仙游寺,唐玄奘翻譯中國最流行的佛教經典《心經》、唐太宗長期居住的皇家宮殿翠微宮。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王維這首《終南別業》寫的就是他在終南山輞川“別墅區”居住的時光。這裡還是“壽比南山”等成語典故的發生地。
多年來,李利安在多個場合為終南山文化正名,他認為,終南山是一個人文資源極其豐厚的文化聖山。“終南山是歷史獻給中華民族的文化寶藏,堪稱中國天然的傳統文化博物館。”李利安說。他認為,對中華民族乃至整個東方世界來講,終南山有巨大的精神感召力,因為它是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三大支柱的儒、釋、道的共同聖地。
“在當今傳統文化復興的大背景下,人們都在從歷史中追尋能夠為今所用的資源,終南山這樣具有厚重歷史積澱的名山卻被我們長期漠視。重塑終南山世界文化名山地位,可以從根本上改變西安旅游資源的結構,打造出‘游古都,朝聖山’的旅游新格局。”李利安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