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中國文學在日本長期沉寂
剛剛獲得2014年卡夫卡文學獎的中國著名作家閻連科,近日憑《受活》又獲得由日本讀者評選的twitter文學獎,這也是亞洲作家首次獲得該獎項。談及獲獎,閻連科坦言沒想到《受活》在日本賣得如此好。他認為這一方面可能和獲卡夫卡獎有關,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為作品中的想象力,“日本小說更日常化,也更人本化,想象力不太會像《受活》這麼飛揚吧。” 鄭州晚報記者 尚新嬌
創造了中國作家作品在日銷售奇跡
《受活》是閻連科本人的代表作品之一,迄今已翻譯(或正在翻譯)成18種語言。該書(日文版翻譯《愉樂》)於去年底上市,首印8000冊銷售一空,四個月之內再版三次,創造了中國作家作品在日銷售的奇跡。
Twitter文學獎是民間發起的文學獎,今年是第五屆。在評獎規則方面,作家和文學評論家不能參加投票,投票的都是文學愛好者,通常情況是發起人發出“今年最有意義的小說是哪一部?”的倡議,讀者在twitter上推了,就是一票。該文學獎每年頒發給一位日本作家和一位海外作家。此前獲得過該獎項的作家有美國作家、普利策獎獲得者胡諾特·迪亞斯,法國作家、龔古爾獎獲得者勞倫·比內等。
“在日本文學翻譯界一般矚目的都是歐美作家,亞洲作家首次獲得該獎項是一件劃時代的事情。”《受活》日文版翻譯谷川毅說。憑借這部小說,谷川毅也入圍了日本文學年度翻譯大獎。
據日本國立東北大學教師、詩人田原介紹:“中國文學在日本還是相對邊緣的。”中國文學翻譯成日文的並不是太多,以前有魯迅,后來就是莫言、殘雪、閻連科、賈平凹和余華等。大部分中國作家小說在日出版之后就銷聲匿跡,這次《受活》的上市打破了一貫的沉寂。《受活》上市當月,日本最具影響力的幾家報紙《朝日新聞》《讀賣新聞》等均刊發書評。不少評論認為,除了與當下中國現實的連接,閻連科小說的結構和虛構能力,以及語言都具有創造性。
中日文學“逆差”由來已久
閻連科表示,自己大概在一周前得到獲獎消息。閻連科對得獎本身並沒有特別感受,但定價不菲的《受活》如此暢銷並且不斷再版,讓他著實“很意外”。“說實話,我也不太明白,可能和卡夫卡獎的熱鬧有點關系。再一個,在日本文學裡,我們讀到的小說,都更日常化,也更人本化,想象力不太會像《受活》這麼飛揚吧。還有一點,這是日本文學很少見的講故事的方法、結構。當然小說和中國的現實(的聯系)、對人物的把握,可能至少也達到了預期的水准。”
談到中日兩國文學交流上的“逆差”,閻連科認為由來已久。“這是從1930年開始的。我們很多作家都受過日本作家影響。直到今天,日本的年輕作家,包括中年的村上春樹,(作品)都在中國銷得很好。中國文學在日本相對受冷遇一點,除了1930年的魯迅和之后莫言的《紅高粱》。”
《受活》絕對是正能量!
記者採訪了作家張宇,張宇說:“《受活》這本書很有力量,能在日本連印三次,這是大奇跡。過去,中國買日本的書比較多,日本作家中的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村上春樹對中國讀者一直很有影響。現在閻連科的書能進軍日本,讓日本讀者買中國作家的書,使中國文學在日本盛行,提高中國文化在國外的影響力,這是好事,絕對是正能量。”
省文學院院長何弘認為:“閻連科作為河南籍作家,繼獲卡夫卡獎之后,又獲得日本推特文學獎,是個好事。說明他在西方的認可度更加廣泛,也証明了河南作家的實力。同時,閻連科包括莫言在內,這種更極致、更具想象力的寫法,更被西方讀者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