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媒體聯播

北京城最早的天壇建於元代 位於現祈年殿的位置

2015年06月04日13:47    來源:北京晚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北京城最早的天壇建於元代 位於現祈年殿的位置

  明清北京壇廟分布圖

  老北京快板數來寶說到北京時常用這麼一句台詞:“九壇八廟頤和園,東四西單鼓樓前……”﹔老北京俗話也有“內九外七皇城四,九壇八廟一口鐘……”﹔其實,“九壇八廟”這種民間流傳的說法並不確切。嚴格地說,明清時期的北京壇廟應該是“七廟十一壇”……

  “九壇八廟”的說法是怎麼來的?

  中國是禮儀之邦,壇廟是禮儀的重要載體,它們體現了古代天人合一、數象合一、美善合一的宇宙觀、倫理觀和審美觀,是中華民族獨一無二的一種文化現象。中國人自古就有一種數字情結,對各種數字都賦予了特殊的涵義,尤其對九、八、五這三個數特別重視。九是純陽之極,最極致,五是數列之中,最尊貴,所以皇帝為九五之尊﹔八是方位之界,最廣大,所以飯館有八大樓,綢緞有八大祥,點心有八大件,妓院有八大胡同等等。用這三個數表示皇都的禮制建筑,彰顯出了它們地位的尊貴。

  壇和廟最早並不是宗教建筑,它們的起源遠早於宗教,后世的宗教只是借用了古時壇廟的名稱,如佛教的戒壇,道教的醮壇,藏傳佛教的壇城,有些宗教的廟宇也稱為廟。

  作為禮制建筑,“壇和廟”有嚴格的制度,隻為皇宮服務,絕不對公眾開放﹔宗教的壇廟制度不太嚴格,都對公眾開放。禮制壇廟分為大祀、中祀、群祀三級,屬於皇家祭祀的隻有大、中兩級。壇大多數是露天的磚石台,少數是“壇而屋之”,即在殿宇內設石壇。明清北京的壇廟幾經變化,至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祈年殿完成,延續到1911年,共有大祀級壇四所,它們是天壇(祭祀時稱圜丘或圓丘)、地壇(祭祀時稱方澤)、社稷壇、祈谷壇(祈年殿內),中祀級七所,它們是先農壇、太歲壇(太歲殿內)、天神壇、地祇壇、朝日壇、夕月壇、先蠶壇﹔共有大祀級廟三所,它們是太廟、孔廟、歷代帝王廟,中祀級廟四所,它們是時應宮(祭龍王、雨神)、宣仁廟(祭風神)、昭顯廟(祭雷神)、凝和廟(祭雲神)。如此算來,應該是七廟十一壇。如果加上明代建造過的六壇,即天地壇(永樂十八年建,嘉靖九年廢)、山川壇(永樂十八年建,嘉靖九年廢)、崇雩壇(嘉靖十一年建,清乾隆十二年廢)、安定門外先蠶壇(嘉靖九年建、次年廢)、西苑先蠶壇(嘉靖十年建,四十二年廢)、帝社稷壇(又名土谷壇,嘉靖十年建,隆慶元年廢)共計建了十七壇。

  七廟為何都是向北拜祭?

  古代壇廟形式配置都有規矩。一是祭拜的方向。七廟都是神位在北,向北拜祭,所以主殿坐北朝南。壇的方位和祭拜對象的陰陽屬性有關,屬陰的有方澤、社稷、地祇、夕月四壇,以陰(南)為上,神位在南,正門在北。其他七壇,以陽(北)為上,神位在北,正門在南。

  二是尺寸形式。凡是屬陽的,都用奇數,如圜丘上、中、下三層的直徑分別為9、15、21丈,天神壇每面5丈﹔屬陰的用偶數,如方澤壇二層下層邊長10.6丈,上層6丈,地祇壇長10丈、寬6丈。屋頂形式,祈年殿象征天圓,至高無上,以藍色象征天,是諸壇廟中的一個特例。三層檐象征至尊(宮殿和禮制建筑最多二重檐)。此外,大祀級的廟用重檐黃琉璃瓦廡殿頂(四坡五脊),制比皇宮﹔中祀級的廟降為單檐綠琉璃瓦歇山頂(四坡兩山九脊),制比諸王。

  三是色彩象征。天壇以藍色象征青天,地壇以黃色象征大地,日壇以綠色象征東方甲乙木,月壇以白色象征西方庚辛金,社稷壇以五色象征五方國土﹔太歲殿的黑瓦是延續明代祭祀建筑都用黑瓦的通制,因為明成祖朱棣以玄武大帝為護佑神,玄武在北方,北方為壬癸水,黑色。

  四是配置成套。所有壇廟都配置有神庫(存放祭具)、神廚(制作牛羊等犧牲)、神版庫(平時供奉神位)、犧牲所(又名宰牲亭,屠宰犧牲)、井亭(洗滌犧牲),此外還有燔柴爐、焚帛爐等。這些配套設施一般都用低等級的建筑形式,但也有的與祀級一致,等級較高。

  北京城最早的天壇建於元代?

  中國祭祀天地起源很早,考古遺址中曾發現過原始祭壇,后代史籍也有皇帝祭祀天地的記載。西周以后定制,《周禮》、《禮記》中記載有冬至日祭天,夏至日祭地,天神叫做昊天上帝,祭祀場所叫做圜丘(也叫圓丘,圜、圓同義),地神叫做皇地祇,祭祀的場所叫做方丘也叫方澤。不過那時的“丘”不是人工筑造的,《爾雅·釋丘》說:“非人為之丘”。當時祭祀是在脽上“掃地為壇”,脽的本義是臀部,借用為隆起的地形,也就是說當時祭祀天地都是打掃出一塊高地進行。祭祀的地點也不固定在國都。漢武帝元鼎元年(公元前112年)在距離長安二百多裡的甘泉宮建泰一祠紫壇祭天﹔元狩二年(前121年)在汾陰脽上(汾河匯入黃河處)立后土祠祭地,祠后建方台,為“皇帝掃地為壇”處。直到成帝二年(前31年)才決定把這兩處祠壇遷至首都長安的南、北郊,以后各代成為定制。不過那時仍不是磚石台體,以后各代至隋唐長安南郊的圜丘還都是夯土筑造。這座圜丘在1994年被發掘出來,通高約8米,圓形四層,下層徑約52.8米,二層約40.5米,三層約28.4米,頂層約20米,設十二陛階通向各層。與清代北京天壇相比,上層直徑完全一致,其余各層現狀尺寸和文獻記載不完全一致,是后代不斷修繕的結果。壇外抹白灰面,形象朴素。

  漢武帝圜丘(紫壇)底層八邊,唐代十二階,北齊改為四階,都有象征意義。古人由天象觀察,木星(太歲)十二年運行一周,一年十二月,一天十二時﹔八象征“八方通宣”﹔四象征一年四季。

  元代進行了重大改革,第一次用了天壇、地壇的名稱,第一次規定天壇為三層四階,第一次用磚石筑壇。元大都的天壇在麗正門外東南7裡,現在祈年殿的位置。

  明初建都南京,依古制在南郊建天壇,北郊建地壇。但是到了洪武十年(1377年),朱元璋突發奇想,認為自己是天子,天是父,地是母,父母豈能分居,於是創立了天地同壇合祭之制。壇名天地壇,壇上覆殿,名大祀殿。它的形象見於明正德年間《金陵古今圖考》中,是一座每面7.8丈(約25米),面闊三間,呈“九宮”分隔的方形重檐大殿。明間3丈,陽數象天﹔次間2.4丈,陰數象地﹔總長7.8丈是陰陽合數。

  永樂十八年(1420年)定都北京,一切規制仿照南京。毀去元大都天壇,在其址建大祀殿。它的形象見於《大明會典》中,不過屋頂變成單檐,可能是刻圖時經過簡化。這種天地合祭、陰陽合一的形制,以前沒有,以后也沒有,空前絕后。

  地壇為什麼向西偏約2°?

  明嘉靖九年(1530年)對北京禮制建筑進行了大調整。在大祀殿以南新建天壇祭天﹔北郊新建地壇祭地。原來的大祀殿改為祈谷壇,同時兼祭祖先,至嘉靖十七年拆去,嘉靖二十年改建成為大享殿祈谷壇。這時的圜丘通體為藍琉璃包砌,大享殿屋頂下檐綠色,中檐黃色,上檐藍色。由於此殿當時也作為明堂祭祖祈谷,其禮制稱為“大享”,故以為殿名。宋代明堂依古制為八窗八柱,間用青、黃、綠三色,明代大享殿三色屋頂即沿用宋制。清乾隆十四年又改造天壇,擴大了圜丘,規定了嚴格的陽數構造尺寸,台體全部改造為艾葉青石,漢白玉欄杆。乾隆十五至十八年將大享殿改名祈年殿,屋頂全部改為藍色。從此定型成為今天“天壇”的標准形象。不過中間還有一個插曲,光緒十五年(1889年)祈年殿遭雷擊,全部燒毀,次年修復,不過用料和工藝已不如乾隆時期,比例也有少許改變。

  新建的地壇尺寸數字都用偶(陰)數。它的入口朝西,有一條“神路”通向安定門外大街,名廣厚街。街口有一座三間牌樓,是北京城街口最大的牌樓,20世紀中期拆除,1990年在原址恢復。地壇和與它同時建造的日壇和月壇,它們的方向和明初各壇的不太一致,都有一個向西偏約2°的角度。這是因為嘉靖皇帝迷信道教,道教設壇以北斗星為准,也就是地、日、月壇都是以正北(北極星)定位,而早期各壇都是用羅盤(磁針)定位,這個偏角就是正北和磁北的夾角。

(責編:易瀟、許心怡)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