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媒體聯播

央視"與全世界做生意"將播 總導演:全片沒有商業植入

2015年05月21日08:17    來源:新京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看這些小人物,怎麼《與全世界做生意》

  央視紀錄頻道在微博上分享了岩井俊二執導的動畫短片《TOWN WORKERS》,普通人的夢想,你是否關注過?

  一個十平方米的鋪位,售價800萬,隻差12個國家這裡的商品就可覆蓋全球,這就是發生在義烏的故事。

  在超市打零工的女孩、上門取包裹的快遞員、小商品市場裡的攤主……你是否關心過他們的夢想?可能他們中有人想做個棒球手,有人想開間小店,也有人想的是能和全世界做生意。生意有大小,夢想無大小,正如片中一位故事人物所言:“人必須得先做夢啊,沒有夢老天爺怎麼知道你想干什麼,你要去哪兒?”遍尋世界6大洲12個國家,深入中國近40個市縣,紀實拍攝120多個普通中國人與世界各國做生意的故事,記錄那些被生意改變的生活和生命,這就是央視紀錄頻道即將於下周一(5月25日)20點開播的紀錄片《與全世界做生意》。

  核心

  從普通人角度看中國經濟

  《與全世界做生意》是由央視紀錄頻道精英團隊制作,團隊主創曾制作過紀錄片《大國崛起》、《公司的力量》、《舌尖上的中國》等。音樂人小柯為本片創作主題音樂,這也是小柯首次為紀錄片作曲。該片共7集,每集50分鐘。“當下,中國最活躍的就是經濟生活,是和世界的交流。本片就是通過經濟這個角度去看社會變化、去看中國和世界的交流。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是中國這三十多年來,最值得稱道、最應感自豪,當然也是最應該拍攝和記錄的部分,伴隨著一切的,是中國和世界越來越緊密的關系。”該片總導演、央視紀錄頻道副總監周艷說。

  生意是一種語言,貿易是一種文化。今天,任何地區的任何商品都可能成為全球生意的主題,各種貨物在繞地球高速飛行。這是已經發生的歷史,更是正在發生的現實。制片人張旭表示,在拍攝時自己特別想看一看,一樁樁生意背后,中國人過著怎樣的生活,有著怎樣的喜怒哀樂,“他們眼中的世界是怎樣的?世界通過他們所認識的中國又是怎樣的?”

  故事

  我們的生活裡藏著“訂單”

  廣闊的美國草原上一位倔強的“中國老男人”,剛剛在談笑間贏得了與美國人的商業談判,正溫柔地朗誦著青春年少時創作的詩歌:“地平線延伸到心靈的深處,英俊的牧人揮舞著皮鞭……”﹔在意大利二十多年的林潔,每年接待一萬多名來自中國的游客,生意雖然經營得不錯,但她從未踏入當地小鎮附近的墓地,因為她始終在糾結葉落歸根的事。

  以上的一個個人物故事,就是本片所講述的生意,看上去甚至像是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如果從生活的角度看,誰又不懂生意呢?懂生活就該懂生意”,周艷坦言,“本片也是如此,它不是財富故事會,也不是生意經,而是講做生意這件事本身改變了中國人和世界。我們更多地聚焦於生意背后的普通中國人,希望通過刻畫這些人物,展現他們的快樂與憂傷,塑造一個商業社會眾生相,記錄那些被生意改變了的生活和生命。”

  究竟什麼是生意?正如中國傳媒大學藝術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現代傳播》主編、中國高校影視學會會長胡智鋒看片后認為:“看片之前,我以為一部關於生意的片子無非是,訂單!訂單!訂單!但看過后我發現,這部片子真正講述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理解。正是這些小人物,向這個世界展現出最有活力的中國文化、中國人情味,以及很多生意之外的中國情懷。”

  細節

  外商有鄉愁手藝人有底線

  片中,在汽車之城都靈,被員工認為急性子的中國老板說他其實並不喜歡快,他甚至很奇怪自己竟從24歲起就開始長白頭發了,說著他緩緩地給自己斟了一杯茶﹔江蘇泰州的百年木雕世家,技藝高超的師傅,接到了意外的訂單要求,他一把扔掉正在打磨雕像的工具,怒吼道:“沒這個做法!手藝人是有底線的!”﹔在威尼斯的聖馬可廣場一角,離家多年的中國店鋪老板,無數遍看著一部周星馳的老片,他說,“這部片子可是普通話的配音哦!”

  這些細節的呈現,盡管只是生意和生活的一個切面,卻是片中主人公生活最真實的寫照,“本片紀實的比例較大,但並不是對一個人物或商業事件從頭到尾的記錄,而是選取某個人生意或生活的一個片段切入。我們不追求完整和全面,隻想切入一個正在發生的側面,但這個側面所折射出的一定是真實而滾燙的生活。”談到本片的敘事結構時,周艷這樣說。

  視覺

  同期聲配“毛茸茸”剪輯

  全片拍攝的都是正在發生的故事,鏡頭語言採取現在進行時,編導們也盡可能地用影像和聲音來實現紀實效果。在制片人張旭看來,紀實,是開始構思節目時就定下來的風格。“我們不選最完美的鏡頭,而是選最真實的鏡頭,讓它盡量保持原汁原味,甚至是‘毛茸茸’的原生態。” 執行總導演張銘歡談到:“尤其是在一些極富戲劇性的事件發生時,你會發現鏡頭有晃動,不夠平穩,但卻真實表現了人物鮮活的狀態和情緒。我們也有意識地保留了這些‘毛邊’。”

  現場聲和同期聲的大量使用,也是本片的重要特征。另一方面,本片也對各地繁華的國際都市、廣袤的蒙古草原、風情萬種的中東、色彩艷麗的非洲村落、邊境小鎮等等都有極致專業的全景展現。

  看點預告

  1 九十名埃塞俄比亞年輕人正在中國接受專業技術培訓,一年后,他們將帶走的,不僅是中國企業強悍的軍事化管理,還有一口喜感十足的漢語,幾招有模有樣的太極拳,可能還有對中國菜的無限懷念。

  2 全世界機車愛好者的偶像保羅正在絞盡腦汁地設計一款“中國龍概念車”,交車的日子迫在眉睫,雙方關於龍的形象卻還在反復磨合。

  3 紐約時裝周,充溢著青春和夢想,中國超模劉雯和更年輕的一代正一步步踏入國際主流時尚圈,這裡是藝術和創造的舞台,更是對“美”的定價爭奪。

  4 雲南,亞洲最大的鮮花拍賣市場裡,鮮花在與時間賽跑,但孕育鮮花卻需要時間的汗水。如何把握時間的快與慢?中國的花農和世界上最會做生意的荷蘭老板,共同分享了這個秘密。

  5 為了經營出一條打破國家壁壘、經中亞直抵歐洲的“渝新歐”大通道,一群年輕的國際鐵路協調人,決心開辟出嶄新的貿易速度,他們是如何完成這個看似不可能的任務的?

  像這樣中外交融的事例每天都在發生,經濟繁榮的景象,注定是由那些生機勃勃的生意匯聚的。“生意”讓中國與世界前所未有地普遍鏈接起來,並且開始更加縱深地溝通。執行總導演張銘歡說:“在生意的一進一出中,中國與世界親密溝通、無限交融。這也是本片想表達的核心。”

  本片並不是一部“生意經”,而是將關注的重點放在了生意背后的“人”,全片由30多個正在發生的中國與世界之間的商業故事組成,七集主題涉及中國制造、在世界各地做生意的中國人、中國傳統老生意、拼搶時間的各類和速度有關的生意、創意產業等等領域。其中,第三集《買賣不死》中講述了江蘇泰州的百年木雕世家、上海外灘的老裁縫店、玉石交易、景德鎮瓷器等自古流傳下的古老買賣﹔第五集《大生意》則將視線對准在國際舞台上活躍的各類中國生意人,比如遍及全世界的義烏小商品、多哈新港工程修建以及在電子商務平台上處理各國交易的小商人。記者分別採訪了總導演、第三集、第五集分集導演,試圖還原記錄團隊當初“如何選人、如何找人”背后的故事。

  總導演周艷:全片沒有商業植入

  新京報:片中主人公和他們所從事的“生意”是按照什麼標准選擇的?

  周艷:首先標准希望可以做到行業豐富。每個人物的選擇也符合各集主題,從大眾喜歡的角度看經濟生活。在選故事上也很糾結,又想解密,又怕離得太遠。有的生意又太熟悉,比如我們講“速度”肯定要選一個快遞來拍,但不想拍老總,而是拍每天打拼的人,還拍了一個小快遞員。他最后說,每個人都有夢想,我的夢想就是當個網店小老板,因為我收快件的時候發現有的網店貨單都是發往美國,感覺是大公司,去了一看就是兩三台電腦,那我也能做。

  新京報:所選取的生意人並沒有特別尖端領域的,大多數還是離我們生活比較近的,這是有意的嗎?

  周艷:對,我們沒有挑選特別復雜的生意,而是用最簡化,最簡單的信息告訴大家經濟是什麼。片子裡面沒有金融界的故事,因為我們不能天天在股票交易所裡拍,而且金融領域是內行人很好理解,但不明白的人要花很多筆墨,而且很枯燥。片子裡也沒有大型企業、海外並購這些內容,因為片子最初定位就是偏紀實的,其中幾乎沒有回溯歷史,沒有說你的第一桶金哪裡來,不會用口述形式回溯歷史,所有展現的內容都是要能拍到的。

  新京報:本片拍攝中最大的挑戰是把“經濟”這個概念講清楚嗎?

  周艷:最大的難點是處理生意和生活的關系。很多人看了片子之后說,這個片子和我想象得不一樣,如果想看怎麼賺錢、財富故事會,哪門生意怎麼做最后賺到錢了,那不是我們做的,我們還是希望記錄被生意改變的生活。

  我們的導演組成員最開始說,經濟的事不懂。但我們每天睜眼就在經濟生活中,用什麼打車軟件,喝什麼牌子的咖啡。所以要把經濟當做生活來拍攝,讓更多不懂經濟的人有共鳴。這在拍攝中很難處理,畢竟拍的是個生意,要花一部分篇幅去講生意。比如說要是美食就沒有障礙,也不用鋪墊,但生意總要提供基本信息,我們國際上什麼地位,怎麼操作的,交代那些信息在這麼短篇幅有難度。

  新京報:片中出現的主人公都讓人印象很深,會有不少觀眾看完這個片子感覺“故事性大過經濟”,你在片中最想表達的是什麼?

  周艷:商業中有一些價值是我們想表達的,它要求我們是獨立的個體、自由的環境,而自由、平等、獨立,這些詞匯都是和商業聯系的。商業必須妥協、互利,充滿包容和學習,這些都很有意思。片中的主人公不同程度都在接受世界商業的規則,可能他們的出發點只是想賺錢,但慢慢會感受到這些規則對他們的影響。

  新京報:你覺得中國人能和全世界做生意的“秘籍”是什麼?

  周艷:我們有一集說的是中國人去埃塞俄比亞開鞋廠,世界超過50%的鞋都是中國人生產的。在當地招工,有很多國際公司競標,但中國人善於和當地人搞關系,會把工程的食品供應給當地人,實際上是給當地人創立了更多的工作機會,這就是中國人擅長的關系。中國人能在非洲呆下來不是沒有道理的,在這賺錢是要給當地人利益。

  新京報:片中也出現了一些品牌的名稱,有商家植入嗎?

  周艷:沒有植入。我們從開始就小心處理了這一點,因為片中不可避免會涉及企業品牌,在國外這種紀錄片也完全回避不了,比如《黑咖啡》一集都講某個咖啡品牌,法國拍的《香水》裡面也有大量品牌。我們最早定下的就是不需要企業投入,這樣自己的表達不受他們干擾。比如我們拍快遞,他們實際是不讓拍的,但我們講“速度”一定要有一個快遞,那就選最大的,最終所選的快遞公司也確實在做國際化,但他們說不需要做宣傳,一直不同意。后來在一個國際快遞行業會議上,導演直接去會場找了他們,這才同意。

  主人公怎麼找

  裁縫動作感動導演

  我印象最深的主人公是定制西裝故事中的紅幫裁縫陳家寧。你不用聽他說一句話,隻要看他的動作,看他抽出一匹布料從容地展開、整理,每一個動作,都極其專注、認真、篤定而又充滿美感。在拍攝這一段的時候,旁觀的我完全被深深打動,肅然起敬。這是一個真正的職人,終其一生、磨煉技能。在他的身上,你可以看到傳統和堅守的內在力量。陳家寧曾是一個熱愛音響、熱愛搖滾、熱愛攝影的年輕人,當他真正進入這個職業的時候,他可以放棄所有的業余愛好,隻做這一件事,正如他所說,“當我們一投入進來,就打算付出自己的一生。”

  我最初是通過雜志上的一篇文章《生於紅幫 不止於紅幫》了解到陳家寧父子和他們的裁縫店的。其實這是我這集五個故事裡唯一對我來說完全不在預料的一個。當時我們的總導演周艷給我推薦了這篇文章,我一看,馬上就覺得陳家寧和他的兒子給人的感覺非常好,非常適合。他們父子之間的微妙關系,他們觀念的不同,又是在上海這樣一個風雲際會、中外文化碰撞的地方,這些諸多的元素,都非常能夠代表我們片子新舊交替、傳統和現代的主題。在后續的調研和拍攝中,也非常難得,陳家寧和他的兒子都對我敞開心扉地說了很多肺腑之言,所以最后的故事感覺是非常真實的。

  口述:楊曉清(第三集《買賣不死》導演)

  千萬富翁全年無休

  給我印象最深的其實是義烏故事的主人公吳福斌的妻子,因為她說出了很多我之前沒有想到的事。當時我們正在拍他們一家人吃晚飯,結果他妻子突然情緒爆發,說起自己一個人做生意,連丈夫的面都很少見到,家裡每個人都很辛苦﹔整個義烏的人生活節奏都太快了,幾乎沒有生活。

  當時尋找人物的時候有一個大方向,希望找做小生意的主人公,比如做冰箱貼、聖誕樹這樣的商品,鎖定商品之后再通過商品找人物。當時通過很多不同的途徑,到商貿城去打聽這類商品的店鋪分布區域,通過當地的行業協會了解情況等等,見了十幾個人物,最后選定了吳福斌和他的姐姐。這兩個人物給人感覺有年輕人的朝氣,而且他們身上除了商人的氣質還有很多別的東西。比如,和他們聊天的時候就感覺到他們對自己的生活狀態、生活和生意的關系有一種反思。姐弟倆已經是千萬富翁,但全年無休,不停地說“我們停不下來”,中午就在店鋪吃盒飯,他們的生活就是一邊抱怨太累,一邊說“錢來了也得賺啊”,就是中國人的真實寫照。 (記者 劉瑋  口述:胡珩 第五集《大生意》導演)

(責編:王鶴瑾、許心怡)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