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媒體聯播

拯救“暑期檔”新生代平均年齡34歲(圖)

楊帆

2015年07月21日07:27    來源:華西都市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拯救“暑期檔”新生代平均年齡34

  田曉鵬

  大鵬

  許誠毅

  在好萊塢電影大舉入侵和國產電影整體低迷的2015年 ,許誠毅、大鵬和田曉鵬成了中國電影的“救市英雄”,這三位平均年齡僅 34 歲的年輕人,亦重新改寫了中國影壇的權利榜。

  暑期檔國產片逆襲系列報道

  天時 老牌電影導演“低迷”

  《大聖歸來》的海報上印著一句話:“這是一個需要英雄的時代”,這是對今年暑期檔國產片逆襲的最好解讀。請記住這三個人的名字:許誠毅、大鵬和田曉鵬,他們分別拍出了《捉妖記》《煎餅俠》《大聖歸來》三部叫好又叫座的電影。

  截至20日凌晨,票房累計顯示:《捉妖記》6.65億、《煎餅俠》4.23億、《大聖歸來》4.63億。僅18日一天,960萬觀影人次便貢獻了4.35億票房,創下中國影史最高單日票房紀錄。而上周全國17.68億的單周票房亦大部分為國產片貢獻。

  十余載前,中國影壇百廢待興,張藝謀攜“英雄”呼嘯而來,將國產電影帶入大片時代,陳凱歌也祭出神器“無極”,與老謀子開始“楚漢之爭”,接下來馮小剛“夜宴”群雄,從此三分天下。孰料,姜文以“霸王”自居崛起於亂世,一杆老槍“讓子彈飛”橫掃全國,再加上寧浩、賈樟柯、王小帥、吳宇森、顧長衛等一眾新老“諸侯”,中國影市進入群雄逐鹿之境地。

  但是,花無百日紅,人無千日好,從前兩年開始,諸位影壇“梟雄”戰績讓人著實汗顏。今年年初,姜文四年磨一劍的《一步之遙》上映53天,票房僅勉強突破5億﹔在此之前,吳宇森率眾星打造的《太平輪》隻收獲2億票房﹔而張藝謀、陳凱歌等昔日大佬的作品不僅口碑跌入低谷,而且票房也差強人意。

  正所謂時勢造英雄。雖然上半年中國200億電影票房中,半數以上被好萊塢電影拿下,但最近這一周,厚積薄發的國產電影終於在困境中突圍。《大聖歸來》最先發力,被稱為“國產動漫良心之作”的這部電影,無論是故事改編還是3D動畫特效,都得到近乎完美的評價﹔《捉妖記》則填補了國產真人動畫的空白,開啟了中國電影工業化的序幕﹔《煎餅俠》也似乎成了國產喜劇的新高峰,該片除了主打的爆笑劇情外,電影中對於小人物執著奮斗的刻畫更是成為關注的焦點。地利 好萊塢的基因“變種”

  “師夷長技以制夷”算是數代中國電影人為之奮斗的一個夢想,電影工業發端於好萊塢,美國電影界制定的行業標准和游戲規則一直影響著中國電影業。在《捉妖記》《煎餅俠》《大聖歸來》之前,很少有國產片能把好萊塢元素學習得如此到位。

  《捉妖記》的導演許誠毅是“怪物史瑞克之父”,歸國拍這部電影前,他是揚名好萊塢的華人動畫大師。作為夢工廠的資深動畫師,他拍攝《捉妖記》時把好萊塢的制作經驗都用上了。“這部影片跟夢工廠很像的地方就是每個情節都事先想好,畫好每個分鏡頭。”

  《煎餅俠》是大鵬向《蜘蛛俠》《蝙蝠俠》《超人》等好萊塢電影致敬之作,煎餅俠的一身行頭,無論是面具、胸牌還是披風都有著著名動漫公司MARVEL旗下“英雄”的影子,而且片尾彩蛋還請出美國老牌打星尚格·雲頓助陣,它的情節也和美國片《包格芬計劃》(《大制騙家》)有幾分類似,該片的好萊塢基因相當純正。

  而《大聖歸來》也和傳統的中國動漫有著明顯區別,其畫風帶有硬式的美國動漫風格。可貴的是,為了避免徹頭徹尾模仿好萊塢,三位導演都在作品裡融入了大量本土元素,每部電影都被刻上了純粹的傳統文化印記,比如《捉妖記》裡的小妖胡巴就脫胎於蒲鬆齡的“萬物有靈且美”的《宅妖》。成功的“變種”換來了讓人驚訝的票房。正如許誠毅所言:“我的初衷就是拍一部中國化的電影。”人和 了解年輕影迷“三觀”

  掏錢買票看電影的觀眾大多都是年輕人。和姜文、張藝謀、陳凱歌、馮小剛、吳宇森等諸多前輩相比,出生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許誠毅、大鵬和田曉鵬更了解同齡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他們喜歡看怎樣的電影,有的放矢,因此拍出的作品更有針對性,也更接地氣。

  《大聖歸來》之所以能從上映前的默默無聞到一夜走紅,社交網絡的口碑營銷功不可沒,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導演精准的定位,田曉鵬說:“這是給全年齡段觀眾看的,國產動畫片並不是代表著‘低幼化’。”

  《煎餅俠》崛起於草根網劇《吊絲男士》,首次做電影導演的大鵬有自己的雄心壯志,要通過這部電影塑造一位草根英雄。《吊絲男士》本來就是某門戶網站的視頻自制節目,開播幾年來積累了大量觀眾,而《煎餅俠》也和這部熱門迷你劇一樣走無厘頭搞笑路線,一位媒體同行告訴華西都市報記者:“《煎餅俠》我基本上從頭笑到尾,幾分鐘就是一個‘包袱’,實在太過癮了。看電影就是為了圖放鬆休閑,國產電影這樣拍路子就走對了!”

  而《捉妖記》片方也大膽啟用井柏然和白百何兩位新星,這樣的搭配組合更能吸引年輕粉絲走進影院。 華西都市報記者楊帆

(責編:易瀟、許心怡)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