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3億
6.38億
這是內地影市注定不平凡的周末,一個又一個紀錄的打破,讓今年的暑期檔成為了歷史的高潮。根據電影票房吧數據,先是7月25日14時《大聖歸來》以6.32億票房,登頂內地影史動畫冠軍,這是自1994年以來,華語動畫首次獲得影史動畫電影冠軍﹔之后,在26日凌晨1點,根據中國電影報數據,上映剛滿10天的《捉妖記》以12.73億的成績,打破2012年《泰囧》12.67億的紀錄,成為國內華語電影冠軍,第二天便會成為第一部票房超過13億的華語電影,因其上映僅僅10天,其后一兩周內並無強片上映,華語電影甚至首次出現了突破3億美元(18.6億人民幣)大關的可能。
■ 業內說
《捉妖記》為何能成為華語片影史冠軍?有可能成為傳說中第一部破3億美元的華語片嗎?
《捉妖記》無疑代表了當下中國電影工業化、規模化、專業化水平。毫無疑問,中國電影要想與好萊塢電影進行面對面抗衡也就是打所謂“陣地戰”,必須要有《捉妖記》這樣規制的大片。畢竟,一味地避讓、退讓不是長久之計,不符合中國電影大國乃至電影強國的身份定位。對於當下中國電影而言,不管白貓黑貓,能夠與好萊塢電影抗衡就是好貓。當然,也是更重要的,則要抓住中國電影結構性調整的有利時機,讓不同類型、不同風格的電影都能找到自身的觀眾群體,都能實現自身的良性循環。如是,中國電影從電影大國到電影強國的道路雖說是“路漫漫其修遠兮”乃至“永遠在路上”,但無論如何前途將會是光明的。
很有可能會破3億美元,因為現在的觀眾還在不斷地被調動和激發,這部影片的爆發力和后勁還是有的。(饒曙光,中國電影家協會秘書長)
國產電影不靠色情、暴力、血腥和低級笑話,而是以本身故事創意和老幼通吃的主題,來覆蓋大量的觀眾群,取得這樣的成績,這才是《捉妖記》更重要的意義所在,也給之后的電影創作指明了方向,最終票房15億應該沒問題。(於超,首都電影院總經理)
《大聖歸來》為何能成為國產動畫片票房冠軍?
中國動畫電影經過多年的創作扶持和市場培育,已經到了一個臨界點上,隨時可能有標志性作品的橫空出世。毫無疑問,《大聖歸來》就是這樣一部應運而生的突破性作品,結束了幼稚的“喜羊羊”模式,代表了中國動畫電影的新水平。確實如此,《大聖歸來》對中國動畫電影的意義和價值並不僅僅是樹立了一個新標杆,更重要的是為中國動畫電影贏得了信心和未來。但無論如何我們不能沉浸在簡單的喜悅中,也不能停留在票房的狂歡中。我們必須看到中國動畫電影(當然也包括《大聖歸來》)在技術層面,想象力以及人物塑造層面、產業鏈層面仍存在著不可忽視的短板。
我們應該從動畫電影的美學本質、文化本質及其觀眾接受角度進一步思考動畫形象的“可愛度”問題。事實上,合家歡無疑是動畫電影贏得更多的觀眾和市場的制勝法寶。而“可愛度”則是合家歡的某種基礎和前提。 (饒曙光,中國電影家協會秘書長)
市場和觀眾觀影習慣的發展帶來了這種爆發,就算沒有《大聖歸來》也會有其他的國產動畫片超越這個紀錄,應該說這部非常用心的作品,剛好趕上一個相對適合的檔期。有很多觀眾反映就算《大聖歸來》細節上不如好萊塢,但還是願意去看看,因為之前觀眾對國產片期待過低,有了現在的品質和票房大家才會更加興奮。(於超,首都電影院總經理)
“妖猴”雙片聯手破紀錄,這樣暑期檔集中爆發的現象是偶然嗎?對未來中國電影創作和當下國內電影市場有什麼啟示?
這是中國電影市場發展中不斷提升和完善的標志,近年中國電影市場確實擴張太快。之前,像《小時代》這樣的影片,依靠所謂粉絲和炒作,取得了高票房,但這只是一種過渡性的現象。經過一段時間的浮躁,無論是《捉妖記》還是《大聖歸來》,都向我們証明電影市場真正認可的是高品質電影。它包括兩個層面,一是他所具有的想象力和親和力,能與年輕觀眾發揮互動,二是在技術層面一定要有高科技的手段來打造,呈現現代電影的優秀品質。這兩部影片創出歷史新高,說明中國電影市場仍然在不斷擴大,能否繼續用高品質影片來佔領這個市場對中國電影來說,還是具有很大的挑戰性。(饒曙光,中國電影家協會秘書長)
從大的角度來說,這是一個非常正常的現象,今年有太多突破紀錄的表現,比如打破當時單日、單周、單月紀錄的春節檔,還有《速度與激情7》上映時的4月打破了當時單月、單片紀錄,4月、5月、6月連續三個月每月都有一部超過10億的片子,這是之前從來沒有的,說明市場的容量和准備已經到了這個水平基礎上,紀錄只是說明取得了一定成效,而不是說就此不再變化。(於超,首都電影院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