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江縣老荔枝林 郭家平 攝
合江縣虎頭鎮的老荔樹
妃子笑
1000多年前,大唐皇妃楊玉環香消玉殞,命喪馬嵬驛,但她和唐玄宗的愛情故事並未隨著時間的流逝被人們漸忘。相傳唐玄宗為了討得楊貴妃的歡心,不惜千裡迢迢,從遙遠的南方為她運來新鮮荔枝,為此,杜牧留下了千年傳誦的古詩“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長安及其附近皆不產荔枝,荔枝必然來自長安以南的地方。這盛產荔枝的南方,不外乎以下幾處:其一,福建﹔其二,兩廣﹔其三,四川。
多年以來,幾乎每個盛產荔枝的地方,都試圖把自己和楊貴妃聯系在一起。那麼,楊貴妃為之一笑傾城的荔枝,它到底來自哪裡?
產地之說
福建?兩廣?四川? 誰才是荔枝“娘家”
8天時間,1500公裡行程,十多人組成的探秘團隊,從古長安(陝西西安)出發,沿著西南方向,重走荔枝古道,隻為溯本正源,尋找楊貴妃喜歡的味道,解開爭論千年的貴妃所食荔枝產地之謎。
唐代詩人白居易曾描繪荔枝的保鮮很困難,採摘后“一日色變,二日香變,三日味變,四五日外香味盡去矣”。這樣說來,荔枝必須在採摘后的幾天內送到。
長安及其附近皆不產荔枝,荔枝必然來自長安以南的地方。這盛產荔枝的南方,大抵不外乎以下幾處:其一,福建﹔其二,兩廣﹔其三,四川。本次探秘活動策劃人、陝西電視台節目制作人史睿介紹了這三種說法。
抽絲剝繭
兩廣福建 距離過遠難成立
史睿介紹,福建說源於宋代,一個叫蔡襄的福建人寫有一部荔枝專著,認為福建所產荔枝天下第一,所產之地則“福漳亦知名”。但唐朝時,福建離長安至少兩千多公裡路程,即便以每天250公裡的速度晝夜兼程,也得在10天以上。運輸時間需要10天的荔枝,顯然已不能食用。
為兩廣說法提供最原始依據的是唐人李肇《國史補》:“楊貴妃生於蜀,好食荔枝。南海所生,尤勝蜀者,故每歲飛馳以進。”同理,在沒有高鐵、沒有飛機、沒有高速路的唐朝,兩廣到長安的路線,仍是兩千多公裡的路程,同樣無法保証在荔枝色味變之前安全運抵帝國中心長安。
持兩廣說者在意識到距離問題后,提出了兩種假設:假設之一,楊貴妃所食的不是新鮮荔枝,而是用荔枝釀成的酒,但如果真是荔枝酒,則不要需要趕時間,那麼無論如何也不會用加急文書的方式送往長安﹔假設之二,當荔枝成熟時,把整棵荔枝伐倒,連枝帶葉全部運往長安,以增長其保鮮期。但是,唐代的驛路許多路段都是崎嶇小徑,這不僅給運輸平添麻煩,也使速度變得緩慢﹔此外,如果真是把整樹運往長安,那麼杜牧不可能說“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巴蜀之說 離真相更近一步
在史睿看來,巴蜀說雖然同樣找不到正史上的証據,但其更接近歷史真相。“今天的巴蜀之地距離古長安隻有1000多公裡,相較於兩廣福建一帶,距離縮短了一半。”史睿說。
此外,宋代的《鶴林玉露》載有:“唐明皇時,一騎紅塵妃子笑,謂瀘戎產也,故杜子美有‘憶向瀘戎摘荔枝’之句。”另外,對家鄉福建荔枝贊不絕口的蔡襄也認為,楊貴妃所食荔枝,就是來自四川。那麼,這些荔枝到底是從四川哪個地區運往長安的呢?以下兩個地方皆有可能,那就是四川的涪陵(今屬重慶)和四川合江。在今天的合江和涪陵,還有暗香浮動的古道作為歷史的見証……
真相追蹤 到底產自四川何地?水路+荔枝古道 合江荔枝到長安
史睿介紹,杜甫流落四川期間,曾游歷到今天宜賓一帶,他在一次宴會上吃到了鮮荔枝,為此作詩說“重碧拈春酒,輕紅擘荔枝”。“在鄰近戎州的州縣中,居於其下游的合江是一個有2130年歷史的古縣,也是四川最重要的荔枝產地,而楊貴妃的荔枝,可能就是從這裡運往長安的。”
史睿說,楊貴妃乃四川人,其父曾在四川做過多年地方官,正是在四川吃過荔枝,楊貴妃才對荔枝依依不忘,以至於才有后來的唐玄宗為博美一笑而不惜勞民傷財。來到合江,提起妃子笑,眾人都知道這是因與貴妃結緣而得來的品名。合江虎頭鎮,仍保留著樹齡達千年以上的老荔樹,種植歷史可謂源遠流長。
合江地處長江之畔,歷來為交通要道。合江縣新聞中心副主任梁明春介紹,當年,從這裡摘下的荔枝,“統一集中在合江白米鎮的史壩,從這裡的史壩水驛站順江而流,到達涪陵。期間250公裡的水路,古時需一天一夜到達。”荔枝到達涪陵后,那些強壯的驛卒和驛馬一站接一站,沿著荔枝古道以每天250公裡的速度飛奔,大約4到5天即可抵達長安。
專家說法
民史專家:比四川再南是誤區
八天時間重走荔枝古道,隨同探秘團隊一行的還有中國著名明史專家商子雍先生。這位70多歲的老人跟隨著探秘團隊爬過數小時的山路,一路行程下來,商老師表示,確實很辛苦,但這一趟意義有加。“重走荔枝古道才明白,除了嶺南產荔枝(廣東、廣西和海南)之外,四川在唐代也是產荔枝的,而且直到現在,在瀘州這一帶,在合江仍然生產比較好的荔枝。”
商老師說,蘇東坡的兩句詩“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讓很多人都誤認為當初楊貴妃吃的荔枝是從嶺南運過來的。但此次重走荔枝古道可以糾正前人或是學者的一個誤解,“兩廣荔枝不管怎麼好,在唐代的交通條件下,兩千多公裡的距離,是沒有辦法幾日運到長安的。”
穿越千年
當年皇家貢品果 今入尋常百姓家
如今,合江荔枝中的名品不僅有妃子笑,還有帶綠、陀緹等數十種。合江縣農工辦主任向貴權說,合江荔枝栽培歷史可上溯到近2000年的漢武帝時期,直至今日,當地仍有30余萬畝的荔枝種植基地,佔據了四川90%的荔枝產量。此地亦為全世界最高緯度的荔枝集中生長區,果實成熟期比沿海的兩廣和福建晚2個多月,當沿海荔枝早已不見蹤影時,這裡的晚熟荔枝方才漸次成熟。以前作為皇家貢品的荔枝,現如今已經走進了尋常百姓家。
多年來,合江民間一直流傳著一種荔枝保鮮法,據傳說就是當年為楊貴妃運送荔枝而發明的:把剛摘下來的荔枝放進巨竹筒內,兩側用濕泥巴封住,這樣便能以竹的生氣使荔枝的保鮮期得以延長。
華西城市讀本記者 徐慶(合江縣委宣傳部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