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奇葩輩分關系:漢惠帝迎娶10歲外甥女為皇后

2016年01月19日10:09  來源:長江日報
 
原標題:漢惠帝迎娶10歲外甥女為皇后 王莽與兒子共用情婦

  ·以史為劍· 在西漢,有幾段特別奇葩的輩份關系,令人不知是笑好還是哭好

  我們都知道,“名不正,則言不順”,在長幼尊卑特別講究的古代,是很在乎輩份的。不過,在西漢,有幾段特別奇葩的輩份關系,令人不知是笑好還是哭好。

  著名的一個,就是漢惠帝和惠帝皇后張嫣。呂后急於保護自己的娘家利益,把自己的女兒魯元公主的女兒,嫁給兒子惠帝當皇后。定親時,這個皇帝用了駿馬12匹、黃金萬兩作為聘禮,迎娶這個才10歲的小外甥女。幾年后,惠帝死於未央宮時,年23﹔張嫣年方14,剛剛發育,據說惠帝死時還未圓房。

  在呂后的壓力之下,齊王劉肥曾經拜自己的異母妹妹魯元公主為齊太后﹔也就是說,認妹妹為母親﹔終於,這個舉動把呂后逗開心了,就不再殺他了。

  另一個著名的事件,就是昭帝皇后和宣帝皇后的關系。昭帝劉弗陵是漢武帝的小兒子,宣帝劉病己是漢武帝的曾孫,但昭帝隻比宣帝大三歲。不管是昭帝還是宣帝,都是霍光主政,霍光立自己的外孫女上官氏為昭帝皇后。昭帝去世得早,霍光先立了劉賀為帝,旋即又廢,再立宣帝。這麼一來,15歲的上官氏就變成了太皇太后。

  宣帝本來有皇后,卻被霍光的妻子毒死,並讓霍光的女兒霍氏當上了皇后。於是,皇后就成了太皇太后的姨媽﹔但按皇族的輩份,太皇太后卻是皇后的叔祖母,更有長幼君臣之別了。你說,同在后宮,這可怎麼算好呢。

  第三個故事,因為沒有影視劇的傳播,知道的人就少一點了。西漢末年,王莽漸漸露出了要篡位的野心,不過當時還有年幼的孺子嬰,以及姑母王太后,王莽號為“假皇帝”。這個時候,假皇帝的母親功顯君病逝。這當然是件大事,但王莽還是如常上朝,雖然神色哀傷。他既不下葬也不發喪,一直停尸於宮中。這可奇怪了。因為王莽是以“孝”著稱的。

  於是,諸多官員紛紛上疏,要求為功顯君風光大葬,榮耀祖先。有些大臣稱,功顯君既是假皇帝之母,又是王太后之嫂,亦應誼同姐妹,應以長公主之禮大葬﹔甚至還有人揣測,王莽不想做假皇帝了、想做真皇帝,准備上書用“太后”的典儀來安葬功顯君。都是在政治投機呢。

  但這些上奏都無法讓王莽滿意。棋高一著的劉歆等人,聯名上奏稱,假皇帝王莽受太后之詔居攝踐祚,奉漢大宗之后,不得顧其私親。應該另封王莽的孫子王宗為侯,舉喪禮。而王莽本人呢,就當作是天子吊諸侯(王莽為天子,其母為諸侯)就可以了。

  於是,在假皇帝母親的葬禮當中,千余位王家子弟和貴臣參加了會祭,極盡氣派和奢華。而會祭的主場卻設在她的曾孫王宗府上﹔王宗穿著最重的孝服斬?主喪,並為其服喪三年。自古到今,除非中間三代全死絕了,哪有曾孫子為曾祖母喪主的怪事?

  而王莽本人,身著緦麻,神色哀慟。這是五服中最輕的一種喪服,服喪期隻有三個月,一般是本宗為高祖、伯叔曾祖、族伯叔以及岳父母的穿戴。放在別人身上,這就叫不孝。

  不過在王太后崩的時候,就不一樣了。王莽本來正在准備對匈奴進行討伐,兵馬糧都已箭在弦上了,一聽到姑母死了,他馬上傳詔暫停用兵,以示對王太后的孝心。接著,王莽再宣布為姑母守三年孝。而且,他把長壽宮改造成“新室文母太后”(即王太后)的祭廟,而漢元帝劉奭,反而被安排為元后的配享。甚至停止了攻打匈奴!

  不過,和前面的例子不同,王莽的悖逆亂倫,是有理論基礎的。他本人就是儒學大師,也是最最看重名份的人,還豢養了一批大學者,專門給他的行為編造理論,理直氣壯得很。當然,這也是和王莽的為人一以貫之的。能與兒子共一情婦,又能殺了自己三個嫡親兒子的人,這點倫理又算得了啥呢?(作者:侯虹斌,作家、媒體人,著有歷史長篇小說《長信宮詞》等。)

(責編:王鶴瑾、陳苑)

推薦閱讀

中央美術學院:培養有人文情懷的能工巧匠
初夏的涼風習習,從2016年五月歌會合唱比賽現場傳來師生們一曲曲或悠揚或激昂的歌聲,回顧著崢嶸歲月,暢想著美好未來。校園內郁郁蔥蔥,老校長徐悲鴻親手栽種下的...
【詳細】
影視|演出|藝術中央美術學院:培養有人文情懷的能工巧匠 初夏的涼風習習,從2016年五月歌會合唱比賽現場傳來師生們一曲曲或悠揚或激昂的歌聲,回顧著崢嶸歲月,暢想著美好未來。校園內郁郁蔥蔥,老校長徐悲鴻親手栽種下的... 【詳細】

影視|演出|藝術

父親節,聽男神致父愛
今年父親節,人民網文化頻道力邀多位文藝“男神”傾情獻“聲”,送上一聲聲祝福,帶來一首首詩篇。在平平仄仄的歲月裡,找尋峰回路轉的光陰故事。
【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父親節,聽男神致父愛 今年父親節,人民網文化頻道力邀多位文藝“男神”傾情獻“聲”,送上一聲聲祝福,帶來一首首詩篇。在平平仄仄的歲月裡,找尋峰回路轉的光陰故事。 【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