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物顯示:曾國與楚國、黃國有聯姻關系

2016年01月20日07:49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曾國與楚國、黃國有聯姻關系

  據《左傳》記載,魯桓公六年、八年和魯庄公四年,楚國曾三次伐隨。這是否意味著隨、楚兩國之間一直都是劍拔弩張的戰爭態勢呢?學術界已基本認可,曾國即隨國,系一國兩名。近日,考古工作者從湖北棗陽郭家廟曾國墓地清理出的文物顯示,曾國與楚國、黃國都曾有聯姻關系,反映出當時各諸侯國之間既斗爭又聯合的復雜關系。

  “這個銅鼎其實早在2002年高速公路建設時就發現了,一直放在庫房沒有清理出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方勤介紹,2015年,在籌辦郭家廟墓地文物展期間,他發現庫房裡的這尊曾國銅鼎。銅鼎出土時,破壞嚴重,銘文僅殘存“曾侯作季…湯羋媵…其永用…”。“從銘文推測,這個鼎應該是曾侯為某位嫁到曾國的羋姓楚國女子所作。羋是楚國公族之姓。這一銅鼎就是楚國與曾國聯姻的物証。”方勤說,聯姻並不影響曾國與楚國之間的戰爭。“既斗爭又聯合是那個時期諸侯國之間政治局勢的常態。”他舉例說,《左傳》記載楚武王的夫人鄧曼,就是鄧國人。而她的兒子楚文王,卻在公元前678年滅掉了鄧國。

  曾楚兩國聯姻的物証不止這一件。收藏於國家博物館的“隨仲羋加鼎”,其銘文為:“唯王正月初,丁亥,楚王媵隨仲羋加?繁,其眉壽無期,子孫永保用之。”方勤認為,從銘文可推斷,這個楚王鼎是楚王的女兒或姐妹嫁到隨(曾)國時的媵器,再次証明了曾國與楚國之間曾多次聯姻。

  除了與楚國通婚,黃國也是曾國的聯姻國。此次郭家廟墓地清理出的88座墓葬中,曹門灣2號墓及郭家廟50號、52號、60號墓,揭露了三代曾國國君與夫人的墓葬。其中,曹門灣2號墓和52號墓為夫人墓,50號與60號是一對夫婦墓葬。在夫人墓中,發現了多件盆、壺為黃國銅器,與淮河流域出土文物特征類似。這都表明了曾黃兩國是通婚關系。“公元前704年,楚武王在沈鹿會盟,隻有黃國和隨(曾)國沒有參加會見。曾黃兩國關系之密切,由此可見一斑。”方勤說。

  除此之外,此次郭家廟曾國墓地發掘填補了西周早期葉家山曾侯墓地和春秋中晚期的文峰塔曾侯墓地之間的缺環,對曾國的歷史研究以及考古學文化序列的建立至關重要。88座墓葬出土各類文物1100余件,其中青銅器600余件(套)、玉器300余件、陶器200余件、漆木器20余件,其他各類文物10余件。墓葬中發現了一套編鐘保存完整,位置關系明確,首次出現了“商”音。這是目前所知春秋早期出土數量最多的一套鈕鐘,刷新和深化了對先秦鈕鐘的認識。新揭露的一座完整車馬坑,為三車八馬配置,其中一輛車配以四匹馬,符合天子六駕、諸侯四駕的禮制,其埋葬制度同於中原北方地區,毫無疑問為楚國車馬制度找到源流。本報訊(記者夏靜、張晶)

(責編:歐興榮、林露)

推薦閱讀

中央美術學院:培養有人文情懷的能工巧匠
初夏的涼風習習,從2016年五月歌會合唱比賽現場傳來師生們一曲曲或悠揚或激昂的歌聲,回顧著崢嶸歲月,暢想著美好未來。校園內郁郁蔥蔥,老校長徐悲鴻親手栽種下的...
【詳細】
影視|演出|藝術中央美術學院:培養有人文情懷的能工巧匠 初夏的涼風習習,從2016年五月歌會合唱比賽現場傳來師生們一曲曲或悠揚或激昂的歌聲,回顧著崢嶸歲月,暢想著美好未來。校園內郁郁蔥蔥,老校長徐悲鴻親手栽種下的... 【詳細】

影視|演出|藝術

父親節,聽男神致父愛
今年父親節,人民網文化頻道力邀多位文藝“男神”傾情獻“聲”,送上一聲聲祝福,帶來一首首詩篇。在平平仄仄的歲月裡,找尋峰回路轉的光陰故事。
【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父親節,聽男神致父愛 今年父親節,人民網文化頻道力邀多位文藝“男神”傾情獻“聲”,送上一聲聲祝福,帶來一首首詩篇。在平平仄仄的歲月裡,找尋峰回路轉的光陰故事。 【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