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海南海口:“小年”購年貨 紅紅火火迎馬年 中新社發 駱雲飛 攝
今天是民間傳統的“小年”,即農歷臘月二十三。人們講究在這一天祭祀灶王爺,並在此之后,開始一系列的過春節的“准備活動”。北京民俗學會秘書長高巍在接受中新網採訪時表示,過小年實際也是除夕過年活動的預演,“大人孩子還會吃糖瓜,表示對新年即將到來的期盼”。
祭灶吃糖瓜:表達對新年的美好期盼
提到小年的具體日期和由來,高巍介紹,由於各地風俗不同,過小年的日期也不盡相同。一般北方會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南方則多選擇臘月二十四這天。同時,亦有公開資料顯示,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說法,也就是說,官家的小年是臘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臘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則是臘月二十五。
“在南方,往往認為臘月二十四是灶王爺升天匯報的日子。北方選擇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則是認為二十三晚上灶王爺‘啟程’,在這個時候舉行隆重的儀式,顯得更加尊重。”高巍解釋道。
誠如高巍所言,過小年最主要的儀式便是祭灶,送灶王爺“上天”。臘月二十三晚上,要在院子裡把鬆樹枝、芝麻秸架好,將灶王爺像揭下來放在上邊點燃,同時鞭炮齊鳴,十分隆重。高巍笑著說,這也意味著“辭舊”這件事兒,就算完滿地完成了。
有關灶王爺的傳說,民間也有不同的版本。但普遍將其認作是“一家之主”,每年臘月二十三這天要去天宮向玉帝匯報一家人過去一年的言行得失。高巍說,從老百姓的角度說,當然希望灶王爺多說好事兒,少說壞話,於是有了“糖瓜粘”的說法,即以糖瓜粘住灶王爺的嘴。
“糖瓜一般是用麥芽糖熬制而成的,也叫關東糖,捏成圓圓的形狀。”高巍介紹,糖瓜的原料並不貴重,在祭灶之后,大人孩子也都會吃一點糖瓜,“此時更多的是強調吃糖瓜帶給人們的甜蜜感,和對新年即將到來的期盼”。
2015年,商都民俗廟會鄭州啟幕 民眾小年迎春祭灶 中新社發 王中舉 攝
過年的“預演”:開始一系列准備活動
其實,在很大程度上,過小年及緊隨而來的一系列民俗活動,也是除夕過年的“預演”。祭灶儀式結束之后,農歷二十四就成了“掃房日”。高巍解釋,送走了灶王爺,也代表著“一家之主”離開了,即便摔壞了瓶瓶罐罐也無人責怪,“就可以敞開了收拾屋子,打掃房間”。
“民間流傳著一首‘過年謠’,即‘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燉鍋肉、二十七買隻雞……’等等,這就是說,從小年過后,人們開始忙忙碌碌准備過年,此后的每一天要做什麼都有了講究。”高巍說道。
高巍告訴中新網記者,過小年的意義就在於對過去的一個總結,“人們熱熱鬧鬧地把灶王爺送走了,隨后把屋子收拾干淨、採買過年的東西諸如年畫、春聯等物,這些東西都在這之后開始准備了”。
“現在過小年的人不太多了,這也並不是說小年就沒了意義。”高巍認為,由於每個家庭人口數量的減少,類似過小年這樣的活動可以在社區等一些公共場所舉辦,“大家將之當作一個集體活動來進行”。
“小年不只是一個簡單的日期。重要的是每個人真正參與進去,整個過年的准備‘過程’會對人產生吸引力和震撼力。”高巍笑著表示。(上官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