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樂頌》播完三分之二,關於它的話題,也由劇情方面的歡樂,轉換到對電視劇價值觀的探討。國產電視劇的價值觀,一向是傳統保守、無可挑剔的,一些有想法的電視劇,保險起見也學會了把價值觀隱藏起來,像《歡樂頌》這樣的價值觀之爭,多在電影身上出現,已經有段日子沒出現被觀眾批評價值觀有問題的電視劇了。
產生價值觀爭議,說明了兩點,一是創作者沒有使用隱藏的方式讓劇中人的真實想法模棱兩可,二是觀眾內心的敏感之處,的確被角色形象與台詞觸碰到了。通常,人們會等到影視劇大結局時,才會對整個作品的價值觀給出一個完整的判斷,因為角色會隨著情節進展而變化,隻要結尾結得好,前面的就算是“成長的代價”了。現在《歡樂頌》還未播完角色形象就引起爭議,隻能說明一點,觀眾已經沒有耐心等到結尾了。
在22樓的三個房間裡住著五個女孩,她們分屬三個階層,安迪、曲筱綃是“上層社會”,關雎爾是“中產階級”,樊勝美和邱瑩瑩是“底層人民”。就階層分布來看,《歡樂頌》的描寫並不全面,起碼看不到多少“特權階層”和“知識分子階層”的故事。或是電視劇想要簡單一些,不必沾染上“批判性”嫌疑,如此處理反倒讓觀眾愈加關注五個女性角色的階層分級,因為這五個女孩,代表了女性社會的絕大多數人。
五個角色中,安迪是最不真實的,這是唯一一位與現實生活抽離的角色,她的精英身份,以及聰慧與優秀,使她脫離了人間煙火,但在現實社會裡,如此安迪的生存難度是非常高的,但作為一個被夸獎與稱贊的對象,安迪又是處於中產階層的女性們的理想化身,嚴格說來,安迪只是擁有了上層社會人士的樣子,並不屬於上層社會。劇作包括觀眾把她歸類於上層社會,或是寄托了某種期望,比如通過自身素質和制度、秩序的保障,中產們可以過上更體面的生活。
曲筱綃的“富二代”身份是她的“原罪”,樊勝美穿梭於市井與職場之間,角色定位含糊,腦袋瓜子也含糊……這兩位被評價為“毀三觀”,其實是過於嚴厲的指責了。曲筱綃的精於算計、目的明確、我行我素,是年輕一代的普遍性格,與她那位挺讓人討厭的富豪父親相比,曲筱綃身上的平等精神與自由元素,還是真實的並且令人喜歡的。當然,用過於刻板的價值觀標准去衡量曲筱綃,挑毛病也不是難事。
比起關雎爾,樊勝美更能代表中產階層的性格,樊勝美身上的復雜性,她看待不同事物的眼光變化與心理變化,她的善良與虛榮,以及貧寒的家庭出身和糾結的家人情感關系,都活脫脫是當下中產的真實面孔。幾年前有句話曾說,“哪兒有什麼中產,都是草根出身”,一句話點明了所謂社會主流的構成,城市中產們只是擁有了貌似中產的生活,但骨子裡仍然難以擺脫草根時期的生存陰影。西方國家對於中產階層的諷刺,從來都是毫無保留的,如果樊勝美這個角色激起了眾怒,隻能說明,有些觀眾還是不太願意面對真實。
邱瑩瑩和關雎爾是兩個討人喜歡的角色,雖然有物質化的言語,以及看事情隻看眼前的短視行為,但她們的生活,才是平凡生活的常態,她們在庸常生活中為自己創造的小快樂,對未來或許有些不切實際的小理想,是對生活的妥協,也是妥協之后尋求精神出路的一種努力。不能隻看到她們的言詞,要體會她們內心的朴素。
代入感太強,或是《歡樂頌》引起價值觀爭議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對《歡樂頌》某個角色作出價值觀判斷之前,先要將其置身於現實社會,並設身處地地站在她的立場上,去揣摩她的言行動機。當然,影視作品一向有傳遞正確價值觀的責任,這也是衡量它們是否值得觀看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角色人物只是對社會現實的折射,並且不具備壞的示范效應,那麼不妨寬容一些看待。 (韓浩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