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拍海派繪畫精品引關注 《萱堂春永》被認筆墨臻化境

2016年05月13日08:13  來源:文匯報
 
原標題:《萱堂春永》:化境是遠溯宋元的一種通變

亮相春拍的海派繪畫精品引起業界關注

吳湖帆創作於1952年的 《萱堂春永》。論尺幅,這幅僅有兩平尺的手卷實在不算起眼,論藝術,它卻被認為筆墨已臻化境。(資料照片)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創作的 《局事帖》。(資料照片)

本報記者 范昕

本周末即將於北京拉開帷幕的嘉德春拍上,一件海派繪畫精品引發業界關注。這便是民國年間江南“畫壇盟主”吳湖帆晚年不可多得之佳作《萱堂春永》。

1952年,吳湖帆應鐘愛的甥女同時也是弟子的徐玥及其夫君錢鏞之請,為錢母朱太夫人70壽誕精心繪制了《萱堂春永》。論尺幅,這幅僅有兩平尺的手卷實在不算起眼,論藝術,它卻被認為筆墨已臻化境。吳湖帆左手文人畫水墨,右手唐宋以來青綠山水設色的表現方法,最終將兩者隨心所欲地融合在了一起,令人大開眼界。

在上海大學美術學院教授湯哲明看來,理解吳湖帆藝術上的化境,需要理解中國傳統繪畫的脈絡變遷,也需要理解吳湖帆是如何在創作歷程中開掘傳統寶庫並形成自我風格的。

宋元及以前,色彩絢爛

清中期以后,山水畫漸漸步入大同小異的模式化籓籬,畫家們爭相模仿,筆墨以清初“四王”干筆枯墨為范式。直到上世紀20年代,一大批古代繪畫突然從深宮裡跑了出來,作為如今故宮博物院主要收藏的清宮舊藏開始面世。這對整個繪畫界產生了巨大的沖擊。人們發現,原來宋元及其以前,是一個重視色彩的絢爛時代,彼時中國傳統繪畫中的色彩相當講究。這樣的背景推動著原來浸潤在江南文人畫傳統的畫家,重視起筆墨與色彩的結合,同時將這種審美發揚光大。

豐厚的家藏、家學淵源,使得吳湖帆天生肩負起了作為文化繼承者、守護者的使命。吳湖帆的祖父吳大澂是晚清著名的金石學家、古文字學家,酷愛收藏,青銅器、石刻、陶瓷、古籍、書畫等無所不包。吳湖帆的父親吳本善則曾與蘇州怡園主人顧麟士發起成立名震江南的怡園畫社,聚集吳昌碩、陸恢、王同愈、金心蘭、倪田、鄭文焯、費念慈等當時蘇州及周邊城市的幾乎所有一流書畫家。1924年吳湖帆從蘇州搬遷至上海之后,一大群畫家圍繞在他家的雅集切磋技法,再加上他本人的研究和技藝,吳湖帆在上世紀30年代中期之后已然成為江南畫壇的領袖。由於身世和名望,吳湖帆也引起了學術界的注意。特別是書畫名家葉恭綽介紹他到故宮鑒定古書畫,這件事情對他一生的繪畫產生了至關重要的影響。鑒定這批古書畫的經歷可謂大大地提高了吳湖帆的眼界,在此之前,他所認識到的多是祖父到父親再到自己這一輩的收藏,主要是江南文人畫,如“四王”、沈周、文徵明,當他在故宮接觸到大量的宋元書畫時,內心是非常震撼的。回到上海以后吳湖帆的繪畫風格發生變化正是因此而起。

趙伯駒、李思訓一一拿來

過去,重水墨的文人畫傳統作為明清繪畫的正宗,在吳湖帆這一代人心中是不可逾越的金科玉律,體現在畫面上的感覺是圓柔疏散、非常講究筆墨。但當吳湖帆看到實實在在的宋元畫,心中的金科玉律逐漸開始動搖。他在文人畫講究筆情墨趣、用墨溫潤瀟洒的前提下,開始去接受元以前繪畫重視色彩、重視造型的傳統。通過明四家,他追溯到了南宋的趙伯駒、趙伯?以及元代的趙孟頫,甚至他在花卉畫領域接觸到宋末元初的錢選。當時吳湖帆的鑒定在江南已經頗有名氣了,但凡流經上海的古書畫都會經他過眼,在此期間,吳湖帆也進而向朱德潤、唐子華等傳承北宋畫風的一批畫家學習,甚至接觸到北宋畫家郭熙、王晉卿的作品。1936年,吳湖帆創作出代表作 《雲表奇峰》,表現出對青綠與水墨等不同時期、不同流派山水畫的兼收並蓄,並且用的是青綠的重色,至此已然擺脫流派的束縛,有了自己的筆墨風格。正是通過這幅畫,吳湖帆在江南畫壇一炮而紅,漸成一代盟主。

1945年到1950年,吳湖帆的藝術進入成熟期,一切想要表達之物皆能表現得輕鬆自如。而及至 《萱堂春永》 問世的1950年代以后,吳湖帆的藝術創作更是進入“脫化”的階段,索性忽略一些細節,通過寥寥數筆帶出局部,這等境界,有些類似於庖丁解牛,非得對筆墨熟練於心方能做到。吳湖帆1940年代的作品可以說相當精致,但1950年代的作品是該精致的地方精致,該粗獷的地方粗獷,筆墨的粗與細形成非常強烈的對比,這是值得人們注意的。

《萱堂春永》 就是吳湖帆在這個創作階段的一件精心之作。畫面遠景基本上用的是五代十國時期董源、巨然披麻皴的筆法,近景的石塊則參照唐伯虎斧披帶鉤的皴法甚至王晉卿包括馬夏的技法,線條的書寫性很強,精致而繁復。不同的筆法在畫面上拉開了遠近層次。這幅畫也是吳湖帆畫中少見的大青綠畫,不是在水墨底子上加了一點點青綠的顏色,而是在水墨自然滲化的一片迷蒙當中把重色加進去,不僅將擅作青綠山水的南宋畫家趙伯駒學了去,實際上是把唐代畫家李思訓的重色拿了來。祝壽講究喜慶與祥和,這幅畫面以“萱堂”意指母親所居堂前遍植萱草,有為母祝壽,長壽永年之意。岩上遍開的萱草、密布的鬆柏與石頭所籠罩的青綠重色相互掩映,祥福之氣,躍然紙上,扑面而來,寄托著藝術家美好的祝福。

相關鏈接

與其驚嘆天價,不如讀懂文化價值

本報記者 范昕

內地藝術品春拍明起揭幕,嘉德、華辰、誠軒、保利、匡時等一批拍賣公司將在接下來的一兩個月內相繼舉槌。上個月於香港舉辦的幾場春拍天價頻傳,火爆氣氛不禁令人對內地春拍充滿遐想。本季內地春拍即將呈現的重量級拍品應接不暇,其中僅嘉德“大觀夜場 (古代書畫)”中就有18件估價過1000萬元的拍品,為內地拍賣史上之罕見。

然而,與其驚嘆天價,不如關注這些重量級拍品承載的文化內涵與藝術價值。

曾鞏《局事帖》

《局事帖》 可謂嘉德春拍甚至今年內地春拍季最引人注目的一件作品。這是北宋文豪曾鞏寫給“無黨鄉賢”的一封回信,宋紙本,29厘米×38.2厘米,距今近千年。短短124字的信,書寫在了宋代印刷書籍紙張的背面,書法結字修長,筆畫清勁,曾鞏將長年外放的苦悶直白地一股腦兒倒了出來。

曾鞏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受歐陽修、王安石、蘇軾、黃庭堅等人的推崇,影響深廣,身后卻遺墨渺然,就連他的推崇者、曾鞏《年譜》編寫者朱熹都稱50年間才一見其真跡手墨。曾鞏的 《局事帖》 是一件已知的海內外孤品,流傳有序,曾經何良俊、項元汴、安儀周、王芑孫、曾燠、費念慈、許源來、張珩、張文魁等收藏,並經徐邦達考証和著錄於《古書畫過眼要錄:晉隋唐五代宋書法》,也被朱家溍編寫進《歷代著錄法書目》。

此次是 《局事帖》 三進拍場。它在拍場的首次“露臉”是1996年於紐約佳士得拍賣會上,以50.85萬美元(當時折合人民幣451.91萬元) 被著名收藏家尤倫斯夫婦買下。再度上拍是在2009年的北京保利秋拍,以1.0864億元成交,13年間增值24倍。

夏圭《山庄暮雪圖》

夏圭為南宋四家之一,其構圖往往別具一格:主體形象少,畫面簡潔洗練,留白面積較大,多用“計白當黑”的手法,有效地利用邊角相互呼應。夏圭則因此得名“夏半邊”。

此次將上拍於保利春拍的這幅《山庄暮雪圖》,描繪的是江南的暮色雪景,畫工極精微細致,應屬其壯年風格。圖中連綿起伏的雪覆遠山,佔據畫面大半部分的昏暗天空與近景的坡石老樹、茅屋小亭、荷簍躬行的老者,構成強烈的對比。畫面雖不足一尺,卻小中見大,刻畫精細,處處透出水邊一隅清冷沉寂的意味。這幅畫作曾在清初經耿昭忠、耿嘉祚家族收藏,有其父子收藏印8方。晚清時流入日本,迭經日本清水吉次郎、住友家族、中村岳陵、柳孝等名家收藏,並在日本、德國、中國有多次美術史著錄、畫冊出版,堪稱博物館級別宋畫真跡。

傅抱石《山鬼》和《雲中君和大司命》

此次嘉德和保利的春拍中雙雙出現了傅抱石的重量級作品,並且題材均取自屈原的 《九歌》。傅抱石年輕時就有屈原情結,他取名“抱石”,就是“屈子抱石”之意。1942年,傅抱石壬午畫展在重慶舉行,大量作品與屈原和 《楚辭》 有關。

即將於嘉德春拍呈現的是傅抱石的 《山鬼》,創作於1946年。1945年12月至1946年上半年,傅抱石一共創作過3幅山鬼題材作品,其中一幅現存於南京博物院,1993年於香港佳士得也曾拍出過一張。此次亮相的這幅畫在宣紙上,畫面呈現了溫柔清新的女神形象。山鬼身披薜荔衫、菟絲帶,眼含秋波略露微笑,虎豹花車於后,若即若離,強調其青春與美麗。她悠然立於巫山之巔,周遭不再是山雨欲來的詭譎氛圍,而是多了幾分委婉柔美之氣。明朗與清新的畫風,使得這幅 《山鬼》 成為藝術家山鬼系列圖畫中獨特的一件力作。

此次將亮相保利春拍的這幅 《雲中君和大司命》 可謂傅抱石最大尺幅的人物畫之一,長3.15米,寬1.14米,創作於1954年。“雲中君與大司命”的題材,傅抱石存世的作品中共有三幅,一幅為珍藏於中國美術館的十開 《九歌圖冊》,一幅採用豎構圖,還有一幅就是此次採用的橫構圖。1954年,傅抱石創作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兩幅同名人物畫作品 《雲中君和大司命》,既成全了自己的水墨理想,更成為20世紀中國美術史的標杆。在這幅作品中,人們既可以看到傅抱石受到奇茂多霧的巴山蜀水的影響,愈加蒼莽淋漓的筆墨,也可以看到他因為對於顧愷之和石濤的深入研究,而格外具有高古超逸氣息的線條。藝術家將屈原的構想和郭沫若的浪漫演繹結合得恰到好處。

黃賓虹《高閣清話》

這幅即將亮相嘉德春拍的作品是為香港新聞界名人鄭德芬特別定制的,黃賓虹創作於1953年,當時他已近90歲高齡。

畫法工細與氣息平和溫馨,是《高閣清話》 的兩大特點。當時黃賓虹眼疾初愈,晚景順遂。畫中筆致非常舒緩,畫面豐富飽滿,施以小青綠之色,雜樹山頭,湖山佳處,正是背風朝陽的湖濱之地。在這樣的景色裡畫上山房亭閣,而不是草房,也表明他的心態:要描繪的這一方淨土是溫馨的所在,是他心靈的歸宿,精神世界的向往。畫面右上角有長題,闡述藝術家書畫同源同法的藝術主張。

(責編:歐興榮、陳苑)

推薦閱讀

父親節,聽男神致父愛
今年父親節,人民網文化頻道力邀多位文藝“男神”傾情獻“聲”,送上一聲聲祝福,帶來一首首詩篇。在平平仄仄的歲月裡,找尋峰回路轉的光陰故事。
【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父親節,聽男神致父愛 今年父親節,人民網文化頻道力邀多位文藝“男神”傾情獻“聲”,送上一聲聲祝福,帶來一首首詩篇。在平平仄仄的歲月裡,找尋峰回路轉的光陰故事。 【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

中國演出市場重回春天?"擠泡沫"任重道遠
中國演出行業協會日前發布的《2015中國演出市場年度報告》顯示,2015年我國演出市場總體經濟規模446.59億元,同比上升2.83%。相較前兩年總體遇冷的“陣痛期”,我國的演出市場呈現出回暖趨勢。【詳細】
影視|演出|藝術中國演出市場重回春天?"擠泡沫"任重道遠 中國演出行業協會日前發布的《2015中國演出市場年度報告》顯示,2015年我國演出市場總體經濟規模446.59億元,同比上升2.83%。相較前兩年總體遇冷的“陣痛期”,我國的演出市場呈現出回暖趨勢。【詳細】

影視|演出|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