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楊絳先生最好的方式 用心去讀她的作品

2016年05月26日08:00  來源:京華時報
 
原標題:去讀她的作品

  1980年在三裡河家中,業余創作間隙讀書。

  “從今以后,咱們隻有死別,不再生離”,這是楊絳先生《我們仨》中的句子。昨天,楊絳先生去世的消息讓很多人痛惜。今年的7月17日原本是她105歲生日。楊絳一生著述頗豐,除了《干校六記》《我們仨》等散文集,還包括小說《洗澡》,譯作《堂吉訶德》《小癩子》等,以及劇本《稱心如意》《弄真成假》等。作為讀者,用心去讀楊絳先生的作品,或許是對她最好的懷念。 

  □散文集

  《我們仨》

  這本書是楊絳撰寫的家庭生活回憶錄。1998年,錢鐘書逝世,而他和楊絳唯一的女兒錢瑗已於此前(1997年)先他們而去。在人生的伴侶離去四年后,楊絳在92歲高齡的時候用心記述了他們這個特殊家庭63年的風風雨雨、點點滴滴,結成回憶錄《我們仨》。

  《走到人生邊上》

  這是楊絳在96歲高齡之時著作,其首次坦陳自己對於命運、人生、生死、靈與肉、鬼與神等根本問題的思考,並以多篇精彩隨筆對自己的看法加以佐証。該書思路縝密,文筆優美,內蘊激情,是不可多得的佳作。在《論語趣》一文中,楊絳提到,錢鐘書先生和她都認為,孔子最喜歡的弟子是子路而不是顏回,最不喜歡的是不懂裝懂、大膽胡說的宰予。

  《干校六記》

  楊絳先生在這裡講述了從要去干校直到回京一些事情和個人的心情、感受。書中收錄《下放記別》《鑿井記勞》《學圃記閑》《“小趨”記情》《冒險記幸》《誤傳記妄》六篇。從衣食住行、同志之誼、夫妻之情等瑣事中反映知識分子於“文革”中在干校的勞動生活。

  《將飲茶》

  楊絳的這本散文集包括三類內容,第一類為回憶父親楊蔭杭和三姑楊蔭榆的文章,第二類為詳述錢鐘書創作《圍城》的背景及情形的文章,第三類為描寫“文革”時期種種遭際的文章。作者以細膩傳神而又幽默風趣的文筆記人敘事,活畫出了人物形象也繪描出了時代氛圍。

  《雜憶與雜寫》

  這是楊絳先生懷人憶舊之作。一部分是懷念人的,“從極親到極疏”﹔一部分是追憶事的,“從感我至深到漠不關心”﹔還有一些是從舊稿中拾取的。那些款款道來的人和事,給人們的不僅是美文的享受,也是對一個時代各種人物一種生動的認識方式。

  □小說

  《洗澡》

  《洗澡》並不是一個主角貫連全部的小說,而是借一個政治運動作背景,寫那個時期形形色色的知識分子。本書第一部分寫新中國不拘一格收羅的人才,人物一一出場。第二部分寫這些人確實需要“洗澡”。第三部分寫運動中這群人不同的表現。“洗澡”沒有得到預期的效果,原因是誰都沒有自覺自願。

  □戲劇

  有一點像《圍城》的感覺

  楊絳先生的戲劇作品包括《稱心如意》《弄真成假》等作品。對於楊絳的戲劇作品,北京人藝導演唐燁稱,由於一直關注女性戲劇家的作品,所以對楊絳先生的這兩部作品很熟悉。“楊絳先生的這兩部作品都是上個世紀40年代寫成的,並且在上海公演過,現在留下來的資料比較少,但是再看這兩部作品會覺得她的語言風格很有意思。偏重寫的是那個時代的知識分子的喜怒哀樂,有一點像《圍城》的感覺。”

  唐燁稱:“楊絳先生的作品偏女性化,劇中所有的主角都是女性,作品寫得很細膩也很規矩,不做作,同時又特別有那個年代的味道。”她透露,一直在和北京人藝溝通演出楊絳的戲劇作品,也很希望能把楊絳的戲劇作品搬到北京人藝的舞台。

  《洗澡之后》

  本書是《洗澡》的續集,楊絳為了防止故事中“姚宓與許彥成之間那份純潔的友情”被人誤會,在已近百歲高齡的時候,開始動筆創作了這部續集。楊絳先生在前言中說,“假如我去世以后有人擅寫續集,我就無法阻擋了。現在趁我還健在,把故事結束了吧。”

  □譯作及論集

  《堂吉訶德》

  1957年,楊絳接受“外國古典文學名著叢書”編委會的委托,開始准備邊自學西班牙語邊翻譯《堂吉訶德》,其間受政治運動波折的干擾,一度中斷數年。1978年,《堂吉訶德》出版。這是目前影響最大的一部譯本。這個譯本文字流暢,注釋詳盡。楊絳借鑒《西游記》等小說修辭語言傳神入微。不僅受到我國讀者的廣泛歡迎,而且還得到西班牙方面的贊譽。楊絳也因為翻譯該書的貢獻而榮獲西班牙國王頒發的騎士勛章。《堂吉訶德》楊絳譯本,被我國譯界公認為優秀的翻譯佳作,迄今已累計發行70萬冊。

  《小癩子》

  《小癩子》寫了一個至卑極賤的窮苦孩子,他伺候一個又一個主人,切身領略到人世間種種艱苦。楊絳曾說:“我偶爾也曾聽到讀者說,‘《小癩子》,我讀過,頂好玩兒的。就算他(讀者)不求甚解,也可以消閑解悶。’至於怎樣深入求解,我國讀者似乎不大在意。我作為譯者,始終沒把這本體積不大的經典鄭重向讀者介紹,顯然是沒有盡責。”

  《“隱身”的串門兒》

  本書收錄了楊絳先生的論文七篇:《菲爾丁關於小說的理論》《論薩克雷<名利場>》《藝術與克服困難》《李漁論戲劇結構》《事實-故事-真實》《舊書新解》《有什麼好》等,還有一篇《堂吉訶德與<堂吉訶德>》比較全面地呈現了楊絳先生對她翻譯的這部名著的理解。

  □傳記

  《聽楊絳談往事》

  這本書實際上相當於一本楊絳先生的自述。書中記錄了自楊先生出生至98歲的經歷,在大量楊先生口述的一手資料基礎上,加入作者吳學昭自己的所見所聞及搜集的材料,史料翔實且具有高度的准確性。

  □重點

  《楊絳全集》

  2014年8月,人民文學出版社推出9卷本《楊絳全集》。其中包括,楊絳先生以百歲高齡親自手寫完成的幾萬字《洗澡》續作《洗澡之后》,首次收錄了楊先生於上世紀四十年代創作的劇本《風絮》和翻譯的理論著作《1939以來英國散文作品》這兩個孤本。另外,新收入的幾首懷念錢鐘書和女兒錢瑗的詩歌則感人至深。

  《全集》中,楊絳先生以第一人稱自敘近三萬字的“楊絳生平與創作——大事記”。(記者田超 楊楊)

  他發願說:“從今以后,咱們隻有死別,不再生離。”——《我們仨》

  消失於眾人之中,如水珠包孕於海水之內,如細小的野花隱藏在草叢裡,不求“勿忘我”,不求“賽牡丹”,安閑舒適,得其所哉。一個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傾軋排擠,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潛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隱身衣》

  幾年過去了,我漸漸明白: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老王》

  據說,朋友的友情往往建立在互相誤解的基礎上。戀愛大概也是如此。——《洗澡》

  慚愧常使人健忘,虧心和丟臉的事總是不願記起,因此也很容易在記憶的篩眼裡走漏的一干一淨。——《干校六記》

  感情是很難控制的,人是很可憐的。——《走到人生邊上》

(責編:王鶴瑾、陳苑)

推薦閱讀

父親節,聽男神致父愛
今年父親節,人民網文化頻道力邀多位文藝“男神”傾情獻“聲”,送上一聲聲祝福,帶來一首首詩篇。在平平仄仄的歲月裡,找尋峰回路轉的光陰故事。
【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父親節,聽男神致父愛 今年父親節,人民網文化頻道力邀多位文藝“男神”傾情獻“聲”,送上一聲聲祝福,帶來一首首詩篇。在平平仄仄的歲月裡,找尋峰回路轉的光陰故事。 【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

中國演出市場重回春天?"擠泡沫"任重道遠
中國演出行業協會日前發布的《2015中國演出市場年度報告》顯示,2015年我國演出市場總體經濟規模446.59億元,同比上升2.83%。相較前兩年總體遇冷的“陣痛期”,我國的演出市場呈現出回暖趨勢。【詳細】
影視|演出|藝術中國演出市場重回春天?"擠泡沫"任重道遠 中國演出行業協會日前發布的《2015中國演出市場年度報告》顯示,2015年我國演出市場總體經濟規模446.59億元,同比上升2.83%。相較前兩年總體遇冷的“陣痛期”,我國的演出市場呈現出回暖趨勢。【詳細】

影視|演出|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