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貝末日》考古文化展 300件文物講述龐貝如何被毀

2016年05月26日09:17  來源:新聞晨報
 
原標題:《龐貝末日》考古文化展來到上海 300件文物講述龐貝如何被毀

雕像巴克斯

晨報記者 詹皓

  近300件約2000年前古羅馬時期龐貝文物真跡即將來滬,講述奴隸制城市奢華生活如何毀於一旦的故事。7月9日至10月9日,《龐貝末日》 考古文化展將在環球港4樓舉辦,其中不但有震撼的體驗,更讓參觀者感悟人生。

  還原龐貝的昔日奢華

  龐貝城位於維蘇威火山南麓,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世紀。公元前89年,龐貝被羅馬征服,成為殖民地,羅馬帝國是一個經濟、文化高度發達的奴隸制國家,龐貝在羅馬帝國統治下,和平發展了近160年,迅速成為帝國內僅次於羅馬的第二大城市。公元79年8月24日,維蘇威火山猛烈爆發,使得龐貝在一夜之間徹底消失。龐貝古城在地下埋藏了1700年后才被偶然發現,由於古城是瞬間消失的,使得遺址較完整地保留了古羅馬時代的城市格局,並為世人了解古羅馬的社會生活和文化藝術提供了重要資料。
  龐貝末日也經常成為影視題材,讓全世界人了解這個地下古城和它的昔日奢華。如今,這些考古挖掘的文物將來到上海,用實物講述一段古羅馬的奢華生活以及一夜被毀后帶來的巨大歷史感悟。

  展現龐貝人的生活原貌

  主辦方介紹,本次大展是從2009年開始在澳大利亞墨爾本博物館、新西蘭蒂帕帕國家博物館、日本橫濱美術館、大英博物館、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相繼展出並引起強烈反響之后,才引進到上海的,在英國展出時,還創下了大英博物館的預售票紀錄。
  人們到意大利旅游,參觀龐貝遺址往往是一項重要內容,如今,中國觀眾可以在上海環球港領略到享譽世界的文化遺址的考古奇觀。
  來滬的近300件龐貝文物,都有著至少2000年的歷史,展覽還原了因火山噴發而瞬間被深埋的龐貝古城,以及被原樣保留的龐貝人的生活文化。其中,有裝飾房屋的壁畫、神像及飾品,包括古希臘的大理石雕塑和庭院裡的大型壁畫等,再現了當時龐貝人富麗堂皇的生活﹔有被火山吞噬時凝固的尸體,經注入石膏等科技手段,留存了火山爆發時人的真實狀態,還有一條被綁在柱子上窒息而死的狗,極為別扭的姿態,仿佛讓人回到那個恐怖的時刻﹔古羅馬的金幣、杆秤、描繪演出的壁畫、詩人的手稿碎片、大型浴室裡的器具、奴隸少女的黃金手鐲、角斗士的頭盔等等,都向人們展示了一個曾經奢華無度的社會以及隨之而來的災難。

  領略文明的同時體會善惡

  本次展覽除了通過文物來展現龐貝的藝術、生命與死亡之外,還將公開三維動畫技術制作的影片《龐貝的最后48小時》,讓人更為深切地體會火山噴發時的慘烈景象。開票儀式上看了這段影片的觀眾,無不為火山噴發時龐貝古城被毀的巨大視聽效果所震撼,直觀地領略了龐貝的高度文明,更能深刻體會人性的善惡。
  《龐貝末日》考古文化展的票務總代理格瓦拉生活網介紹,展覽通票為每張120元,昨起出售,並推出優惠早鳥票,前1萬張早鳥票以半價60元出售。

(責編:歐興榮、陳苑)

推薦閱讀

父親節,聽男神致父愛
今年父親節,人民網文化頻道力邀多位文藝“男神”傾情獻“聲”,送上一聲聲祝福,帶來一首首詩篇。在平平仄仄的歲月裡,找尋峰回路轉的光陰故事。
【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父親節,聽男神致父愛 今年父親節,人民網文化頻道力邀多位文藝“男神”傾情獻“聲”,送上一聲聲祝福,帶來一首首詩篇。在平平仄仄的歲月裡,找尋峰回路轉的光陰故事。 【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

中國演出市場重回春天?"擠泡沫"任重道遠
中國演出行業協會日前發布的《2015中國演出市場年度報告》顯示,2015年我國演出市場總體經濟規模446.59億元,同比上升2.83%。相較前兩年總體遇冷的“陣痛期”,我國的演出市場呈現出回暖趨勢。【詳細】
影視|演出|藝術中國演出市場重回春天?"擠泡沫"任重道遠 中國演出行業協會日前發布的《2015中國演出市場年度報告》顯示,2015年我國演出市場總體經濟規模446.59億元,同比上升2.83%。相較前兩年總體遇冷的“陣痛期”,我國的演出市場呈現出回暖趨勢。【詳細】

影視|演出|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