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晨報記者 徐 穎
人人都知道凡·高,也都看過這位天才畫家的經典畫作,但真正讀過他親筆書信的卻不多。上海世紀出版集團與荷蘭凡·高博物館今天將在朵雲軒藝術中心聯手舉辦《凡·高書信全集》中文版首發儀式,書中凡·高的900多封書信,將帶你解開他的全部心靈密碼。屆時,荷蘭凡·高博物館館長阿克瑟爾·羅格,荷蘭凡·高博物館董事會顧問、凡·高弟弟提奧的曾孫威廉姆·凡·高,《凡·高書信全集》主編、海牙惠更斯歷史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萊奧·揚森等,都將親臨首發式。
藝術生涯與書信緊密相關
凡·高的藝術生涯之始,與書信相關﹔藝術生涯的終點,也與書信相關﹔而在其整個生命旅程中,每個重要的驛站都有書信。16歲的凡·高,是法國“古庇”畫廊的一名店員,他的藝術熱情在這裡萌芽,他和弟弟提奧的通信也由此開始,第一封信寫於1872年9月29日,用的是便箋紙,部分已經損毀。
1879年,提奧在一封信中建議凡·高做藝術家,並稱提供他日后生活的保障,凡·高聽了弟弟的話,回到荷蘭重燃繪畫熱情。1888年春,凡·高旅居南法的阿爾,最初輾轉於不同的旅館,后來他租下誕生名作《向日葵》的“黃屋”。在給提奧的信裡,他寫到,為歡迎朋友高更,他畫了3幅《向日葵》。1890年7月27日,梵高走進了一片麥田,嘗試朝自己的胸膛開槍,兩天后不愈身亡。自殺時,身邊帶著一封沒寫完的給提奧的信,最后一句是“但什麼才是你想要的”。提奧在摯愛的哥哥去世后6個月去世,在奧維爾的公墓,兩人比鄰而棲。
匯集迄今為止最完整書信
凡·高留存至今的900多封信件,是世人走進他內心世界、深入了解其藝術思想的最珍貴史料。由荷蘭凡·高博物館獨家授權上海書畫出版社翻譯出版的《凡·高書信全集》,是迄今為止最完整的凡·高書信匯集,該項目被列入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荷蘭文學基金會資助項目、上海市新聞出版專項資金資助項目。
中文版《凡·高書信全集》的翻譯歷時5年。荷蘭凡·高博物館、海牙惠更斯歷史研究所的藝術研究者用了15年時間精心研究,解讀凡·高的藝術思想發展之路,在此基礎上做了大量批注,是迄今為止最完整匯集凡·高存世文獻和畫作、最權威反映凡·高藝術思想及其對世界藝術發展影響研究的集成性著作。
此版《凡·高書信全集》編寫完整,內容齊全,共收集凡·高1872年到1890年去世為止、所有被保存下來的信件共902封,其中819封是凡·高寫的,還有83封是朋友或家人寫給凡·高的,具有重要的史料文獻價值。
該版本注釋准確,收錄的每一篇書信,編者均進行了注釋,總共約4000條。這些注釋,不僅是對信件內容的補充,讓讀者全面、系統、准確地理解原信寫作背景,也反映了當今國際上凡·高藝術研究領域的最新成果,極具學術價值。
此外,2000余幅珍貴插圖,也是此版全集一大亮點。凡·高在信中談到的每件印刷品、油畫、素描和創作手稿,以及他遇見和提到的每位藝術家,都以圖片的形式呈現,其中許多圖片系首次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