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復后的廖氏宗祠(廖興儒供圖)。
廖興儒收藏的廖氏族譜。
金堂縣趙鎮江源村4組,有一座黑柱白牆黑瓦的古建筑,漆黑的大門上,挂著“廖氏宗祠”牌匾。廖氏宗祠雖然目前隻存有兩間正堂,但其穿斗式屋架,懸山屋頂,小青瓦覆蓋,木質門的建筑風格,在周圍的現代建筑中,仍引人注目。很少有人知道,這座宗祠建於清朝乾隆2-12年(1737-1739)期間,至今已有270多年歷史。2010年,金堂縣文化體育局、金堂縣文物保護管理所考察廖氏宗祠后,認為“該祠堂對研究廖氏宗族以及清代當地建筑風格具有一定的價值”,將其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今年81歲的廖興儒是金堂這支廖氏家族入川后第九代人。他說,廖氏宗祠原來是5間土木結構青瓦房,建成后歷經曲折,今天能保存下來,算是非常幸運的了。細究廖氏宗祠背后的廖氏家族,說來很有淵源,與抗日名將廖耀湘屬於同一個家族。
湖廣填四川,四支族人入川
因廖氏宗祠地處金堂縣原龍威鄉境內,所以大家習慣性地稱呼這支廖氏家族為龍威廖氏。廖興儒考証,龍威廖氏的郡望是武威郡,堂號為余慶堂,來自湖南。
宋理宗端平元年(1234),原籍江西的廖淇惠世襲先輩指揮職務,鎮守湖南長沙,把家安在長沙城的西南。此后,廖淇惠的后世子孫在湖南繁衍播遷。明朝時,廖淇惠后裔中的一支廖宗祿,遷到了“南楚邵邑大田”(今湖南新邵縣釀溪鎮大田村)。
進入清朝后,康熙帝發動湖廣填四川移民運動,住在大田的這支廖氏家族深受影響。廖興儒說,當時大田人口較多、土地較少,又因戰亂造成不少廖氏人家家境貧困,因此,“因避亂和家業不造”,從雍正7年(1729)到乾隆3年(1739),這支廖氏家族中的4支族人,相繼入川。
據廖氏族譜記載,第一支是廖有官的12個孫子。廖有官有廖大杰、廖大英、廖大漢3個兒子,3個兒子都去世了,留下3個遺孀和12個孫子。為尋找新的家園,廖大杰的遺孀黃氏帶著廖應瑚、廖應琢、廖應珖、廖應瑄,廖大英的遺孀王氏帶著廖應珊、廖應鏈、廖應珀,廖大漢的遺孀王氏帶著廖應璜、廖應珠、廖應珩、廖應瑾、廖應璁,毅然踏上了3000多裡的漫漫遷徙入川路。
第二支是廖大儒的兒子廖應剛的兩個兒子廖兆志、廖兆亮。
第三支是廖大縉的兩個兒子廖應志、廖應發。
第四支是廖大位的二兒子廖應誥的妻子嚴氏,在乾隆3年(1739)帶著廖兆福、廖兆祿、廖兆禎、廖兆祺、廖兆禮、廖兆祥、廖兆禧7個兒子入川。最先遷到德陽孝泉鎮,后來遷到今金堂趙鎮雲繡社區等地。
清初移民運動對土地支配的特點是,入川最早的自由圈佔土地﹔來得晚一點的,由官府分給定量土地﹔再晚的,土地已圈佔、分配完畢,隻有租佃或購置土地了。
廖氏族人從大田遷徙入川時,移民運動已經開展了50多年。他們到四川后,發現成都平原最肥沃的田土已經被佔完了,隻好往成都東南方向的金堂縣走。他們選在金堂龍威鄉的盤龍寺、鄧家壩一帶落業。
龍威,因盤龍寺裡的龍威書院而得名。這裡“東面臨山、傍水,西南面背靠淺丘”,地處沱江西岸,風景秀麗。而且,這裡交通便利,土地肥沃,水源豐富,氣候宜人,很適合農作,比起湖南老家,的確好多了。
4支廖氏族人,從此在四川開始了遠離湖南老家的新生活。一晃近300年了,如今,裔孫已發展到第13代,總人口4000人左右,主要分布在金堂龍威、雲繡、午鳳,新都斑竹園,廣漢連山,德陽孝泉等地。
值得一提的是,廖興儒曾2007年底到大田尋根中得知,抗日名將廖耀湘是大田廖氏族人,屬於“耀”字輩,與金堂龍威廖氏同根同源。
融入當地文化,耕讀傳家興學
龍威廖氏家族安定下來后,追奉了7個入川始祖:廖大杰的遺孀黃氏,廖大英的遺孀王氏,廖大漢的遺孀王氏,廖大儒的兒子廖應剛,廖大縉的大兒子廖應志、二兒子廖應發,廖大位二兒子廖應浩的遺孀嚴氏。
廖興儒不無遺憾地說,如今,7個始祖的墳墓隻存有廖大英的遺孀王氏的墳墓。王氏生於康熙元年(1662),雍正7年(1729)時,已67歲。但她毅然帶著3個兒子、媳婦離開生養的湖南老家,踏上了千裡迢迢的艱苦征程,步行3000多裡來到西蜀金堂鄧家壩定居,並帶領兒孫艱苦創業。乾隆19年(1754),王氏去世,享年92歲。
龍威廖氏入川后,既融入當地的移民文化,又保持和傳承著家族長期積澱的傳統文化。婚喪聚嫁、逢年過節,仍保持著傳統習俗。他們弘揚和傳承孝道文化,敬宗孝祖,尊老愛幼,獎勵孝子,尊敬老人﹔耕讀傳家,獎勵學子﹔裔孫中有為官的,造福一方,公正斷案,為民伸張正義﹔弘揚祖先架橋修路、行善積德、興學重教、開辦學校的傳統。
龍威廖氏先后興辦過宗誠小學、廖家祠小學,在金堂趙鎮湖廣會館興辦圖書館,創辦兒童習藝所,收養流浪兒童﹔賑災救荒,扶危濟困﹔醫術濟世,治病救人﹔施荒土埋枯骨等。
集資修復宗祠,續修新的族譜
廖興儒說,宗祠是收族歸宗、敬拜祖先的場所,是家族凝聚力的象征。移民家族追根、尋根,崇根觀念尤其強烈,無論遷徙到何地,無論經濟條件貧與富,都把修建祠堂,祭拜祖先作為頭等大事。
金堂龍威、雲繡等地的4支入川廖氏,在湖南時是一個大家族的人,盡管入川時間有先后,又各居一地,但因同祖同宗,血脈相連,因此,入川后始終歸宗在一起。
入川后10年左右,在乾隆2-12年(1737-1739)期間,龍威廖氏集資在廖家大院修建了廖氏宗祠。宗祠坐西向東,“一”字型5間土木結構青瓦房,總面積約200平方米。祠堂大門兩邊,有一副手書石刻對聯:“承先啟后數十載燕冀孫謀,改舊迎新三十余年鴻其祖業。”此后,廖氏宗祠成為龍威廖氏逢年過節祭拜祖先、共商家族大事的場所。
1942年秋,廖家大院遭受特大火災,全院幾乎被燒光,5間祠堂燒毀了兩間,幸存的3間殘破不堪。解放后,廖氏宗祠分給了個人,祭祖活動中斷,《廖氏族譜》沒有續修。
2004年,廖興儒、廖興恕、廖宏元、廖宏壽等人開始醞釀恢復中斷了55年的祭祖活動。2005年,廖氏2000多名族人共同努力,有錢出錢,有物出物,將兩間殘存破爛的宗祠贖回,並舉全族之力將其修復。
2006年,開始舉行祭祖活動,每年參加祭祖的族人代表有三四百人。祭祖活動中,每兩年評選獎勵孝子、孝媳、孝女、孝婿,嘉獎優秀學子。2010年,在廖興儒等人的努力下,初步完成中斷了120多年的族譜續修工程,並在祭祖會上舉行了發譜儀式。
如今,在廖氏宗祠門前左側,立有一高3.2米、長7.3米的石碑,上面刻有《廖氏恩澤宗祠序》堂碑。該碑建於光緒15年(1889),主要內容有:廖氏源流,廖氏入川160多年的艱苦創業、生存、發展歷史,家規、家訓,耕讀傳家,獎勵學子,本支輩譜等。 (記者黃勇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