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玩跨界 藝多不壓身還是不務正業?

2016年05月30日08:03  來源:廣州日報
 
原標題:明星玩跨界,藝多不壓身OR不務正業?

王凱在《跨界歌王》中。

劉濤在舞台上也出了狀況。

秦海璐成為《跨界歌王》首場比賽冠軍。

薛之謙

巴圖

“歌手”黃渤

王凱劉濤秦海璐跨界演唱狀況百出

如今,“跨界”已成為娛樂圈日漸流行的熱門玩法。繼演員跨界當導演、娛樂明星跨界進入資本市場后,又一批影視大咖開啟了跨界之路——前晚開播的北京衛視《跨界歌王》中,劉濤、王凱、秦海璐、李光潔、潘粵明、巴圖等從熱門劇集與電影中走出來搖身一變作為歌手出現接受觀眾和評委的評判。對於他們的演出,有網友表示“勇氣可嘉”、“有新意”,但王凱的超高分和巴圖被判定“不能上台演唱”則讓微博網友覺得“不太公平”,有網友認為觀眾不是單純給明星唱功打分,而是加入很多“人氣”因素。

策劃:蘇蕾 撰文:廣州日報記者 莫斯其格

演而優則唱?

王凱劉濤首秀因緊張而出錯

“登台之前,歌手想的是音准和節奏,我不是,我最擔心的就是什麼時候要准時進入歌曲。來之前准備得很好,可站在台上,卻太緊張。”參加《跨界歌王》之前,王凱直言很忐忑:“站在舞台上,前面是三位老師,我特別虛心地聽指點和點評,戰戰兢兢地好像那年考學的狀態。”但是,即使在排練中一再暗示自己“不緊張”,王凱還是在節目裡出了錯,他演唱《匆匆那年》時沒找准進入歌曲的時間,隻能邊唱邊笑掩飾尷尬並對觀眾表示歉意。

其實,在《跨界歌王》舞台上出狀況的並不止王凱一個。從首期節目中不難看出,擅長影視表演的他們舞台經驗並不足:第一個出場的劉濤連續失誤,聲音又飄又抖之余還忘了詞,她忍不住尷尬笑場﹔李光潔一唱完就忍不住跟觀眾致歉“有兩個地方出錯了”﹔秦海璐的唱功遭到巫啟賢的質疑,她撒嬌賣萌跟評委們套近乎還大打苦情牌,“你看為了排練踢槍,整條腿都青了又腫了”……

對於明星們狀況百出的表演,有微博網友認為“這代表真唱”,“搶拍什麼的就是真唱的表現,雖然表演呈現有瑕疵,但起碼是真的不是演的”。“本以為演員唱歌,都是唱《月亮代表我的心》一類的‘演員標准曲’,但沒想到選曲中有較高藝術格調的《快讓我在雪地上撒點野》,有戲曲及音樂劇形式的展現舞台表演功底的《北京一夜》、《如果這都不算愛》,有與影視關聯的《匆匆那年》,令人眼前一亮。”也有網友點贊細節,“今天跨界的歌手裡邊,第一個唱完就向樂隊表示敬意的,王凱是第一個。這是一個歌手最應該做的。”

但也有網友直言不諱, “選曲都比較喜歡,但是唱出來的感覺証明了他們確實是演員”。此外,人氣明星的超高分也讓網友議論,“在這些觀眾的分數裡,人氣和唱功的比例是多少?明星的人氣給他們的表演加了多少分?看來很難說清楚。”對此,有網友認為“首先要為他們跨界的勇氣點贊”,也有網友認為觀眾可以寬容一點,“畢竟這是他們跨界首唱,都緊張了,還怎麼進入狀態呢?”

開唱隻因“不忘初心”

黃渤薛之謙念念不忘歌手身份

作為《跨界歌王》首場比賽冠軍,秦海璐從小學習京劇表演,主攻刀馬旦,她算不算“跨界”,還是說只是在節目裡重拾老本行?觀眾意見不一。有趣的是,近日重回歌唱舞台的明星還包括黃渤、薛之謙等,他們念念不忘自己的歌手身份,似乎演戲、綜藝對他們來說才是“跨界”。

作為“50億帝”,黃渤的表演功力和票房號召力毋庸置疑,但他似乎更在乎自己的歌手身份,近日高調加盟索尼音樂做歌手,連李宗盛都期待他能用音樂講故事。上周,《極限挑戰》 “極限公益聯歡會”上,黃渤在回歸歌手身份后首次正式以歌手的身份進行表演,節目組特別找來庾澄慶擔任助陣嘉賓,兩人帶來經典串燒組曲《熱情的沙漠》、《水手》、《辣妹子》和《藍精靈》。此外,“歌手”黃渤音樂動向不斷,前晚還擔任羅志祥北京演唱會的嘉賓再度開嗓。

演戲拿下了影帝,玩轉綜藝圈后現在又回歸音樂圈,黃渤顯得很坦然,“把自己喜歡的事情,做精就好,藝多不壓身。當然完全回歸音樂不太靠譜,拿出一部分精力做一些想做的事,結合資源好的前輩大師讓他們給我指點幫助”。他透露目前正在籌備自己的歌曲,“等找到滿意的歌曲再說,現階段不是特著急,沒有規定一個時間段必須要開演唱會。做音樂自己滿意是第一位 ,覺得開心的好聽的歌曲再給大家呈現”。

在一大圈綜藝節目中彎彎繞繞奉上了無數的笑梗之后,薛之謙近日受邀登上江蘇衛視《端午金曲撈》的舞台,而且確認唱開場。微博上,一段《端午金曲撈》開場視頻曝光之后,和李好攜手開場的《為了遇見你》讓無數粉絲點贊:“認真唱歌的薛之謙真的帥爆了!這個舞台我給滿分!”此前,薛之謙以諧星的身份一本正經地說出“我就要成為一個歌手”,在微博上義正詞嚴地為綜藝節目剪掉自己一首歌而發言聲討、滿臉真誠地一邊奉勸聽眾不要盲目購買自己的EP,一邊在默默做音樂……這一切証明,在薛之謙的笑鬧人生中心,仍然是那個閃閃發光的音樂夢。曾在一期節目中,主持人問薛之謙“你去演戲是為什麼”,他回答:“想紅,這樣就有更多人聽我的歌。”對於音樂的堅持,薛之謙表示:“每一首歌就是要用心去把它做好,我發現我的堅持是對的,雖然我已經堅持了十年,看上去很狼狽,但我覺得那就是對的。”對於他的堅持,有網友表示:“這些年的堅持和努力總算沒有白費。”

頭評

跨界背后隱藏“拓展”需求

莫斯其格

演藝工作越來越多元的現今,明星如果不跨界似乎都跟不上潮流了,因此,大家都不再是單一的角色,不僅僅是演員、導演、歌手、主持,而是把自己的身份復雜化,每個人的頭銜都得是兩個或多個元素的疊加,比如最常見的是既當導演又當演員,還有既能演又能唱的,更有甚者導、演、唱、主持都能玩轉。

隨著明星們大范圍的跨界,娛樂圈的不同分類的界限也趨於模糊,明星適應不同的身份,粉絲們也在適應偶像的不同表現。有人說,明星跨界玩的是針對粉絲的營銷游戲,他們通過不同娛樂領域的表現,吸引更廣泛的受眾並提高自己的人氣。這個表述或許隻能代表個別明星的初衷,但卻指出了明星跨界的優勢所在:有粉絲的支持,跨界之路盡管會有些磕磕絆絆,但支持的聲音是對他們最大的鼓勵。

雖然明星跨界有“吸粉”的成果,但這並不是他們的目的。明星跨界的大熱,其實映襯的是當下演藝界明星們急於拓展事業版圖的需求。在自身擅長的領域站穩腳跟后,他們希望多一點嘗試,給自己事業的未來增添多一份可能——“跨”得好可以搖身一變換個頭銜、換個領域,“跨”得效果不理想就解釋為“玩票”,說白了,也沒什麼損失。

對觀眾來說,看明星跨界自然是看新鮮感,而不是一見面就拿專業的要求來衡量跨界。當明星通過跨界展現事業上不斷進取的可能,大家不妨先送上鼓勵和祝福。至於他們的跨界路能走多遠,那就不僅僅靠大眾的祝福,還得靠自身實力。

觀眾在乎的是“紅”還是“唱”?

巴圖遭淘汰宋丹丹發聲安慰

對明星來說,找尋自己的“音樂夢想”是好事,但其實觀眾在乎的是“人紅”還是“唱得好”?

薛之謙曾在微博上自嘲發的段子閱讀量很高,但關於自己的歌曲則乏人問津,就連綜藝節目組也隻看重他的演出效果而不是歌唱。日前,薛之謙在微博斥音樂類綜藝節目《誰是大歌神》“不守承諾”。薛之謙表示自己為這個節目付出了許多,他就隻有一個心願:“就是能讓我在最后一期節目裡可以上台唱一首歌請別剪掉……”對此,《誰是大歌神》官微解釋說是“節目時長的原因”。

因為“節目時長”的關系,紅人薛之謙的歌唱被剪掉,而對名氣稍遜的歌手來說則更尷尬。前晚,《跨界歌王》播出后巴圖迅速登上微博實時熱搜榜,原因是他在節目裡的表演被巫啟賢等評委判定為“不適合跟觀眾見面”。節目中,巴圖本不願意穿戲服表演,但節目組要求他還原《羋月傳》裡舉鼎的一幕,他隻好照辦,可是卻未能通過試唱環節,成為當晚唯一一位不能跟觀眾見面的歌手。對於節目組的判定,觀眾很不滿意,“評委為什麼連演唱的機會都不給你?是因為你的名氣不夠嗎?”“不管是不是節目組故意設計的梗,不讓巴圖上去唱這事做得真不夠妥帖。”

大量網友替巴圖鳴不平,宋丹丹則在第一時間發聲安慰兒子,“我最可愛的兒子:你今天不光唱得好,所有的表達都非常得體,媽媽真為你自豪!還有機會,你還那麼年輕(挫折對你很重要),媽媽知道:你真的特別棒!愛你我的寶貝!明天回家來,媽媽給你做好吃的!”

是否看好明星跨界?

有人贊有人憂

明星跨界成潮流,有的“演而優則導”,有的“演而優則唱”,還有的在資本市場游刃有余……明星們在不同領域玩得不亦樂乎,對這個現象你怎麼看?

有網友贊同明星跨界,認為他們既然有實力就應該秀出來。“愛豆能唱能跳能演,為什麼要局限隻在某一方面發展呢?全方位展示不是更好嗎?藝多不壓身。”“偶像跨界更好吸‘粉’,演戲、唱歌、真人秀,總有一個時刻能打動人。”“既然跨界是種潮流,跟上總沒錯。”

但也有網友擔心跨界分散了明星的精力,讓他們不能在自己的本行好好發展,“我一直認為,‘術業有專攻’這個詞就沒有在明星的字典裡出現過。但是跨界終歸是需要時間經營的,別耽誤了本行、變成‘不務正業’呀。”“粉絲的追捧讓跨界似乎顯得很簡單,但事實真是這樣嗎?好的演員還是該拿作品說話,要多留點時間在提升演技和塑造人物上才對。”

(責編:歐興榮、陳苑)

推薦閱讀

父親節,聽男神致父愛
今年父親節,人民網文化頻道力邀多位文藝“男神”傾情獻“聲”,送上一聲聲祝福,帶來一首首詩篇。在平平仄仄的歲月裡,找尋峰回路轉的光陰故事。
【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父親節,聽男神致父愛 今年父親節,人民網文化頻道力邀多位文藝“男神”傾情獻“聲”,送上一聲聲祝福,帶來一首首詩篇。在平平仄仄的歲月裡,找尋峰回路轉的光陰故事。 【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

中國演出市場重回春天?"擠泡沫"任重道遠
中國演出行業協會日前發布的《2015中國演出市場年度報告》顯示,2015年我國演出市場總體經濟規模446.59億元,同比上升2.83%。相較前兩年總體遇冷的“陣痛期”,我國的演出市場呈現出回暖趨勢。【詳細】
影視|演出|藝術中國演出市場重回春天?"擠泡沫"任重道遠 中國演出行業協會日前發布的《2015中國演出市場年度報告》顯示,2015年我國演出市場總體經濟規模446.59億元,同比上升2.83%。相較前兩年總體遇冷的“陣痛期”,我國的演出市場呈現出回暖趨勢。【詳細】

影視|演出|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