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服務供給拓寬服務形式 為博物館開放夜場點“贊”

2016年06月04日08:44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為博物館開放夜場點個“贊”

【求同存異】

前不久,首都博物館首次開放夜場參觀。首博於1981年正式對外開放,目前的新館建成也已整十年,我們不得不說,這個“首次”來得晚了一些。即便如此,仍應為它歡呼鼓掌,因為此舉令城市的夜晚多了些文化氣息。

在我國,已有不少博物館有過夜間開放。比如,北京自然博物館早在2005年的暑期就開展過“博物館之夜”活動。國家博物館、吉林長春偽滿皇宮博物院、浙江博物館武林館區等也都曾試水夜場。而西方國家在這方面走在了我們的前面。早在20世紀80年代,歐美就有一些博物館開啟了夜場參觀模式。目前,歐美的一些博物館已經把夜場展覽變成了常態。比如,盧浮宮博物館日常開放時間為9點至18點,而每周三、周五晚上則延遲到21點45﹔大英博物館每逢周五開放時間延長至晚間8點30﹔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在每周五和周六開放時間延遲至晚間9點。

夜晚在人類生活中佔據半邊天,也是人們文化休閑的主要時段。人們怎麼度過夜晚這段時間,在一定程度上表征著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在漫長的傳統社會,“夜”是禁閉的代名詞。我國歷代王朝大多實行嚴格的宵禁制度,“夜聚曉散”的行為是法律所不容的。夜幕降臨之后,普通百姓不被允許出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美好的田園詩,又何嘗不是一種無奈的選擇呢?直至近代的曙光刺破夜幕,現代娛樂方式在城市逐漸興起,人們才能在非節慶日子裡的夜晚,在公共場所進行文化娛樂活動。《清代北京竹枝詞》中記載:“夜戲公然見帝京,爭將歌舞繪承平。緣何不許金吾禁,都有章章義務名。”而20世紀30年代的《益世報》等媒體上刊載的戲院廣告中,也可以發現當時許多戲院都是白天夜間同時營業。

時至今日,人們對文化生活多樣性的渴望,比以往更加強烈。如果一個城市的夜晚,隻有劇院、影院、酒吧、歌廳等消費之地,普通大眾的文化需求並不能得到充分滿足,他們的幸福體驗也將大打折扣。這就對博物館、圖書館等更具內涵的文化設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隨著當代中國人生活節奏的加快,大部分城市居民白天疲於奔波,幾乎無暇走進博物館等文化設施。到了晚上空閑下來,這些文化設施卻已與他們一起“下班”了,甚至比他們下班得更加“准時”,怎能不令人望館興嘆?

夜間開放博物館等公共文化設施,也是增加服務供給、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效能的有效措施。據統計,截至2015年年底,我國登記注冊的博物館已達4692家,其中,國有博物館3582家,非國有博物館1110家。總體而言,博物館利用效率不高。反觀圖書館,服務潛力就得到了較好的挖掘。一個原因就是,近年來很多圖書館已把開放時間延長至夜間,比如首都圖書館部分閱覽室開放至晚上7點半,國家圖書館有的閱覽室則開放至晚上9點。

當然,博物館和圖書館性質不同,博物館一旦夜間開放,安保等問題要復雜得多。但俗話說得好,辦法總比困難多。任何創新都是一場考驗,都難免有失敗的風險,但任何風險都不應成為固步不前、慵懶不為的理由。與其任由藏品毫無風險地“宅”在館內“獨守空閨”,倒不如讓其和觀眾一起“共度春宵”。

說到底,評價一座博物館,不僅要看它擁有什麼資源,更要看它用這些資源為公眾做了什麼。2015年公布的《博物館條例》要求博物館向社會免費開放,並鼓勵博物館根據自身特點、條件,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開展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社會教育和服務活動,參與社區文化建設和對外文化交流與合作。前文提到的我國博物館試水夜場參觀,增加了服務供給,拓寬了服務形式,理應成為博物館發展的方向。對此,我們充滿期待。

(胡一峰)

(責編:陳苑、李岩)

推薦閱讀

父親節,聽男神致父愛
今年父親節,人民網文化頻道力邀多位文藝“男神”傾情獻“聲”,送上一聲聲祝福,帶來一首首詩篇。在平平仄仄的歲月裡,找尋峰回路轉的光陰故事。
【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父親節,聽男神致父愛 今年父親節,人民網文化頻道力邀多位文藝“男神”傾情獻“聲”,送上一聲聲祝福,帶來一首首詩篇。在平平仄仄的歲月裡,找尋峰回路轉的光陰故事。 【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

中國演出市場重回春天?"擠泡沫"任重道遠
中國演出行業協會日前發布的《2015中國演出市場年度報告》顯示,2015年我國演出市場總體經濟規模446.59億元,同比上升2.83%。相較前兩年總體遇冷的“陣痛期”,我國的演出市場呈現出回暖趨勢。【詳細】
影視|演出|藝術中國演出市場重回春天?"擠泡沫"任重道遠 中國演出行業協會日前發布的《2015中國演出市場年度報告》顯示,2015年我國演出市場總體經濟規模446.59億元,同比上升2.83%。相較前兩年總體遇冷的“陣痛期”,我國的演出市場呈現出回暖趨勢。【詳細】

影視|演出|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