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香粽
如果選擇一種最具代表性的端午節飲食符號,當然非粽子莫屬。粽子古稱“角黍”“筒粽”,西晉周處《風土記》有“以菰葉裹黏米,煮熟,謂之角黍”的記載﹔南朝吳均在《續齊諧記》中也說:“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水,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貯米,投水以祭之。”宋代粽子品種增多,稱呼各異,《東京夢華錄》《武林舊事》《夢粱錄》《事文類聚》等均有記載。
有這樣的生活基礎,粽子自然成為宋詩宋詞中一個鮮明的意象。“九子粽香仙醴熟,共瞻宸極祝千春”“一一雕盤分楚粽,重重團扇畫秦娥”,這是“太平宰相”晏殊《端午詞·內廷》中的詩句。“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處玳筵羅列”(黃裳《喜遷鶯·端午泛湖》)﹔“角黍包金,香蒲泛玉,風物依然荊楚”(楊無咎《齊天樂·端午》),較之“金”“玉”,黃裳、楊無咎的詞句刻畫了粽子的精致。“團粽明朝便無味,菖蒲今日麼生香”(楊萬裡《端午獨酌》),“榴花角黍斗時新,今日誰家不酒樽”(戴復古《揚州端午呈趙帥》),端午節之樂,少不了品嘗新鮮香甜的粽子。至於“角黍菖絲隨絲物,旨甘時下五雲中”(曹勛《端午帖子九首》),“詩卷打門驚節序,滿盤角黍正累累”(魏了翁《將至古渝虞憲以三絕同端午節見寄用韻為謝》),“黃金角黍照盤明,秋月弓灣斗彩贏”(羅公升《端午夫人閣》),端午節怎能少了粽子?一代詞宗李清照也未能免俗,曾以粽子入詩寫應酬宮廷之作:“三宮催解粽,妝罷未天明。便面天題字,歌頭御賜名。”(《夫人閣端午帖子》)
當然,端午節小小的粽子也包裹著沉重、悲憤之情。“屈平鄉國逢重五,不比常年角黍盤”(陸游《歸州重五》),“角黍堆盤何處奠,沉湘千古使人悲”(虞儔《端午日用韻》),“朱符不寫湘累恨,角黍難包楚國羞”(黃庚《端午月山主人酒邊即事》)等,表達了對屈原的深深懷念和對楚國昏庸政治的辛辣諷刺。
粽子既是端午節的一個符號,也早已成為中華幾千年飲食文化的重要載體,正如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所解說的:“從農耕文明到工業文明,技術的進步,使得粽子不再局限於地域和時令。”一年四季,人們隨時可以享受粽子的美味,只是別忘了其中豐富的文化記憶與濃濃的情感表達。
賽龍舟
“龍舟競渡”是端午節一道壯觀的風景,如今已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宋代賽龍舟更加盛行,孟元老《東京夢華錄》中有天子駕幸金明池觀龍舟競渡的記載,只是時間不在端午節。在南方,寬廣的水域為賽龍舟提供了便利,龍舟競渡更盛,因而宋代詩詞中有大量賽龍舟的描寫。“坊村一處一龍船,劈浪飛橈斗欲先。”(鄒浩《昭州競渡》)“兩兩龍舟爭競渡,奈珠帘、暮卷西山雨。看未足,怎歸去。”(甄龍友《賀新郎》)“棹翻波浪山如雪,醉殺兒郎喜欲顛。”(楊萬裡《端午前一日阻風鄱陽湖觀競渡》)“錦標贏得千人笑,畫鼓敲殘一半春。”(樓鑰《湖亭觀競渡》)“龍艘破浪槳萬枝,鉦鼓聒天旗掣水。”(白玉蟾《端午抒懷》)“三三五五垂楊底,守定龍舟看不歸。”(黎廷瑞《端午東湖觀競渡》)“不信滄江傳競渡,彩旗畫鼓鬧西城。”(董嗣杲《江州重午》)不一而足。
但是,如果想分享端午節宋人賽龍舟的熱鬧,那不妨看看黃裳描寫端午節賽龍舟宏大場面的兩闋詞作。其一《減字木蘭花·競渡》:“紅旗高舉,飛出深深楊柳渚。鼓擊春雷,直破煙波遠遠回。歡聲震地,驚退萬人爭戰氣。金碧樓西,銜得錦標第一歸。”紅旗迎風招展,鼓聲響如春雷,歡呼聲震天動地,從柳蔭中飛出的龍舟,直破煙波,驚退萬人。看吧,金碧輝煌的樓閣邊,奪得錦標的優勝者勝利返航了。
其二《喜遷鶯·端午泛湖》:“梅霖初歇。乍絳蕊海榴,爭開時節。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處玳筵羅列。斗巧盡輸少年,玉腕彩絲雙結。艤彩舫,看龍舟兩兩,波心齊發。奇絕。難畫處,激起浪花,飛作湖間雪。畫鼓喧雷,紅旗閃電,奪罷錦標方徹。望中水天日暮,猶見朱帘高揭。歸棹晚,載菏花十裡,一鉤新月。”端午節梅雨初歇,海榴初開,人們嘗粽子、品香蒲、戲斗草、結彩絲,此時成雙成對的彩船來看龍舟奪錦賽了:浪花飛雪,鼓聲喧天,紅旗獵獵,直到奪得錦標方罷。然而還未盡興:暮色雖然降臨,但依然能看到高挑朱帘的人家,因為觀看競渡的人們還沉浸在熱烈氣氛中,直到天色已晚,新月升起,彩舫載著十裡荷香愜意而歸。兩首詞作場面驚心動魄,氣氛緊張激烈,猶如兩場龍舟競渡的實況轉播。
浴蘭湯
端午節還有一個美麗的別稱“浴蘭節”。“浴蘭湯兮沐芳,華採衣兮若英”,這是屈原《九歌·雲中君》的詩句﹔“午日,以蘭湯沐浴”,這是漢代《大戴禮記》的說法﹔“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這是南朝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可見“浴蘭湯”的習俗由來已久。端午時節已到仲夏,毒虫滋生,瘟疫流行,故民間稱五月為“惡月”“毒月”,加上多雨潮濕人易出汗,古人沐浴蘭湯,避瘟驅毒以潔身體,可謂很好的衛生習慣。對此李白詩作《沐浴子》有“沐芳莫彈冠,浴蘭莫振衣”的描寫。元稹在《表夏十首》中也雲:“靈均死波后,是節常浴蘭。”“人浴蘭湯,事不忘於端午﹔客斟菊酒,興常記於重陽。”《聲律啟蒙》上的對聯也印証著這一習俗。當然這裡的“蘭”雖是一種菊科植物佩蘭,浴蘭湯就是一種中草藥浴,但沐浴之“湯”冠名以“蘭”,你不得不說平添了幾多雅致、幾多浪漫。
宋代端午節沐浴蘭湯盛行,因而這一習俗也走進了詩詞。“山來佳節載南荊,一浴蘭湯萬慮清”(晏殊《端午詞·內廷》)﹔“嘉辰共喜沐蘭湯,毒公式何須採艾禳”(歐陽修《端午帖子詞》)﹔“見浴蘭才罷,拂掠新妝,巧梳雲髻”(趙長卿《醉蓬萊·端午》)。
歐陽修有一闋詞作《漁家傲》,描寫一位閨中女子端午節的生活和情思,其中除了端午節習俗吃粽子、飲蒲酒外,還有沐蘭浴。詞曰:“五月榴花妖艷烘,綠楊帶雨垂垂重,五色新絲纏角粽。金盤送,生綃畫扇盤雙鳳。 正是浴蘭時節動,菖蒲酒美清尊共,葉裡黃鸝時一弄。猶瞢忪,等閑驚破紗窗夢。”
一代文豪蘇軾也有一首描寫女子歡度端午節的小令《浣溪沙·端午》,詞作筆觸細膩,刻畫栩栩如生,情景如在眼前,其中也寫到沐蘭湯習俗。詞曰:“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流香漲膩滿晴川。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挂綠雲鬟。佳人相見一千年。”
吊屈原
憑吊屈原是端午節最具文化價值的主題。北宋亡國、宋室南渡以及南宋末年,家國之恨使得屈原的愛國情懷在宋代詩詞中表達得更加突出。
仁宗年間進士余靖,與歐陽修、王素、蔡襄為著名的慶歷“四諫”,其詩作《端午日寄酒庶回都官》,懷屈原、表悲傷:“龍舟爭快楚江濱,吊屈誰知特愴神。家釀寄君須酩酊,古今嫌見獨醒人。”梅堯臣詩作《五月五日》這樣贊美屈原的人格:“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嘗奈讒謗,徒欲卻蛟龍。未泯生前恨,而追沒后蹤。沅湘碧潭水,應自照千峰。”張耒的《和端午》表達了對屈原為國冤死的悲切:“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國亡身殞今何有,隻留離騷在世間。”
青年蘇軾於入京途中寫有長詩《屈原塔》,其中曰:“楚人悲屈原,千載意未歇。精魂飄何處,父老空哽咽……屈原古壯士,就死意甚烈……名聲實無窮,富貴亦暫熱。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節。”詩作交代了楚人千載悲屈原的習俗及原因,結尾表達了對屈原高潔人格的贊美:名聲的無窮與富貴的短暫,唯有像屈原這樣的大夫才能明白真正的選擇,才能做到“持死節”而不移。其詞作《六?令·天中節》更是悲慨不盡,下片曰:“感嘆懷王昏聵,悲戚秦吞楚。異客垂涕淫淫,鬢白知幾許?朝夕新亭對泣,淚竭陵陽處。汨羅江渚,湘累已逝,惟有萬千斷腸句。”
“淚眼轉天昏,去路迢迢隔九門。角黍滿盤無意舉,凝魂。不為當時澤畔痕。 腸斷武陵村,骨冷難同月下樽。強泛菖蒲酬令節,空勤。風葉蕭蕭不忍聞。”李之儀以一闋《南鄉子》詠端午,想到屈原心情更加沉重。“高詠楚詞酬午日,天涯節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紅。無人知此意,歌罷滿帘風。萬事一身傷老矣,戎葵凝笑牆東。酒杯深淺去年同。試澆橋下水,今夕到湘中。”避亂江南的陳與義,以一闋《臨江仙》憑吊屈原,表達自己“一身傷老”之時的感慨。
詞人楊無咎在《齊天樂·端午》中以反語表達宋室南渡后的痛苦:“沉湘人去已遠,勸君休對酒,感時懷古。慢囀鶯喉,輕敲象板,勝讀《離騷》章句。”南宋朝廷偏安苟存,屈原的《離騷》引發戴復古強烈的共鳴,其詩作《端午豐宅之提舉送酒》表達了對“屈騷精神”的向往:“海榴花上雨蕭蕭,自切菖蒲泛濁醪。今日獨醒無用處,為公痛飲讀離騷。”盧祖皋對屈膝求和的朝政深為不滿,在詞作《水龍吟·淮西重午》中表憤憤之情,發深沉之問:“念《離騷》恨遠,獨醒人去,闌干外,誰懷古?”
面對江河破碎,劉克庄長歌當哭:“有累臣澤畔,感時惆悵。縱使菖蒲生九節,爭如白發長千丈。但浩然一笑獨醒人,空悲壯。”(《滿江紅·端午》)。文天祥的《端午即事》更是表達了自己“一片丹心照汗青”的報國之志與無奈之情:“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見,新知萬裡外。丹心照夙昔,鬢發日已改。我欲從靈均,三湘隔遼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