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那些事:插艾葉或者菖蒲有哪些科學依據?

2016年06月06日19:07  來源:千龍網
 
原標題:端午節的那些事:插艾葉或者菖蒲有哪些科學依據?

  來源標題:端午節的那些事

  中華文明具有五千多年的歷史,在這漫長的時間裡,我們的祖先創造了眾多具有特色的節日及習俗。傳統的節日習俗代代相傳,民俗專家們稱中國節俗表現出了鮮明的農業文化特色,節俗是傳承和變異的統一,節俗有著極其豐富的內容。

  五月五:吃粽子

  端午節是我國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由於地域和民族的區別,節日習俗也有所不同,其表現形式有:吃粽子、插艾葉、賽龍舟、蕩秋千等。而有關於端午節由來的傳說也是多種多樣,有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紀念曹娥說等等,但無論紀念誰,都與粽子撇不開關系。

  “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人們就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這種食物被稱為‘角黍’。而用竹筒裝米后,密封烤熟,被稱為‘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就成了廣東鹼水粽。”

  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必備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了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到了南北朝時期,出現了雜粽,即摻在米中的附加料品種增多,出現了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有錐形、菱形。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就是將果品與米一起包煮。詩人蘇東坡曾有“時於粽裡見楊梅”的詩句。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后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也出現了豆沙、豬肉、鬆子仁、棗子、胡桃等等。

  粽子“最終形態”的形成經過了漫長的實踐過程,而如今,每年農歷五月初,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

  插艾葉或者菖蒲

  在端午節這一天除了必備的粽子外,部分地區的人們還要在自家門上或屋內插上艾葉或者菖蒲,這些習俗有哪些科學依據呢?

  五月在俗信中被認定為惡月,也稱“毒月”,從科學的觀點來解釋,是指此時氣溫迅速升高,天氣暑熱,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毒瘴滋生,人極易生病。為了應付惡月,安度暑日,民間便在端午這天,選吃一些營養價值較高的食物,並採集一些草藥懸挂、佩戴或服用,以此防病。

  端午節家家戶戶都要吃粽子,而最傳統的當屬紅豆糯米粽了。紅豆不僅含有多種營養物質,而且具有利水除濕、和血排膿、消腫解毒等功效,是夏日清利濕熱不可多得的佳品。古時端午節這天,家家戶戶都要把從田野採回的艾蒿、菖蒲懸挂在門戶上,有的用艾葉、菖蒲、大蒜燒水洗澡並噴洒房前屋后,或用艾葉或菖蒲浸制藥酒飲服。一些地方的人還喜歡將艾葉、菖蒲研成末,包上布,制成香包(又稱香袋、香囊)佩飾,以其香氣避免虫菌侵擾。 (摘自《奧秘》)

(責編:歐興榮、陳苑)

推薦閱讀

父親節,聽男神致父愛
今年父親節,人民網文化頻道力邀多位文藝“男神”傾情獻“聲”,送上一聲聲祝福,帶來一首首詩篇。在平平仄仄的歲月裡,找尋峰回路轉的光陰故事。
【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父親節,聽男神致父愛 今年父親節,人民網文化頻道力邀多位文藝“男神”傾情獻“聲”,送上一聲聲祝福,帶來一首首詩篇。在平平仄仄的歲月裡,找尋峰回路轉的光陰故事。 【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

中國演出市場重回春天?"擠泡沫"任重道遠
中國演出行業協會日前發布的《2015中國演出市場年度報告》顯示,2015年我國演出市場總體經濟規模446.59億元,同比上升2.83%。相較前兩年總體遇冷的“陣痛期”,我國的演出市場呈現出回暖趨勢。【詳細】
影視|演出|藝術中國演出市場重回春天?"擠泡沫"任重道遠 中國演出行業協會日前發布的《2015中國演出市場年度報告》顯示,2015年我國演出市場總體經濟規模446.59億元,同比上升2.83%。相較前兩年總體遇冷的“陣痛期”,我國的演出市場呈現出回暖趨勢。【詳細】

影視|演出|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