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挺:做一個皮實的干淨人

2016年07月04日08:18  來源:京華時報
 
原標題:王挺 做一個皮實的干淨人

  刑警出身的王挺跨行進入娛樂圈,以硬漢形象獲得觀眾認可。2012年上半年,他先后飾演了《重案六組》中的丁箭、《火流星》中的霍辰星、《斷劍》中的達文秀多個角色。近日,王挺主演的電視劇《三八線》在北京衛視取得高收視。由於職業的關系,王挺挑戰起熒屏硬漢角色來,可謂駕輕就熟,“那種硬漢的感覺,是一種骨子裡滲透出來的東西,而不是咬牙切齒撞出來的。我不需要刻意去演,是本色出演。”

  三八線

  不用替身向前輩致敬

  2009年,王挺在拍攝《高粱紅了》最后一場戲時發生意外,炸點提前爆炸導致他“雙臂深二度燒傷、臉部二度燒傷”,這對靠臉吃飯的演員來說無異於一個致命打擊。受傷之后,王挺對拍戰爭場面留有陰影,拍有炸點的戲時會本能地拒絕。

  但是在《三八線》中,王挺需要開著卡車在敵機轟炸中來回穿梭,其中更是不乏爆炸、跳車的戲份,他卻多次向導演表示不需要替身,“因為我知道如果不付出一定的努力,或者在身體上不受一些苦,是沒有辦法去塑造張金旺的。我認為向前輩致敬,吃這點苦值得。”

  談起拍攝中的感受,王挺像是打開了話匣子,“幾乎每場戲都是用心扑進去的。其中有一場運物資到前線卻遭遇轟炸的戲,整個爆破把我包圍了,四周全是火,我感覺到瞬間體溫高漲,估計有五十多度,心裡非常慌,呼吸困難。我要用牙咬著繩索往前爬,耳朵、眼睛、鼻子、嘴裡全都是土,是一個身體和精神的極致考驗。”

  雖然王挺說得輕描淡寫,卻依舊能讓人感受到拍攝時的危險。王挺說:“我始終覺得這麼做是有價值的、有意義的,因為這是真實的事情。我們演戲都這麼痛苦了,當年的運輸兵他們所經歷的是我們難以想象的。一想到自己畢竟在那一瞬間塑造了一個能感動自己的,而且我相信將來也能感動觀眾的一個志願軍運輸兵的形象,就覺得挺棒的,我們只是在盡最大努力去演好他們。”

  入行

  誤打誤撞變硬漢演員

  在“小鮮肉”當道的當代影視業,王挺用硬漢的形象殺出重圍,的確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他坦言:“我不是偶像派那種靠俊俏的外表,我更多的是靠對人物內心的解讀讓觀眾有親切感。”這種獨特的品質當然和王挺早年間的生活經歷有關。他受父親的影響更深一些,尤其是父親那句“好男兒志在四方”,讓王挺有了更多去嘗試新生活和新環境的勇氣,從而也是他跨進表演行業的原因之一。

  從2002年在電視劇《重案六組2》中小試牛刀到主演電視劇《三八線》,王挺已在影視道路上走過了十余載。進入演藝圈之前,王挺曾做過職業運動員與刑警。而且,王挺的刑警身份絕不是什麼曇花一現的小插曲或者是生活中的小花絮,他獲得的表彰就是最好的証明:1993年榮立個人三等功﹔1994年“嚴打”工作先進個人﹔1994年海南省公安工作積極分子……而作為一名運動員,他也榮獲過不少的冠軍榮譽。他獲得過1990年第十一屆全運會拳擊項目75公斤級冠軍﹔1991年全國散打溫州擂台賽75公斤級冠軍。另外,他還在1998年“中美拳擊武術對抗賽”中出任裁判,並被國家體委授予優秀裁判獎……

  從警察業跨行入影視圈,王挺坦言自己純粹是誤打誤撞。第一次拍MV、第一次拍電影都是偶然探班卻都碰巧被導演盯上了,“做刑警的時候我就希望要是能影響更多的人就好了。那時我冒過險,打擊過惡性犯罪,立過三等功,還是海口市的優秀工作者。這一點我到今天都可以拍著胸脯說,我對海口的一方平安是做出過我應該做的貢獻的。那時我甚至還想去特警反恐,因為我骨子裡就像流淌著戰士的血液。有時候看到那些英雄主義的片子,我會想有一天能做演員也挺好。有趣的是,冥冥中生活就這樣去安排了。一次偶然探班我被導演相中,自此我的人生換了另外一條道路。”

  原則

  隻演正能量角色

  對於自己主演的作品,王挺更是如數家珍,“不算《三八線》,加上要接的一部電影,有25部了,其中佔相當大比例的是戰爭劇。”王挺坦言經常會有人問他演同類題材演煩了沒有。對此,他笑稱自己是“膽汁型性格”,特別適合演軍人、警察或者剛直不阿、很倔?的人,“其實我一點都沒煩,也不會強迫自己一定要換一個路數,可能我身上最見長的還是那一部分血性。這種東西是我骨子裡的,我應該發揮自己的這些特點和這種體能,多塑造一些正能量的東西。”

  王挺對於影視劇以及影視行業有著自己獨特的理解。在大量抗戰神劇詆毀行業聲譽的當下,他依然可以飾演一些有價值的角色。除了對文化的了解外,自己的底線同樣也指揮著他的選擇。他說:“不要讓我觸碰到我不相信的事情,就算它多麼戲劇化,將來收視率再高,我也覺得這是給我留下的一個污點。我不願意在我的人生裡留下這樣的污點。”

  “正能量”是王挺頻繁提及的一個詞語。王挺希望“帶給自己的劇迷一些健康的有文化營養的作品,而不是追求噱頭、嘩眾取寵的文化垃圾”。他直言曾經因為這個原因推掉過很多戲,“人就這一輩子,應該有自己的某種堅持,有自己的底線。起碼在演不動的那一天,還是個對得起自己選擇的人。”所以,對於演什麼角色,王挺有自己的原則:“我不演雷劇和神劇,我演的人物一定是經得起推敲的,哪怕有時候會出演一些反面角色,出發點也是為了教育觀眾。”

  座右銘

  希望做個干淨的好人

  王挺透露自己對熒屏形象的塑造與之前所受的教育以及生活閱歷息息相關。現實生活中的他喜歡看《大長今》《阿信》《媳婦的美好時代》等勵志劇、現代劇。在他看來,這些作品是建立在對生活的某種認識上的,是靠譜的,“它們會告訴你應該怎麼幫助他人、怎麼建立一個和諧的家庭、怎麼克服困難、怎麼做一個好人。”

  王挺的微博中有大量關於人生的思考和對生活的反思,“中國有句話叫文以載道。在今天這樣一個信息爆棚的時代,我們還是應該有一些傳統的東西,多弘揚一些正能量,要有責任感、有擔當,要勤勞、朴實,要積極地面對生活。”

  王挺的微信簽名正是他人生的座右銘,他說要做“皮實的干淨人”,首先要干淨、要純粹,也一定要皮實。他坦言自己也有做得不好的地方,“拍戲的時候脾氣比較大,雖然沒有惡意,但有時候說話不考慮別人的感受。不過,我會主動跟別人說對不起,希望對方能夠原諒。我不是自己口中那麼好的人,但我希望自己做這樣的人。”相信這個一直追求“干淨皮實”的實力演員,會為我們呈現更多的優秀作品,就像他微博中寫到的:“好好調整沉澱,好作品在路上。”

  記者手記

  鐵漢柔情

  鐵漢柔情這句話用在王挺身上再合適不過。這個外表冷峻的“硬漢”也有一顆“暖男”的心,每進一個劇組都堅持天天為全組人買水,遇到流感暴發會搬來幾箱枇杷膏備用,“每個戲都要花至少兩萬,就是想讓大家都開心,有一個好的生活氛圍。”王挺的柔情,還體現在他有一顆感恩之心。在和一些老前輩的交往中,他總能學到不少東西,比如在鑽研表演技巧的同時,注意導演對於整部劇的把握。

  京華時報記者趙楠楠

(責編:陳燦、陳苑)

推薦閱讀

父親節,聽男神致父愛
今年父親節,人民網文化頻道力邀多位文藝“男神”傾情獻“聲”,送上一聲聲祝福,帶來一首首詩篇。在平平仄仄的歲月裡,找尋峰回路轉的光陰故事。
【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父親節,聽男神致父愛 今年父親節,人民網文化頻道力邀多位文藝“男神”傾情獻“聲”,送上一聲聲祝福,帶來一首首詩篇。在平平仄仄的歲月裡,找尋峰回路轉的光陰故事。 【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

中國演出市場重回春天?"擠泡沫"任重道遠
中國演出行業協會日前發布的《2015中國演出市場年度報告》顯示,2015年我國演出市場總體經濟規模446.59億元,同比上升2.83%。相較前兩年總體遇冷的“陣痛期”,我國的演出市場呈現出回暖趨勢。【詳細】
影視|演出|藝術中國演出市場重回春天?"擠泡沫"任重道遠 中國演出行業協會日前發布的《2015中國演出市場年度報告》顯示,2015年我國演出市場總體經濟規模446.59億元,同比上升2.83%。相較前兩年總體遇冷的“陣痛期”,我國的演出市場呈現出回暖趨勢。【詳細】

影視|演出|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