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安東尼·福奎阿執導翻拍的新版《豪勇七蛟龍》正式在北美上映,影片翻拍自1960年著名同名西部片 (1960年版又翻拍自黑澤明1954年經典之作 《七武士》),它講述了多文化背景的、性格迥異的幾個人團結一致,伸張正義的故事。
作為本月初揭幕的多倫多電影節的開幕片,新版《豪勇七蛟龍》的動作場面引人入勝,原本年代感十足的西部片被翻新后,以更現代的風格呈現於大銀幕,吸引了年輕一代觀眾的目光。但影片上映后票房表現平平,評論也毀譽參半,不少評論認為新片雖然比原片制作陣容強大,有丹澤爾·華盛頓和克裡斯·帕拉特這樣的重量級影星加盟,但因其更偏愛浮夸的場面而不是精巧的情節,所以“比原片傻,比原片聒噪”。
刻意求變但誠意不足,致敬片流於俗套
憑借獲獎影片 《訓練日》 而聲名鵲起的安東尼·福奎阿執導的新版《豪勇七蛟龍》,匯聚了丹澤爾·華盛頓、克裡斯·帕拉特、伊桑·霍克等一眾大牌男星,韓國明星李秉憲也有份參演。劇本則由尼克·皮佐拉托和理查德·溫克創作,不僅用到了約翰·斯特奇斯1960年版電影中的劇情,還參考了其他的經典美國西部片,比如1952年的《正午》、1953年的 《原野奇俠》,還有1969年的《日落黃沙》等等。
影片的故事背景被搬到了19世紀70年代末的一個墨西哥小鎮上,講述了美國內戰結束以后,在墨西哥的小村庄裡,七位勇士保護村民以防強盜襲擊的故事。毫無疑問,激烈的動作場面是這部影片的絕對亮點,特別是終極對決非常精彩,西部槍戰,高手們最初的實力碾壓和反派人物使用重武器進行的頑強抵抗,都看得人凝神屏息驚心動魄。影片最終,四座代表犧牲勇士的十字架佔據了屏幕的三分之一,該場景和前作如出一轍,甚至和黑澤明的舊作也有暗合之處。
作為好萊塢為數不多的黑人導演,此次福奎阿刻意求變,將原本清一色的七個白人主角設計成了更加多元化的七個特色人物,不僅出身不同,人種各異,甚至連講話的口音都大相徑庭,以此來突出團隊組合后的戲劇性。但令人遺憾的是,雖然影片力圖借用演員陣容的民族多樣性制造出一些有趣的復雜情節,但對七個角色的挖掘不夠詳盡徹底,讓人物形象顯得單薄,沒能表達出該有的思想深度,使這樣一部致敬片流於俗套。《時代》 給出了這樣的評論:“影片動作戲非常密集,但是也非常無腦,既不能算作輕佻的娛樂片,又沒超越生搬硬套純男性化電影特征的影片范疇。”
《七武士》高山仰止,致敬者前赴后繼
1954年,日本導演黑澤明執導了一部史詩級的武士電影《七武士》,影片以無懈可擊的結構,磅礡宏大的氣勢,令人嘆為觀止的戰斗場面和洋溢全片的陽剛之氣,講述了一段日本戰國時代七位無名武士為農民而戰的故事。《七武士》 在塑造七位英勇的武士形象、講述一段驚心動魄的戰斗故事的同時,對武士的生存方式和武士精神提出了思辨性的質疑,從而使影片呈現出更為深厚的思想內涵,是一部集電影藝術與人文思考於一體的裡程碑式作品。
八年后,有著“傳統攝影棚導演”之稱的約翰·斯特奇斯為了致敬《七武士》,翻拍了一部名為 《豪勇七蛟龍》(1960) 的美國西部片,尤·伯連納、史蒂夫·麥奎因、查爾斯·布朗森等當時紅極一時的演員讓該片斬下不俗票房。但是,將武士片移植到西部荒漠,它的故事背景、樣貌質地和精神意義相比《七武士》都已大相徑庭,不僅換了皮囊,也失了內核。
黑澤明的《七武士》被設計在武士沒落的時代,當時日本社會所存在的底層社會元素之間的對立關系相當微妙,整個武士階層在當時特定的情境下,對於正義、生存、階層的思考正好處於一個自省期。影片結尾那句“勝利的不是武士,而是農民”語重心長,充滿了無可奈何的滄桑感。而之后的諸多致敬或者模仿之作,基本上都是在“團結就是力量”的主題上反復做文章,要想選擇一個合適的時代背景,拍出 《七武士》一般大悲愴大情懷的作品,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黑澤明就像威廉·莎士比亞。”安東尼·福奎阿在接受採訪時也承認翻拍經典之作存在風險,《七武士》的高度難以企及。他直言自己只是想拍一部好看的電影,將經典的故事安放在我們所處的時代,以全新的面貌重新與觀眾見面,所以他實事求是地按照西部片的主流法則和精神內涵進行了商業化改編。
《蝙蝠俠大戰超人》的導演扎克·施耐德日前透露,他執導的最新電影《正義聯盟》 會像《七武士》的故事那樣,蝙蝠俠召集超人、神奇女俠、閃電俠等人共同對抗銀河系的黑暗君主。看來,《七武士》這一東方經典,導演們要從美國西部片一直延伸到超級英雄電影了。(記者 周怡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