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念故鄉陪老人回鄉走走

2016年10月03日13:20  來源:金山網
 
原標題:重陽念故鄉陪老人回鄉走走

  記者 肖方元

  “又是九月九,重陽夜,難聚首。思鄉的人兒,漂流在外頭……”重陽節將至,許多背井離鄉的人不自覺地會想起這首歌,發出與“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深有共鳴的感慨。這些人中,有不少是離開家鄉數十年的老人,也許因為工作、家庭、交通等原因,年輕時未能回老家看看,現在到了晚年,他們要回老家歸根的想法越來越強烈了。退休后有了時間有了條件,常回故鄉走走看看,尋找年少時的記憶,了一了思鄉之情。

  還是老家的面最好吃

  微信網友山花客近日在朋友圈發了不少她在鎮江和親朋旅游、聚會的照片。今年中秋節前,她和老伴從居住多年的深圳回到了老家鎮江,上一次回故鄉是在4年前。她姓周,64歲,這次回鎮計劃待到重陽節后再走,和老家的親戚朋友好好過上一個國慶假期。

  其實,山花客想回鎮江看看已經想了很久,但因為忙著帶孫等生活瑣事,一直未能如願。“這邊的親戚常在微信上發消息邀請我回去,我想回故鄉的願望就更強烈了。”加之兒子兒媳對她的心願也很支持,和老家的親戚商量好日程,打兩張飛機票,山花客就和老伴出發了。

  這次回鄉路上,她最念叨的是老家的鍋蓋面。“還是老家的面最好吃!”回來的第一餐,她就在親戚的帶領下去西津渡吃了鍋蓋面。“我們那的超市有賣鍋蓋面的醬油,以前也從鎮江帶了一點過去,但就是做不出那種正宗的味道。”所以在鎮江的這些天,她每天早餐都要出去吃面。品嘗著家鄉的美食,她還想起以前小時候在老家,每到重陽節,家中的大人會買回重陽糕,“是一種蒸的方糕,上面還插著小旗子。”

  這幾天,山花客把鎮江的景點都玩到了,到了晚上她就成了“低頭族”,一遍遍看著手機裡的照片,再發到朋友圈。

  說起回鄉的感受,她說,家鄉的變化讓她驚艷,“其實,我很喜歡鎮江的這種慢生活。”鎮江的幾個親戚家住得很近,經常串門、聚會,這讓她很羨慕,“我在深圳住的那個大型小區,裡面超市、藥店、服裝店等一應俱全,方便是方便,但鄰裡不往來,不像老家這邊那麼親。”

  故鄉親人家家生活好

  羨慕但不嫉妒

  今年61歲的葛先生,山東人,他居住在鎮江已有30多年了。之前由於工作等原因,他一直未能回鄉看看。現在退了休,回老家探望自然就擺上了日程。前段時間,應家鄉老同學的邀請,他在女兒的陪同下去了山東。

  “一共去了12天,2天和老同學聚會,3天旅游,剩下幾天走親戚。”闊別故鄉這麼多年,葛先生回鄉最大的感受是老家親戚們生活環境的變化,“家家都讓我羨慕”。“有幾家都住上了別墅,還有自家的小菜園,現代化的田園生活讓我羨慕不已。看到他們過得好,我由衷地高興,一點也不嫉妒。”葛先生說,拜訪親戚時,聽到的都是懷念的鄉音,特別感動。

  女兒是第一次到山東,一路上也像他一樣興奮,不斷問他這是哪鎮哪鄉,他想和女兒說說少年時上學、生活的地方,但家鄉巨變,他哪裡還找得著呢?隻能跟著親戚坐車兜兜轉轉,在記憶裡描摹當年的那些場景。

  葛先生的女兒說,最讓她難忘的是,離開時老家親戚們熱情地塞給他們很多特產,還有兩位父親的老同學前來送行,帶給他們自家小花園裡種的蔬菜。在她這個年輕人看來也許沒有什麼,但她知道對父親而言,意義可不一般,“對老人來說,這些兒時的伙伴現在本來就很少相聚了,以后隨著年齡的增長,聚的次數會越來越少,見一次少一次,所以我特別懂爸爸和他們分別時的那種依依不舍。”

(責編:歐興榮、陳苑)

相關專題

推薦閱讀

國家南海博物館首批文物捐贈入藏儀式
首批捐贈文物入藏,標志著國家南海博物館藏品征集工作邁出了扎實有效的一步。截至目前,已有多位個人收藏者捐贈了70000多件藏品,有5家機構捐贈或意向捐贈1000多件藏品”【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男神致敬父親節|世界遺產大會國家南海博物館首批文物捐贈入藏儀式 首批捐贈文物入藏,標志著國家南海博物館藏品征集工作邁出了扎實有效的一步。截至目前,已有多位個人收藏者捐贈了70000多件藏品,有5家機構捐贈或意向捐贈1000多件藏品”【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男神致敬父親節|世界遺產大會

政協委員熱議文藝繁榮

“‘中國故事’隻有用‘南腔北調’才能講得妙趣橫生。”“設網絡文學獎並不需要‘洪荒之力 ’。”“改變文藝創作浮躁現象,唯一辦法就是改革創新體制,文藝界也要供給側改革。”

【詳細】

影視|演出|藝術政協委員熱議文藝繁榮 “‘中國故事’隻有用‘南腔北調’才能講得妙趣橫生。”“設網絡文學獎並不需要‘洪荒之力 ’。”“改變文藝創作浮躁現象,唯一辦法就是改革創新體制,文藝界也要供給側改革。” 【詳細】

影視|演出|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