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長假過完,國慶檔影市的“?殺”也暫告一段落。今年國慶檔票房最終以15.8億元收官,比去年縮水了近3億。不過,業內人士卻認為,在今年內地影市總體萎靡不振的情況下,這個成績也可以接受。而備受矚目的四片混戰,結果是張涵予和彭於晏兩位硬漢主演的《湄公河行動》逆襲成功,以黑馬姿態奪得冠軍,王晶喜劇《王牌逗王牌》則墊底。
不意外
國慶檔票房縮水“可接受”
今年影市一直比較低迷,早在黃金周開始前,就有不少專業人士預測今年國慶檔票房難以超越去年,可能止步15億元。結果,數據顯示今年國慶檔最終以15.8億元收官,相比去年同期18.5億元的成績,縮水了2.7億元。事實上,國慶檔前三天累計票房已比去年國慶節同期的下滑10%,七天中當日票房也是呈遞減態勢,首日收2.81億,最后一日則僅有1.67億。據了解,這也是近10年來內地國慶檔票房首次出現下跌。
對於國慶檔票房縮水現象,業內相關人士則表示不意外。有影城經理分析說:今年市場總體較頹,國慶檔客流量確實比去年少一些。而且,今年幾部商業片的熱度也不像去年的《夏洛特煩惱》和《港囧》等喜劇那樣火爆,所以票房下滑也是意料之中。昨日,金逸珠江院線營銷經理謝世明也對新快報記者表示,今年這個成績其實還可以接受。“原先預計7天長假15億元左右,實際約15.8億。在今年市道低迷的情況下,這一大盤票房並不是那麼糟糕。”
有黑馬
“湄公河”反超“全世界”
今年國慶檔的主力軍是《從你的全世界路過》、《湄公河行動》、《爵跡》以及《王牌逗王牌》四部大片,票房佔比高達92.3%。同時,四部影片的“?殺”也是備受矚目。根據預售情況,一開始《爵跡》》是最被看好的,不少影城給的排片也較多,緊跟之后的是“全世界”和“王牌”。不過,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最終主旋律片《湄公河行動》反超,成了國慶檔的最大黑馬。
從票房情況看,《從你的全世界路過》憑借好口碑拿下了國慶檔前三天票冠軍,此前奪冠呼聲最高的《爵跡》因口碑爭議極大,上映不久便被“全世界”壓制,最終隻收得2.74億元,在國慶檔票房排行第三。與此同時,《湄公河行動》的數據則一直穩步上升,漸漸反超“全世界”,甚至實現連續七天逆跌,最后以5.31億元逆襲成為國慶黃金周冠軍,而“全世界”最終以4.66億元屈居其后。此外,王晶的喜劇電影《王牌逗王牌》熱度則一直跟不上前三部,最后獲得1.88億元票房,排名第四。
對於幾部大片的排名,有業內人士認為票房和口碑是比較一致的。《湄公河行動》雖然是主旋律片,但也是吸引力不小的槍戰動作片,除挂著林超賢的金字招牌外,無論動作場面還是主演演技都獲得了肯定,最終憑借遙遙領先的口碑上演了大逆襲。有院線經理評價說,從今年國慶檔的票房情況看,內地觀眾挑片子的口味也是越來越好了。(新快報記者 徐紹娜)
焦點
王晶+劉德華+黃曉明
為何觀眾不買賬
票房包尾的《王牌逗王牌》,不少評論認為,影片全是無聊的、生拼硬湊的橋段,刻意的搞笑,為了強做賣點污力全開。“總是覺得劉德華和周潤發接拍“王牌”和“澳門風雲”系列,是拿著自己的晚節幫朋友站台,看得觀眾也是心酸。”
就王晶而言,或許更恰當的稱呼不是導演,而是電影商人。他對於電影市場天生具有及其敏銳的嗅覺,就像他一直標榜的,不能通過票房賺回投資,就是導演的失誤。
從1981年,王晶首次執導《千王斗千霸》,其后執導賭片系列,精裝追女仔系列,最佳損友系列。王晶的電影一直是為影評人不喜的,覺得低俗和沒有藝術價值。但契合當時香港飛速發展的經濟現狀,迎合小市民嗜好。因此,在上世紀89、90年代,香港電影市場幾乎就是王晶的天下。
看多了好萊塢大片的觀眾們口味日益刁鑽,你會發現其實“王牌”中,王晶天方夜譚的想象(比如上帝種子)群星雲集(不加解釋)拿來主義和經典橋段拼湊(全片都是)並沒有改變,觀眾卻不再買賬。究其原因,不僅是香港電影乏出佳作鬼才,整體產業疲軟,恐怕更離不開觀眾電影品味提升變化的原因。現在的香港電影,已經跟不上觀眾欣賞的腳步了。影評人“桃桃淘電影”直言:“該片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是爛的。”盡管堆砌了一大堆明星,但影片總是通過讓演員扮傻來逗觀眾笑,從劉德華到黃曉明的全體演員也浮夸到令人尷尬。在豆瓣網上《王牌逗王牌》得分僅為3.7分。
《王牌逗王牌》在票房上的失敗証明,老拿爛片糊弄觀眾,一次兩次或許還能奏效,但觀眾不會老被騙。華星國際影城經理劉暉直言,觀眾是有欣賞水准的,他們會為自己的水准埋單。“《澳門風雲3》時王晶的口碑就已經很差了,很多觀眾都表示不能再忍了,只是因為影片檔期好,票房才這麼高。今年觀眾的口碑需求越來越高,還拿老一套糊弄觀眾,肯定行不通了。”(鐘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