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查獲的專業潛水設備,嫌犯夜間潛水到江底盜掘
被盜國寶級文物:虎鈕永昌大元帥金印
四川眉山江口鎮明末農民軍領袖張獻忠“江口沉銀遺址”河道區,70余名盜賊利用專業水下工具在夜間潛入江底瘋狂盜掘,挖出包括張獻忠大元帥金印的珍貴文物上千件。在公安部直接組織指揮下,經過眉山市、彭山區兩級公安機關兩年多的縝密偵查和連續奮戰,該案成功告破,打掉盜掘文物犯罪團伙10個,破獲盜掘古文化遺址、倒賣文物案件328起,抓獲犯罪嫌疑人70名,追回各類文物千余件,其中一級文物8件、二級文物38件、三級文物54件,涉案文物交易金額達3億元。該案也是改革開放以來全國最具影響力的文物案之一。
有人夜間潛入江底挖寶
2014年初,四川眉山警方在工作中發現,江口鎮岷江河道附近有人利用專業設備,夜間潛入“江口沉銀遺址”河道區域盜挖,盜挖文物后賣給文物販子,高價倒賣到外地賺取暴利。
眉山警方抽調精干警力組成專案組進行偵辦。經過一段時間的細致偵查和摸排,專案組初步查明此案涉及多個盜掘、倒賣文物犯罪團伙,他們大肆盜掘“江口沉銀遺址”文物,並進行倒賣,涉及全國10多個省市。
案情上報后,公安部高度重視,將此案列為部督案件,並多次聽取案件情況匯報,研究確定工作方案,全程指揮案件偵破工作,同時派員赴四川省眉山市指導案件調查、取証和偵辦工作。從2015年4月開始,在公安部直接指揮下,四川警方先后投入警力3000余人次,輾轉10多個省市,行程10余萬公裡,進行多輪收網行動,共抓獲犯罪嫌疑人70名,追回了“虎鈕永昌大元帥金印”等一大批國家珍貴文物。
多個團伙作案 長達4年
2015年6月25日,彭山區檢察院官網刊登了一則消息——《彭山檢察院主動介入張獻忠稀世寶藏被盜掘案》。文章顯示,2015年5月5日,彭山區人民檢察院偵監科主動提前介入彭山區公安局偵辦的盜掘“江口沉銀——張獻忠沉寶遺址”重大案件。
該文透露出此案更多細節,文章稱,該案系多個團伙作案,涉案人員眾多。作案時間從2011年至2015年4月,長達4年之久﹔涉案文物據專家初步估計,一級以上珍貴文物有多件,其中有金獅、金印、金冊子等,其價值估計過億。
其中主要涉案人員有彭山人王某、何某某涉嫌盜掘古文化遺址罪﹔湖北人袁某某、成都人杜某某涉嫌倒賣文物罪。至此,張獻忠沉寶在彭山區境內這一考古謎團終於逐漸浮出水面。
成功追繳“老虎金印”
據四川當地媒體報道,2015年4月,四川警方在雲南騰沖對在該案中起承上啟下作用的主要犯罪嫌疑人葛某實施了抓捕。警方分別在成都、眉山、彭山城區等地將團伙骨干成員逐一抓捕歸案。
此次集中抓捕收繳作案工具241件,凍結資金1000余萬,查封房產18處,扣押西王賞功27個、銀錠39個、各類錢幣逾千枚、現金178萬元、原始股票40萬股、其余金銀雜件逾百個、涉案汽車14輛、潛水服30套、氧氣瓶24個、金屬探測儀6台。
隨著審訊工作的深入,犯罪嫌疑人開始交代自己涉嫌的違法犯罪事實,並積極檢舉揭發他人的違法犯罪行為。隨后警方在10多個省市,行程10余萬公裡,陸續追回西王賞功、金銀錠、金冊等一大批珍貴文物。
2015年8月初,警方發現北京文物商人倪某涉嫌大量交易“江口沉銀遺址”內的被盜文物,立即派出工作組對倪某進行抓捕,並在青海將倪某抓獲,追回涉案文物22件,其中國家珍貴文物3件,包括“長沙府天啟元年五十兩金錠”1枚(一級文物)、花鳥、龍紋金腰牌2個(二級文物)。
犯罪團伙曾挖到張獻忠老虎金印1枚,這枚金印以800萬的價格賣給了一文物商人范某。后迫於壓力,范某與專案組聯系,表示願意將其購買的涉及的文物上交給警方。最終,警方從范某處收繳文物102件。經鑒定,其中一級文物4件(其中“虎鈕永昌大元帥金印”為國寶級),二級文物15件,三級文物30件,一般文物53件。
相關
張獻忠沉銀由來
張獻忠是中國歷史上的明末農民軍領袖,與李自成齊名,其曾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權,年號大順。1647年7月,張獻忠率部與明朝殘將、川西地方將領楊展在彭山江口激戰戰敗。張獻忠和部分官兵逃回成都,而滿載金銀的船隻多數被燒或因相互撞擊,沉入江中。
北青報記者查詢發現,“江口沉銀遺址”位於眉山市彭山區江口鎮的岷江河道內,2005年4月,彭山縣修建城市供水引水工程過程中,在江口鎮岷江河老虎灘河床挖出了7枚銀錠,經鑒定為明代銀錠,屬國家珍貴文物。2010年該河域被公布為眉山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被命名為“江口沉銀遺址”,其分布面積約100萬平方米。
本組文/本報記者 李鐵柱
供圖/《華西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