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下午在三裡屯橙色大廳,廣州交響樂團在著名作曲家、指揮家譚盾的帶領下,演奏了譚盾的新作品《霸王別姬》和《風與鳥的秘語》。當天晚上,廣州交響樂團又與它附屬的青少年樂團聯袂演奏了一台“愛上莎翁”音樂會。兩個樂團分別將四部與莎士比亞戲劇相關的音樂作品呈現給北京觀眾。廣州交響樂團以200人的龐大陣容來到北京,為第十九屆北京國際音樂節增添了一抹亮色。
譚盾的兩首作品一如既往地充滿新奇的魅力。《風與鳥的秘語》中手機微信成了傳遞鳥叫的利器,於是,在樂曲進行中,譚盾突然指揮演奏家們與觀眾一起拿出手機調到微信平台,播放鳥叫的音頻,於是,鳥叫響遍全場,引起觀眾的極大興趣。而《霸王別姬》是譚盾應廣州交響樂團委約創作的一首鋼琴、京劇青衣與樂隊作品。在演奏中,梅派京劇演員肖迪與鋼琴家拉爾夫·范·拉特之間在樂隊配合下“對話”,形成了中西文化交流的“音樂奇觀”。譚盾在音樂會前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採訪時說:“《霸王別姬》中運用了鋼琴作為項羽,首次展現洋霸王與中國絕代美人的對話。我們就是要讓世界上更多的鋼琴家喜歡上這個作品。如果有一百個鋼琴家演奏霸王,就需要一百個虞姬。那麼,這首作品不僅起到中國文化走向世界舞台的作用,也讓京劇梅派青衣得到傳承。而《風與鳥的秘語》則是關於手機的交響樂,如今手機微信也相當普及,怎樣把手機微信的生活引入交響樂,這部作品做了一個嘗試。”當晚的演出也在三裡屯橙色大廳外大屏幕上直播,吸引了眾多游客駐足觀看。
晚上“愛上莎翁”音樂會的演出則是另一番景象,年輕指揮家景煥分別執棒廣州交響樂團和廣州交響樂團附屬青少年交響樂團,演繹了柴可夫斯基的幻想交響序曲《羅密歐與朱麗葉》、拉爾夫·沃恩·威廉斯的《威尼斯商人》中的選段“天籟”,以及威廉·沃爾頓的電影音樂《皆大歡喜》和理查·施特勞斯的交響詩《麥克白》。由中學生組成的青少年交響樂團的演奏最大亮點,在景煥5年的調教下,這個樂團演奏得聲音飽滿,音色豐富和諧,使人很難相信這是一個中學生組成的樂團演奏。景煥告訴北青報記者:“學生們對於音樂的愛特別執著。在排演時,每個人都會讀一遍莎士比亞的原著,從中感受莎翁文字中的內涵。”此外,整場音樂會由演員馮憲珍朗讀莎翁原著穿針引線,受到觀眾喜愛。
(記者 倫兵 攝影/崔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