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以止”:中華文明的一大精華

2016年11月07日08:20  來源:北京日報
 
原標題:“文明以止”:中華文明的一大精華

  在中華民族生生不息、源遠流長的文明歷程中,形成了自身獨具特色的文明理念與文明特性。英國哲學家羅素曾說:“中國與其說是一個政治實體,還不如說是一個文明實體——一個唯一幸存至今的文明。”而在我看來,中華文明之所以能夠成為人類歷史上唯一綿延至今、從未中斷湮沒的文明實體或文明形態,就主要得益於中華民族擁有其獨具特色且持久一貫的文明理念與特性,這一理念與特性,可以用《易傳》中的“文明以止”一語來概括。

  “文明以止”的基本內涵

  對中華民族的文明發展道路和人文精神脈絡作一整體的觀照與反思,以下六個方面是最為突出和鮮明的:一是“舊邦新命”的“中國”意識、“與時偕行”的通變思想和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二是“和而不同”的和諧觀念、多元一體的綜合智慧和“有容乃大”的包容精神﹔三是“以人為本”的價值理念、貴仁尚義的道德信念和學行一致的教育思想﹔四是“民為邦本”、以德治國的政治思想和經世濟民、天下己任的擔當精神﹔五是“天下為公”的大同理想和“協和萬邦”的天下情懷﹔六是“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和天人協調的生態智慧。以上六個方面可以說最集中而鮮明地體現了中華文化在意識特性和思想內涵方面的精華,也可以說體現了中華人文傳統最具特色的精神特性。

  “文明以止”一詞出自《易傳》中的一句名言:“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所謂“天文”是指陰陽迭運、剛柔交錯的自然變化過程與法則,而“人文”是指人類制作的禮樂典章制度及其對人的行為的規范教化作用。由“人文”與“天文”並舉對稱可知,“人文”並不與“天文”相隔相離而形成對立,這一點最能彰顯中華民族“人文”意識與精神的特異處。也就是說,對於天下的治理化成而言,治國平天下者既須“觀乎天文,以察時序之變化”,又須“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之人”。兩者須相資為用,而不可偏廢。可以說,中華民族雖然重視和強調以“人文”化成天下,但其“人文”意識卻並不以逆天而行或支配自然為前提,相反,天文或天道自然法則乃是人類所當取象效法的對象,而取象效法天文或天道自然法則卻又以人文化成為目的。

  “文明”一詞在《易傳》中凡六見,其一見於《乾文言》,余皆見於《彖傳》,《彖傳》作者可謂揭示和闡發了一種極富“中國”特色的“文明”觀念,而其中“文明以止”的說法尤其值得我們注意。所謂的“文明以止”,其本意是說如果一個人(特別是統治者)的德行能夠像天地日月一樣正大而光明,並用禮樂來教化世人,那麼,天下的人民就會被他的光明之德所感召和指引而遵從禮義,以至行其所當行、止其所當止。

  因此,在中華民族的這一“人文”觀念與“文明”意識中,重要的不是通過強權霸道的治理方式來追求實現國家富強的目標或強制人民屈服,而是通過充分發揮禮樂對人的文明化的教化作用來引導人民過一種道德化的倫理文明生活,從而實現社會治理的目標﹔不是通過武力擴張或威服的方式來脅迫異族人民認同和接受自己的文化,而是通過中國式文明典范的內在文化特性的吸引力或修文德以來遠的方式來引導對方實現文化上的自我轉化與提升,從而實現“協和萬邦”、天下一家的目標﹔不是通過征服自然或無止境地掠取和耗竭自然資源的方式來滿足自身不斷膨脹的欲望需求,而是通過節制自身欲望、協調天人的方式來追求實現物與欲“兩者相持而長”乃至人與自然萬物可持續和諧共生的目標。

  中、西兩種不同的文明類型及其精神特性

  在西方,所謂“文明”,乃是一個意涵極為錯綜復雜的概念。西方學者根據其各自對文明發展的一般理論反思而提出了各種不同類型的文明觀或文明史觀,其中影響最大的是一種過程論的文明觀或文明史觀,即把文明看作是一種人類不斷脫離野蠻生存狀態而持續發展和演變的歷史過程。其次,是一種衰落論的文明史觀或文明衰落論,把文明看作是一個發生、成長、衰落和解體的過程。再次,是一種單位論的文明史觀,把文明看作是一個分析和研究的“單位”,每一種文明也就是一個文明的“單位”,據此我們可以將從古至今在世界上出現過的文明區分為各種不同的文明單位。最后,是一種價值論的文明觀,在這一意義上,所謂“文明”乃是指“一個特定人類群體所共有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或者所謂文明“隻存在於一種生活態度之中,存在於某些思想和感受方式之中,因而隻能用撒播種子的辦法達到目的”,“准備讓別人也文明起來的人必須允許人家自己去發現他得到的是較好的生活方式”,因此,“文明的主要特征”在於其“價值觀念和理性思維”。

  不過,就其實際的表現形態和影響來講,尤其是隨著17、18世紀近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工業文明的興起,在西方一直以來佔據著主導地位的乃是與“直線發展”的“進步”信念密切相關的第一種類型的文明觀和文明史觀,這使西方文明具有一種極為強烈而鮮明的以“動力衡決天下”的外向擴張性的特征與傾向。在西方,“文明”的概念形成之后,特別是十八世紀以來,“文明”的概念“成了一個響徹全球的口號”,而且,西方人據以判斷其他社會“文明化”的標准本身具有一種普世主義的擴張性傾向,並常常是依靠軍事實力或通過武力殖民的方式來實現的。

  “文明以止”內含著深刻的人文價值意涵與理性智慧,它昭示人們:文明不是無限度地開發、利用自然資源和對外擴張,而是要有所節制或依止,“止”其所當止,內修文德以化成天下。“文明以止”與無限制的文明擴張是兩種根本不同的文明觀,二者的區別恰恰是中西兩種文明的分水嶺,是它們的本質區別所在。中西文明各自植根於性質迥異的兩種人文精神,一種是天人合一、物我交融、仁民愛物的人文精神,一種是人類中心主義的征服自然、以“動力衡決天下”的人文精神。以“動力衡決天下”的文明擴張,必然導致文化殖民主義和“文明間的沖突”﹔而富有反求諸己的道德理性、“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恕道美德與“和而不同”的和諧理念的“文明以止”,則會努力尋求一種不同國家和民族和平相處的“全球倫理”,通過“文明的對話”來化解“文明的沖突”,並樂於把宇宙萬物都看成是人類的伙伴和朋友,乃至願意善待自然萬物而與之和諧相處。

  “文明以止”的現代啟示

  在面臨著許多威脅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全球性難題的當今世界,“文明以止”的文明理念尤其顯得富有啟示性價值和意義。

  現代文明正經受著考驗,現代文明的弊病正是由文明發展本身即對自然資源的無限制地開發、利用和掠奪以及不斷追求經濟增長和文明擴張的目標所造成的,“文明以止”的理念可以糾正這一弊病﹔“文明以止”的理念可以引領人們實現這樣的目標:使人的生命更加有尊嚴,人的生活更加美好幸福,人的生存更加可持續﹔“文明以止”可以教給人們這樣一種生活態度以及思想和感受方式:為人止於真誠而不虛偽,待人止於禮貌而不諂媚,與人相交止於友善而不惡意中傷,治國理政止於關愛弱者、尊重民意、保障人權而不恣意妄為,不同國家和民族的關系止於和平共處而不以武力要挾,人與自然的關系止於協調友好、相互依存、可持續地和諧共生而不以經濟的發展破壞生態環境。

  “文明以止”並不是反對人類社會朝著更加“文明化”的方向發展,但它期望那種破壞自然、霸權擴張的西方式的“文明進程”或文明發展方式能夠發生一種“文明轉化”,從根本上轉向“止於至善”的人道目標,止於人與人的友愛相處,止於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止於有益於人類自身可持續地生存和發展的生存之道。唯有這樣的“文明以止”,才能使人類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也唯有這樣的“文明以止”,才能使人類的文明變得更加文明。

  (作者為中國孔子研究院泰山學者特聘專家、中國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責編:湯詩瑤、陳苑)

推薦閱讀

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座談會講話兩周年
兩年來,文藝戰線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乘勢前進、變化喜人,涌現出一批優秀文藝作品。我們收集刊登習近平講述過的他熟讀文學經典、心系文藝工作的一些故事,以饗讀者。從中能感受到重要的思想力量,體會到那份深深的文學情緣。
【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男神致敬父親節|世界遺產大會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座談會講話兩周年 兩年來,文藝戰線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乘勢前進、變化喜人,涌現出一批優秀文藝作品。我們收集刊登習近平講述過的他熟讀文學經典、心系文藝工作的一些故事,以饗讀者。從中能感受到重要的思想力量,體會到那份深深的文學情緣。 【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男神致敬父親節|世界遺產大會

國家南海博物館首批文物捐贈入藏儀式
首批捐贈文物入藏,標志著國家南海博物館藏品征集工作邁出了扎實有效的一步。截至目前,已有多位個人收藏者捐贈了70000多件藏品,有5家機構捐贈或意向捐贈1000多件藏品”【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男神致敬父親節|世界遺產大會國家南海博物館首批文物捐贈入藏儀式 首批捐贈文物入藏,標志著國家南海博物館藏品征集工作邁出了扎實有效的一步。截至目前,已有多位個人收藏者捐贈了70000多件藏品,有5家機構捐贈或意向捐贈1000多件藏品”【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男神致敬父親節|世界遺產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