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1月10日電 歷時數月緊張編寫,由嘉德藝術中心出品、中華書局出版的《嘉德日歷2017》今天正式與讀者見面。該日歷甄選了中國嘉德歷年拍賣過的、最具代表性的365件藝術品,類別涵蓋中國書畫、油畫、瓷器、家具、文玩雜項、古籍和名人手跡。尤為特別的是,每件作品都保留了當年嘉德拍賣時的估價或成交價,讀者在欣賞藝術品的同時,更能從數字中體察藝術市場行情變遷。
中國嘉德作為中國第一家股份制拍賣企業,成立23年以來,一直引領中國文物藝術品市場發展方向。由嘉德拍賣的文物藝術品跨越兩千多年歷史,涵蓋了藝術品各個門類。附著於這些文物藝術品之上的文化、藝術價值極大,讓它們走出拍賣場,與廣大讀者見面,是嘉德藝術中心編寫這本日歷的初衷。
《嘉德日歷2017》選用亮麗的紅色作為主色調,整體格調清新典雅,沉穩大氣,亦不乏活潑靈動的氣質。翻開日歷,這裡有曾鞏唯一的墨寶《局事帖》,背后是從唐宋八大家流傳至今不絕如縷的文脈﹔有乾隆筆下的《盤龍鬆》,記錄了250多年前生機勃發卻毀於日軍兵火的“盤山第一鬆”﹔有穿越1700多年歷史的晉代古琴“猿嘯青蘿”,管平湖先生用它演奏的《流水》,隨著美國航天器“旅行者2號”飛向太空﹔還有油畫《革命理想高於天》,“四人幫”倒台后,天津美術學院的學生正是舉著它走上街頭,慶祝這一偉大時刻。這些作品如璀璨群星,照耀的是歷史長河的萬千氣象。
收入《嘉德日歷2017》中的這些文物藝術品的最大特點是,作品都有尺寸、材質、創作年代等詳細信息。更為特別的是,每件作品都保留了當年嘉德拍賣時的估價和成交價,意在讓讀者能從中感受到藝術市場的起伏波動,體悟到藏品流轉背后藏家的喜悅和悵惘。除此,編者還為讀者每天准備了一段精彩文字,或賞析當天配置的文物藝術品,或解讀節氣、節日背后的文化意蘊。
在藝術品編排上,編者希望讀者能通過每一天推介的作品,去感受到四季變遷,體會到和時光流淌一致的韻律——春天讀者會看到吳湖帆綠意盎然的《鼓樓春色》,傅抱石再現楊貴妃踏春的《麗人行》﹔夏天呈現給讀者的有潘天壽的《西子湖中所見》和吳冠中的《故鄉的葦塘》。吳作人的《戰地黃花分外香》與李可染的《霜葉紅於二月花》將帶給讀者一個色彩斑斕的秋天。銀裝素裹的冬日,請讀者一起欣賞張大千的《溪山初雪圖》和八大山人的《梅花》。
如果說季節的變換如同交響樂,編者還在書中給讀者安排了小的樂章。《苔石桃花》《墨蘭》《杏花春雨江南》《桃花圖軸》次第展開,一派春意盎然。草書《愛蓮說》后接的是張大千的《白荷》與吳湖帆的《三十六陂煙雨》,荷花的清香扑面而來。《仿巨然清溪待渡圖》《仿古六景書畫冊》《仿顧愷之醉舞圖》均為仿古之作,次第呈現,讀者可一較王鑒、董其昌、張大千三位畫中聖手筆墨之高下。
在節氣、節日或紀念日,編者也安排了應景的藝術品。比如春節期間的雞年主題,囊括了書畫、瓷器、玉器,“雞”與“吉”諧音,代表了對新年的祝福﹔元宵節介紹的是清代紫檀宮燈﹔雨水時節,讀者將看到乾隆御筆《喜雨詩》﹔白露時,有明代“月露知音”琴聊助雅興﹔中秋時,讀者能和明代諸才子一起吟誦《中秋玩月詩》。
這樣一本日歷,它是藝術品鑒賞的入門教程,是藝術品投資的權威數據庫,同時也是藏品的有效著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