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京劇院復排《柳蔭記》 杜近芳葉少蘭親授

2016年11月22日06:56  來源:北京青年報
 
原標題:青春面孔復古愛情

  1953年,一部根據同名川劇改編的京劇《柳蔭記》,由當時如日中天的“葉杜”(葉盛蘭、杜近芳)組合聯袂出演,一舉成就二人代表作。其中的“臨別許婚”、“樓台會”、“化蝶”等段落都可謂京劇舞台唯美別致的經典場景。今年,國家京劇院匯集青春陣容重排該劇,再現這部中國版的“羅密歐與朱麗葉”,並由杜近芳、葉盛蘭之子葉少蘭傾囊相授,11月23日、24日,這出國家京劇院2016年重點復排劇目將亮相梅蘭芳大劇院。

  京劇《柳蔭記》由著名戲劇家馬彥祥擔任編劇,著名戲劇導演鄭亦秋執導,“通天教主”王瑤卿擔任唱腔設計,杜近芳、葉盛蘭的組合在1953年首演之時便引起轟動。因扮相別致、唱段豐富、情節感人,成為國家京劇院的傳統保留劇目之一。此次復排,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杜近芳、葉少蘭親授,國家京劇院優秀青年演員付佳、張兵在劇中挑梁出演祝英台與梁山伯。杜近芳和葉少蘭還共同擔任了藝術指導及復排總導演,著名戲曲導演荀皓擔任復排執行導演,三位老藝術家共同把關,力求為觀眾呈現一部質量上乘的佳作。

  杜近芳葉少蘭

  身體力行指導精研每個細節

  國家級“非遺”傳人杜近芳年逾八旬,為演員說起戲來依然格外認真,因為自己曾師從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教育大師王瑤卿和音樂聖手王少卿,后又拜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先生為師,因此深知前輩指導對於后輩的重要。此次她不顧年事已高,每天堅持在排練場對青年演員進行指導,並親身示范劇中細節。深得“王派”、“梅派”藝術精髓的她此前在繼承的基礎上精研各個流派,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柳蔭記》便是其創演的代表作之一,因此更要求演員對自己人物的心理進行仔細揣摩。

  排練期間,葉少蘭則帶病仍每天堅持到現場指導。作為葉派小生的主要承傳人和代表者,他出生於梨園葉氏家族,受教於姜妙香、俞振飛等老師,特別是在其父葉盛蘭的言傳身教下,繼承了葉派藝術的四功五法和扇子生、雉尾生、武小生、官生、窮生等小生各門類的藝術精華。

  《柳蔭記》便是其整理復排的劇目之一,此次他不放棄任何一個細節,就是希望青年演員能演繹出其父親當年的風范。藝術家們對劇中每一個細節都精雕細琢,對劇本、唱腔進行不斷調整加工,而青年演員也同樣認真,不放過任何一個與前輩藝術家交流的機會。

  付佳

  拿捏外在書生內在嬌羞的分寸感

  此次《柳蔭記》的主要演員均為80后、90后的年輕演員,尤其是在劇中飾演祝英台的青年演員付佳,年僅25歲便已在京劇舞台上初露鋒芒。她天資聰慧,加上刻苦努力,曾榮獲全國青年京劇演員電視大獎賽銀獎、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新人主角獎等諸多獎項,現就讀於中國京劇優秀青年演員研究生班,是公認的梨園新星。

  2015年,付佳正式拜在京劇表演藝術家杜近芳門下。《柳蔭記》是杜近芳老師親授的第二部傳統大戲,第一部親授大戲《白蛇傳》在復排首演之后曾場場爆滿,一票難求,這對於青年演員來說,實屬不易。此次付佳在劇中將塑造一個外柔內剛、瀟洒真摯的祝英台。“外面要表現青年書生的模樣,內在又是少女的感性嬌羞,要拿捏人物的分寸感。”杜近芳常對付佳這樣說。付佳也表示:“杜老師今年已經84歲了,腿腳不好。《柳蔭記》的排練過程中,正好趕上她家門口修路,路特別不好走,隻能走一個很高的台階。我攙著她一步一步、十分吃力地走過那條很窄很高的台階路,心裡隻有感激。師父對於京劇的態度以及對於我們青年演員的提攜都讓我十分感動,本可以在家頤養天年,可是一刻都不停歇,一直為京劇做著事,所以這次我也是鉚足了勁頭,絕不能給師父丟臉。”

  張兵

  時隔8年再演梁山伯

  在劇中飾演梁山伯的青年小生演員張兵,則是80后青年演員的佼佼者。他畢業於第五屆中國京劇優秀青年演員研究生班,曾先后在《武則天軼事》、《白蛇傳》、《伏生》等劇目中擔綱主演。去年,他正式拜在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葉少蘭門下,成為葉派小生傳人。張兵表示,雖已拜師一年多,但如今和葉少蘭老師相處,仍不免緊張,《柳蔭記》所表達的情感非常細膩,葉老師對他的指導也是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眼神、每一句唱詞都要求十分嚴格。2008年,張兵參加全國青年京劇演員電視大賽並最終拿到全國優秀表演獎的參賽劇目就是《柳蔭記》。此次他將為觀眾塑造一個生動細膩的梁山伯形象,舉手投足也要顯露儒雅的書生氣質。時隔8年,經過葉少蘭毫無保留地指點以及自己的鑽研,此次張兵在表演上有了更大的進步。付佳和張兵二人合作搭檔已不是第一次,從《白蛇傳》到《柳蔭記》,二人扮相俊俏,唱作俱佳,可謂珠聯璧合。

  鏈接

  《柳蔭記》

  講述的是家喻戶曉的淒美愛情故事《梁祝》。祝英台與父力爭,女扮男裝,往杭州尼山讀書,路遇梁山伯。二人一見如故,結拜為兄弟,共赴學館。英台收到父信,輟學返鄉。山伯送行。英台多方暗示自己是女性,願以身相許,山伯未解其意。英台托言家有九妹,望山伯前來求婚,山伯欣然應允。不料,英台之父嫌貧愛富,竟將英台許與馬太守之子。山伯拜訪祝家,知九妹就是英台,又知英台已許配馬家。不久,山伯抱恨而死。祝家聘女之日,恰傳山伯死訊。英台途中下轎,哭祭山伯,碰碑而亡。風雨中墳墓開裂,英台入墳。頓時天晴日出,梁祝二人化作蝴蝶,翩翩飛舞。 (記者 郭佳)

(責編:湯詩瑤、陳苑)

推薦閱讀

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座談會講話兩周年
兩年來,文藝戰線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乘勢前進、變化喜人,涌現出一批優秀文藝作品。我們收集刊登習近平講述過的他熟讀文學經典、心系文藝工作的一些故事,以饗讀者。從中能感受到重要的思想力量,體會到那份深深的文學情緣。
【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男神致敬父親節|世界遺產大會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座談會講話兩周年 兩年來,文藝戰線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乘勢前進、變化喜人,涌現出一批優秀文藝作品。我們收集刊登習近平講述過的他熟讀文學經典、心系文藝工作的一些故事,以饗讀者。從中能感受到重要的思想力量,體會到那份深深的文學情緣。 【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男神致敬父親節|世界遺產大會

國家南海博物館首批文物捐贈入藏儀式
首批捐贈文物入藏,標志著國家南海博物館藏品征集工作邁出了扎實有效的一步。截至目前,已有多位個人收藏者捐贈了70000多件藏品,有5家機構捐贈或意向捐贈1000多件藏品”【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男神致敬父親節|世界遺產大會國家南海博物館首批文物捐贈入藏儀式 首批捐贈文物入藏,標志著國家南海博物館藏品征集工作邁出了扎實有效的一步。截至目前,已有多位個人收藏者捐贈了70000多件藏品,有5家機構捐贈或意向捐贈1000多件藏品”【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男神致敬父親節|世界遺產大會